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于右任弥留之际一张罕见留影,用手比划着,希望归葬故里

向日葵爱过去 2024-03-13 08:30:13

1964年,在台北荣民总医院,病重弥留之际的于右任在病床上留下了一张罕见留影,镜头前,于右任侧着身子,本想开口与前来探望他的下属讲一些话,但由于病情加重,导致喉咙发炎,无法正常开口讲话,只能够用手比划着,交代自己生前的遗愿。

当时,于右任强忍病痛,先是伸出了一个指头,过了片刻之后,又向下属伸出了三个指头比划着,交代下属,等到台湾回归祖国的怀抱后,将他的灵柩运回大陆,将他的灵柩归葬于故乡陕西三原县,让他能够了却夙愿,落叶归根,魂归故里。

于右任在向下属交代完自己的遗愿后,便陷入昏迷之中,在1964年11月10日,因病离世,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时年86岁。

于右任病逝后,为了了却他生前登高远眺故土的心愿,便将他的遗体安葬于台北最高的大屯山上。

于右任的一生颇为传奇,他不仅是辛亥革命的老人、中国国民党的元老, 更是近代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被尊称为“右老”。

于右任出生在陕西省三原县城一个贫苦的农耕之家,家族世代以务农为生,后因收入不足,不能够养家糊口,于右任的父亲于宝文便离家,去往四川江津经商,做买卖。

1882年,于右任的母亲赵氏因病离世,这个时候的于右任年仅只有三岁,而他的父亲于宝文在江津经商一时回来不了,这就使得年幼的于右任被寄养在伯母房氏的家中。

房氏对于右任视为己出,即便当时她经济上比较拮据,但她仍旧是不留余力的将于右任抚养成人,于右任长大之后,则是对伯母房氏感激不尽,每每想到小时候房氏对他的养育之恩,于右任都会潸然泪下,感动不能的自己。

于右任长大后,通过勤奋苦读,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秀才,由于他文笔精美,说理之老道,思想之深刻,使得他受到了陕西提督学政叶尔恺的赏识,赞誉其为“西北奇才”。

当时的于右任胸怀大志向,但是当他目睹了晚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后,于右任不仅大为失望,反而越发的痛恨晚清政府的统治们,为此,于右任以笔为刀,写下多篇诗文来抨击慈禧太后等人。

陕西巡抚升允在看到这些诗文后,便上报清廷,清廷的统治者在看过这些诗文后,动了怒,当即便命陕西巡抚升允派兵捉拿于右任。

幸好于右任当时人在开封,并不在家中,这就使得他逃过一劫,后续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于右任隐姓埋名,逃往上海。

逃到上海后,于右任为了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在复旦公学和中国公学做起了国文教员,1906年4月,27岁的于右任为了让增长见识和本领,东渡去往日本学习,在日本学习的期间,于右任在机缘之下结识了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见于右任学识很好,又是一个开明之人,便邀请他加入了同盟会。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当时身处上海的于右任,则是和陈其美等革命党人在上海积极响应,为辛亥革命作出了个人贡献。

辛亥革命后,于右任出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交通部次长,开启了自己的仕途之路,并在后续先后担任国民革命军联军驻陕总司令和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一职,成为中国近代有影响力的人物。

于右任这个人,虽位居高位,但为人却十分清廉,不贪图钱财,一直过着较为朴素的生活,北洋政府曾为了拉拢他,给他高官厚禄,但于右任不为所动,直接给予了拒绝。

1964年11月,于右任因病离世后,他的亲友和国民党官员在处理他的物品时,发现他的屋内有一个大铁箱,众人都以为这个铁箱里是贵重的物品和东西,便打开了这个铁箱。

然而这个铁箱被打开后,在场的众人都纷纷露出了吃惊的表情,呆愣在原地,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于右任这位大人物生前十分爱护的铁箱中竟装的不是任何贵重物品和珠宝,而是他生前曾向人借款的借据。

原来,于右任本想一笔笔的将这些借款在生前还掉,但令人痛心的是,于右任最终没有完成这个事情,因病而逝,因此当在场的人看到这些借据,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纷纷感动的落泪盈眶,对于右任越发的佩服。

1937年,抗日战争全部爆发后,作为国民党元老的于右任主张停止内战,抗日救国,但蒋介石却根本不听,还谋划了皖南事变,这让于右任为此十分悲愤。

除此之外,为了能够支持抗日救国,于右任不仅卖字捐款慰劳抗日的将士,还亲自提笔写字留念,赠给抗日的将士们,鼓舞他们继续上阵杀敌,抗击日寇。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作为国民党元老的于右任主张通过和谈解决国内问题,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却一意孤行,违背民意,打起了内战,使得于右任为此十分痛心,

1949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节节败退,兵败如山倒,作为国民党元老的于右任本想留在大陆陪在妻儿老小的身边,但蒋介石不允许他留在大陆,而是将他挟持去往了台湾,他的妻子和儿女们则就此与他分隔两地。

来到台湾的于右任虽被蒋介石委以要职,担任“监察院院长”,但却并没有实权,晚年时期的于右任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常常在与下属交谈了解故土和亲人时,都会眼含泪花。

为为了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晚年时期的于右任写下一首感情真挚沉郁的诗作《望故乡》,诗中这样写道: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这是诗文寄托了于右任怀乡思国之情,也希望自己在逝去后,能够安葬故土,落叶归根,魂归故里!

3 阅读:1697
向日葵爱过去

向日葵爱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