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越来越炎热,各种蚊虫开始变得活跃起来。我们常说夏季防蚊蝇要到位,但是有一种昆虫也不可小觑,那就是蜱虫。
这种小小的虫子体型和跳蚤差不多大,常存在于流浪猫狗的身上,也可通过多种途径寄生在人体上,当钻进宿主体内会持续吸食血液,蜱虫的身体也会随之膨胀。
近日,澎湃新闻报道了一则“河南信阳市3位老人因患蜱虫病先后不治去世,另有一人正在接受治疗”的新闻。
一人感染,多人去世
据感染者家属黄先生介绍,年过七旬的同村老人黄城(化名)此前高烧不退,开始以为只是重感冒,去县城医院治疗没有好转,随后送往信阳市中心医院确诊为“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虫病”),病情危急,抢救也无力回天,回村后于5月5日去世。根据当地风俗,入葬前要给逝者净身穿寿衣。6日,应黄城家人的请求,黄先生的父亲黄骅(化名)等人前往黄城家帮忙。
11日葬礼结束后,66岁的黄骅出现身体不适。不久后,其父开始发高烧,在当地的私人诊所输液后仍未转好。随后,黄先生母亲带黄骅去镇上一家医院检查,医生称疑似蜱虫病,需要去市级医院救治。15日,黄先生母亲将丈夫送入信阳990医院就诊,经多项检查后确诊为 “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病情严重。
黄先生称,当时主治医生得知同村老人此前因蜱虫病去世后,询问是否还有其他人出现类似症状。黄先生母亲致电询问后发现,帮忙净身更换寿衣的另外两位老人也都出现了高烧症状。
医治多日未见好转,黄先生协调将父亲转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协和医院”),但父亲状态日渐不佳,意识有些模糊,依旧高烧不退,于5月26日下午不幸去世。
黄先生父亲的住院报告
家住商城县的8旬老人杨老汉(化姓)是黄城的舅舅,此前帮忙给逝者净身穿衣,后因相似的病症,也被诊断为蜱虫病,于5月20日去世。
黄先生称,杨老汉去世后,黄城的兄长、黄骅相继去世,三人年龄都超过60岁。黄城的另一位亲戚正在接受治疗。正在协和医院接受治疗的6旬老人张立华(化名)是黄城的妻弟,住在潢川县的另一个村。黄城确诊后,张立华曾2次前往探望。
到底啥是“蜱虫病”?
蜱虫病又叫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是一种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通过蜱虫叮咬传播,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患者血液或者血性分泌物导致人传人。
蜱虫喜欢爬到人身上找那些松软的部位,比如颈部、腋下、头皮叮咬进去,一般蜱叮咬之后不轻易放口。一旦咬了之后,又没得到及时治疗,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蜱虫叮咬人后会散发一种麻醉物质,在将头埋在皮肤内吸血,同时它分泌一种可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刚开始被蜱虫咬开始时多无痛感,但不久就会出现局部伤口、瘙痒、红肿、疼痛、出血。若不及时取出:轻者,数年后遇阴雨天气,患者便瘙痒难忍。严重者可引起局部感染,出现皮肤溃烂,组织炎症等。其中最严重的当属森林脑炎,它一般在春夏季人和森林接触之后高发,严重时会侵犯中枢神经系统,频繁伴有发热、神经麻痹为主。最严重的会引起瘫痪,甚至呼吸衰竭、死亡。
炎炎夏日,请收下这份“防蜱攻略”!
1. 野外游玩或者进入林区、草丛工作时,建议喷涂布驱避剂,尽量穿着长衣长裤,扎紧袖口、裤口和腰带。
2. 尽量避免与流浪猫狗直接接触,防止蜱虫上身。
3.家里有宠物的朋友,如果经常带宠物出门,建议对其进行定期的体内外驱虫。
4.野外游玩归来时,要及时洗澡更衣,防止把蜱虫带入室内。
如若不幸被蜱虫叮咬,切勿用手强拔虫体,以防蜱虫口器里的倒刺留在体内。民间有用火烧蜱虫屁股的方法,也是不可行的。
可以用酒精或凡士林涂在虫子的身上,再用镊子取出,自己不能取出的,需要去到附近医院向医生求助。若被咬后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并一定要把被蜱虫叮咬的事告诉医生。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澎湃新闻、百度百科、医师报等。以上图片文字,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默走迟归
这为什么之前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