时间过得真快啊!明日是农历二月廿九,是二月的最后一天,古称“晦日”也称“月晦节”、“晦日节”。晦者,月尽之日也,古人视其为晦气聚集之时,需以习俗驱邪迎新,祈求新月顺遂。

那么这个日子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晦日源于古代对月相的观察,农历月末无月,天地晦暗,故称“晦”。《说文解字》释“晦,月尽也”,而唐代诗人张说以“晦日嫌春浅,江浦看湔衣”描绘晦日临水洗衣的习俗,姚合更以“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记录送穷的盛况。晦日不仅是自然节律的节点,更承载着祛晦迎祥的文化密码。

在这天具体有做些什么呢?遵循“一要做,二不忘,三要吃”,既是对传统的遵循,亦是智慧生活的体现。
一要做
扫尘除秽,送走晦气
“晦日送穷”是千年习俗,需彻底打扫房屋,清理杂物,象征驱除旧岁晦气。唐代韩愈《送穷文》中,以草车柳船送走“五穷鬼”,寓意告别困厄,迎接财运。

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1. 清晨洒扫庭除,重点清理角落积灰;
2. 将旧衣物、破损器物置于门外焚烧或丢弃;
3. 用艾草熏蒸房间,净化空气,祛邪避秽。
当然如今我们只要记住重点,那就是把房间打扫干净,同时还要注意,食物也要注意,是否干净,如果出现发芽腐烂,要及时的去除。
二不忘
浣衣临水,涤净身心
晦日有“临水洗衣”的习俗,古人认为流水可带走晦气。《荆楚岁时记》载“晦日涧洗衣,去垢迎新”,而诗中“江浦看湔衣”更将此俗写入春日画卷。

而且按照老辈人的说法,水主财,洗衣象征洗去破财之兆;水流不息,寓意财运绵长。
因此在这天的时候,我们要把家里的旧衣物,统统洗干净,然后对其进行晾晒,另外一些破旧的鞋子,改扔的也要扔掉。
三要吃
艾草发糕,寓意步步高升
晦日食俗以“去晦迎吉”为核心,艾草发糕因艾草“驱邪”、糕点“高升”的象征意义,成为应节必备。艾草性温,可调和寒湿,古人视其为“草中君子”,《本草纲目》称其“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艾草发糕做法
食材:新鲜艾草、粘米粉、糯米粉、白砂糖、酵母粉、牛奶
做法:
1. 艾草洗净焯水(加少许小苏打去涩),挤干水分后切碎;

2. 将艾草碎与粘米粉、糯米粉、糖、酵母混合,倒入牛奶搅拌至无颗粒;
3. 盖保鲜膜静置1小时,至面糊膨胀1.5倍,倒入模具(八分满),冷水上锅蒸25分钟,焖5分钟即可。

在这天吃上一点艾草发糕,象征生机与驱邪,发糕谐音“步步高”,祈愿事业财运节节攀升;吃起来甜甜的,寓意生活甜蜜顺遂。
二月晦日,是农历二月的句点,亦是新月的起点。以扫尘涤心、临水送穷、食糕祈福的方式,既是对传统的传承,亦是对生活的郑重。愿这一晦一明之间,晦气散尽,福运长存,步步高升!大家都能消灾迎财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