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1200多度,能顺产吗?

医来说 2022-12-07 16:54:48

高女士是一名35岁的头胎准高龄产妇,无论是她自己,还是家人朋友,在选择顺产还是剖宫产上都没有任何确切的经验。

随着距离产期的时间越来越近,感受着有规律的胎动,看着B超单子上模糊不清却无比可爱的小家伙,高女士的心中越来越焦虑。该如何迎接这个小生命的到来?顺产还是剖腹产?手术过程中会有什么风险吗?

高女士选择的这家区级妇幼保健院,在上海的口碑几乎与红房子医院比肩。医院对剖宫产指征的把控极其严格,除了有医学上不适合自然分娩的因素(如胎位不正、胎儿窘迫、胎盘早剥等)外,其余一概采取自然分娩方式,顺产率位列前茅,因此也被妈妈们戏称为“顺产邪教”。

顺产的好处毋庸置疑,但对于每个人来说,体验可能不尽相同。高女士内心的最优选择还是顺产,但这真的适合她吗?

在孕36周时,高女士询问了不同医院的科室,医生给予了她“三把剑”。

第一把剑是多发性子宫肌瘤,这在孕前体检中就发现了,当时最大的有3.5cm。随着孕期雌激素的升高及血供的增加,子宫肌瘤也随着宝宝长大而疯长,一度达到了近6cm。那它们会不会和宝宝抢空间,会不会影响顺产呢?医生表示,所幸子宫肌瘤生的位置较为偏远,没有在“生产要道”上,而且后期B超也照不到了,所以对宝宝发育和生产没有太大影响。

第二把剑是宝宝的头围过大。高女士孕期总觉得家常饭菜不够味,对汉堡、披萨等“垃圾食品”情有独钟,体重控制不佳,在孕36周时宝宝双顶径就达到了95mm,属于头围偏大。在这之后每天高女士每天都小心翼翼地控制着食量,暗暗祈祷宝宝长得慢点。医生表示生产时宝宝头围增大到多少是一个未知数,主治医生会结合产妇个人盆骨等先天条件以及产力的大小,在生产前做出综合判断,宝宝双顶径100mm顺产也有很多先例,到时只需要相信医生。

第三把剑是超高度近视。一直以来,高女士眼睛近视加散光1200多度。每年体检,医生都会特别嘱咐她千万不要剧烈运动、不要提重物用力,因为超高度近视的人视网膜脱落的风险要比常人高出数倍。而头胎、顺产势必要用到吃奶的劲帮助宝宝娩出,眼睛能承受得了吗?这次妇幼保健院也给不了意见,因为作为专科医院,眼科不属于业务范围,高度近视也不是判断能否自然分娩的强指征,产科医生建议高女士去咨询一下眼科医生。

最开始,考虑到路程,高女士挂了附近一家刚刚晋升三甲的综合医院眼科副主任医生的号。在听完高女士的叙述和担忧后,医生给她开出一系列眼底检查,其中一张超声报告上写着:玻璃体内可见少量点状回声,伴连续细弱带状回声,后运动明显,双眼玻璃体混浊伴后脱离可能。

看着报告上极其拗口的术语,高女士感觉不太妙。这位女医生拿着她的报告,一边打病历一边说,“超高度近视顺产的确风险很大,我劝你还是剖宫产吧。其实分娩方式没有那么重要,女人何苦为难自己呢,你说是吧?”

看到病历上白纸黑字写着“不推荐自然分娩”,高女士的内心五味杂陈。一方面,可以不再“执着”于顺产,但另一方面,又感叹道自己的近视程度竟然这么严重了!她的心中有些不甘,难道高度近视真的就不能顺产了吗?

高女士还是想多听几个医生的建议,综合起来判断。于是又在网络上向全国10位三甲医院主任医师问诊。

这十位主任医师的意见主要分为三派:

一是同意派。这一派就报告单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认为报告显示眼底情况尚可,视网膜周边没有变性和裂孔区,可以顺产。

二是保留意见派。认为剖宫产比较安全,顺产可能因为用力而诱发视网膜脱落或者眼底出血。

三是让高女士自己权衡派。认为还是要综合考虑产妇状况和胎儿大小等因素再做决定。

有位主任医生还发出了“灵魂拷问”:“为什么问眼科医生?怎么样生孩子得听产科医生的吧?还有就是患者自己的意愿。”

把所有问诊结果综合起来看,同意派占70%,保留意见和让自己权衡的占30%。也就是说,超高度近视并不是绝对不能顺产,这让高女士的内心得到了些许安慰。

孕38周,到了选择分娩方式的最后关头,为了下定最后的决心,高女士去了眼科方面最为权威的五官科医院就诊,接诊的也是一位女医生,听了高女士的陈述后,她展开了一系列检查。看了结果后,她说:从检查报告来看,眼底条件尚可,没有发现视网膜裂孔等现象,虽然有一定风险,但是能够顺产!

对于高女士来说,这个好消息意味着她可以自己选择用怎样的方式把宝宝带到这个世界,这让她内心无比激动。

孕41周,高女士的肚子还没有动静,医生当机立断强制“卸货”,通过人工破水帮助她顺产。

在被推进产房时,高女士立即告知医生自己高度近视的情况,助产士严阵以待,一步步指导她如何准确用力。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漫长分娩,高女士期待了10个月的宝贝终于来到了这个美丽的世界!

孕期有疑惑、有不安,这些都是正常的。但无论如何,要相信医生,多多听取不同的看法,然后自己权衡决断,无论用哪种方式把宝宝带到世界上都不会后悔。

end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果壳病人”。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0 阅读:80
医来说

医来说

致力于大健康产业,为用户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