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是功夫,目的是开发本能

张金形意 2024-07-28 23:20:01

形意是功夫,目的是开发先天本能。练出来体用一家,举手投足都是用,规矩极简而极严。心意是用法,二三十个把,把把都是打法,对初学者,上手快,目的具体,灵活而适用。

心意具象,形意抽象。形意教人掌握根本性的规矩,心意教人掌握具体的方法。所以,形意练成功,行止坐卧都可以成为拳,一举一动都是用。心意总还脱不得一个有形的方法。但是练心意,即使有一些误差,也较容易得到一定收效。练形意,些许误差,就可能一辈子一事无成,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因此,学形意的,练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学习心意,以提高兴趣,有利启发。学心意的,练到一定程度,也需要学习形意,以深化认识和技能。如果有条件,能两者互补则美。

做个大致的比方:形意类似于拳中定律,而心意则类似于拳中的经典例题。仅仅知道了定律,没有能吃透,照样解不了题。经典例题做熟了,也能举一反三,但要再进一步,终究还需要掌握根本定律。形意可以用,心意也可以悟。两者大略地可以比喻为定律与经典例题的关系,两者可互补。严格地讲形意拳中也只有三体式、劈拳可以称为定律,其余各式也就相当定理、引理之类。形意拳各式无一式是招法,因此无一式可作为招法来使用。每一式都是为了开发练习者身体的某些能力而设,而非专为招法而设。比如崩拳,如何做为招法而用?如果作为招法只有挨打的份儿。作为能力,崩拳是通过连续纵胯带动整个躯干和肢体的各个部位产生连续的整体纵劲。起初为了体会其道理,拳自腰出,练成后,拳可以自任何位置发出,都能产生同样的效果,以至身体各节乃至躯干、大臂、小臂都可以当拳来用。所以,形意拳练就的是一些基本能力和练功的方式方法。心意则不同,把把都是用法,用法中含有能力的锻炼,如束展崩扑决等,但着重点还是用,把把都有具体设定的对象。

若初学者且无其他对抗性技击技术的基础,若以技击为目的,则学习心意较为容易取得成效。若能找到形意拳明师,且自身有一定的实战经验或拳缘,则学习形意拳能步入较高的境界。从能力言,形意是要把人的稍节也能练出整体的结构力,即整体架劲能体现在手指上。这是心意拳无法达到的能力,因为没有相关的练法。同样,崩拳如果不进行演义,作为招法一无适用之处。这是我个人的认识。形意、心意虽有相通之处,但终究各有擅场。仅练心意的穿拳或形意的崩拳都出不来根稍一体的架子劲,形意拳中的架子劲来自三体式。形意作为学术体系更为清晰、完整。心意作为古法值得保留与借鉴。至于锻炼效果的优劣,即因师而异,又因人而异。

形意拳和心意拳的力量源自于自身的身体结构,而且是高度依赖于身体结构的。有的朋友质疑说内家拳力量不是源自丹田么?其实这么说也没错,但是我更认为丹田是力量枢纽,是发动机。

好比一辆拆了发动机的坦克,外形上完整无缺,重心稳固,七八十吨的重量也摆在那里,任你推拉都纹丝不动,但是要撞开前面的墙,做不到。因为没了发动机,动不起来,七八十吨的重量不能移动,也就没了横冲直撞的力量。要是装上个马力不足的发动机,这坦克也能动,但是速度太慢,虽然结构稳当,谁也碰不过。可惜遇上灵活点的目标,你七八十吨的钢结构碰不到人家也白搭。

而人的丹田起的就是这样一个作用,身体结构的枢纽,力量的发动机。

下面先来看看我说的丹田是指哪里。

我这里说的丹田,主要是指由命门-尾闾-小腹-胯骨等几个部位组成的整体。

如果把这几个部位周围的肌肉群也算上的话,基本上等同于我们现在核心力量训练中的区域了。

对于没有丹田训练的朋友来说,把核心区域看作丹田也可以,不会有什么影响。只是运动方式有差别罢了。

核心区域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谈了,只是简单的说说形意拳中,丹田或者是核心区域的运动方式。

如果把丹田看作是一个球的话,那么这个球是可以上下、前后、左右翻滚运动的,这运动带来的力量,就是所谓丹田发劲的实质。而在这个球的翻滚运动过程中带动脊柱、肩胯、膝肘、手足的运动,就是所谓的以丹田击人。

人虽然有高矮胖瘦,但是身体结构都是一样的。内家拳虽然自古吹得很神,但是也离不开这些部位发力。期间可能强调一些呼吸吐纳的技巧,也仅为了服务于增强爆发,根本上还是离不开这些部位。

什么气沉丹田之类东西,也无非是通过呼吸使得横膈膜上下沉坠提升,和现代搏击中,拳腿攻击时吐气或发声稳定重心,增强击打力量的原理都是一样的,谈不上什么神奇。

只是心意和形意对丹田的锻炼和运用上,无非更细腻一些,变化更多一些,平常心对待即可。无需神话,妄想单独练个丹田功就能打人是不存在的,就和厨子单练刀功就想成大厨一样。

说到这里得提一下,心意拳和形意入门练习时对丹田锻炼存在的一些差异。虽然形意出自心意拳,但是二者对丹田入门区别很大。

先说形意拳,形意入门是不从丹田练起的,而是从稍节练起。从身体结构,也就是四肢八节的稳定性入手。

所以形意入门先站桩,静态下的结构稳定了,再追求动态的东西。桩功---定步---活步的训练过程层次很分明。

套路也是一步一拳、一蹬一趟、一扑一撑的。有了四肢八节的稳定性,再去练丹田功。好比造一辆汽车,先把车壳子造出来,车壳子稳定牢固了,再装发动机,再慢慢的争取把马力越改越大。不然发动机强劲了,车壳子太软,就像偷工减料的日系车,一撞过去自己先散了。

而心意拳(包括戴家拳),则和形意反过来,先练根节(从手肘为稍来看丹田)和中节(从头为稍节,足为根节来看丹田)。四肢八节的运动无所谓,完全把身体躯干当大拳头大关节练。

所以心意拳入门不站桩,从踩鸡步、龙吊膀、裹横、摇涮、单双把、怀抱顽石等锻炼根节的把式入手。戴家拳的丹田功更是明显,完全以丹田功为核心,把身体当大拳头练,稍节运动可有可无。是属于先造发动机,最后来造车壳子的类型。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两家拳法的特点。

形意是稍节到根节,心意是根节到稍节。所以形意拳稍节打法决绝,心意拳中节打法狠毒。

我个人对此的感触就是:形意比心意入门难,门槛高,迈得过去就简单。心意拳虽然门槛低一些,但是要进一步就更难一些。

0 阅读:0

张金形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