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编制序列,全军3个师,45000余人

初延的近代人物册 2025-02-06 09:46:48

八路军是我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1937年8月,为了实现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宣布取消红军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如此,八路军遂正式成立。

八路军最初的人数为45000人,其中,115师1.5万人(林彪),129师1.3万人(刘伯承),120师1.4万人(贺龙)。下面即是八路军各时期的编制序列。

一、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的组成

中央军委是抗战时期我军的最高领导机构,它全称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是全军的核心。

1、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

主席:毛主席

副主席:周恩来

副主席:朱德

参谋长:萧劲光

2、八路军总部领导

总指挥:朱德(第一元帅)

副总指挥:彭德怀(1955年元帅)

参谋长:叶剑英(1955年元帅)

高级参议:宣侠父(1938年牺牲)

政治部主任:任弼时

副参谋长:左权(1942年牺牲)

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

卫生部部长:姜齐贤(1955年少将)

秘书处处长:舒同

供给部部长:赵尔陆(1955年上将)

参谋处处长:彭雪枫(1944年牺牲)

兵站部部长:杨立三

特务团团长:韦杰(1955年中将)

参谋长:刘兴隆(1955年少将)

刘兴隆是出身于江西泰和的开国少将,在红军时期,他一度参加中央苏区的建设,历任中革军委警卫团连长、陕北独立第1师参谋长等职。抗战时期,刘兴隆参加了热河军区的创建,当时,他既是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的参谋长,还担任热东军分区司令员和热河军区参谋长,为热河省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后,刘兴隆被任命为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1994年3月7日,他因病在广州病逝,享年78岁。

政委:邱创成(1955年中将)

政训处主任:肖文玖(1955年少将)

3、中革军委总参谋部领导

总参谋部是中央军委下辖的专门负责军事日常工作的机构,首任部长是聂鹤亭。

部长:聂鹤亭(1956年中将)

一局局长:何长工、郭天民(1955年上将)

二局局长:曾希圣(安徽书记)

三局局长:王诤(1955年中将)

三局副局长:朱道松

四局局长:陈奇涵(1955年上将)

副官处处长:徐曰文

卫生部部长:姬鹏飞(外交部长)

卫生部政委:吕振球(1947年牺牲)

供给部部长:张元寿(1947年牺牲)

二、八路军115师编制

八路军115师,是八路军三个师中战斗力最强的一个师,它不仅兵力充足,武器优越,更是我军的王牌。

115师汇集了原红一方面军中的大部分精英,他们都是原中央苏区的领导者和创始人。

1、八路军115师师部领导

师长:林彪(1955年元帅)

政训处主任:罗荣桓(1955年元帅)

副师长:聂荣臻(1955年元帅)

参谋长:周昆(1938年潜逃)

政训处副主任:萧华(1955年上将)

政训处副主任:黄励(1940年自杀)

作战科长:王秉璋(1955年中将)

卫生部长:叶青山(1955年少将)

管理科长:石新安(1955年少将)

石新安是我军一位能文能武的名将,他是湖南邵阳人,早年参加过长沙起义。曾任红3军团第8军文书、红3军团军械科科长、红1军团第4师管理科长、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一地委书记等职。

革命年间,石新安长期负责八路军的后勤和组织工作。解放后,他先担任贵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接着又出任贵州体委主任,授衔少将。1978年10月24日,石新安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71岁。

供给部部长:邝任农(1955年中将)

供给部部长:戴正华(1955年少将)

宣传部长:肖向荣(1955年中将)

侦查科长:苏静(1955年中将)

锄奸部长:朱涤新

民运部部长:潘振武(1955年少将)

潘振武,湖南常德人,18岁参加革命。曾任红1军团骑兵团团长、红1军团政治部抗日战线部部长、山东峄县县长、嫩江军区政治部主任、四野后勤部政委等职。潘振武是四野军中的后勤能手,解放后,他担任广州军区后勤部政委和国防部办公厅副主任,授衔少将。

1988年9月22日,潘振武因病在武汉病逝,享年80岁。

教导队长:韦国清(1955年上将)

留守主任:陈先瑞(1955年中将)

随营学校校长:孙毅(1955年中将)

情报部主任:封裔应(地下党员,1948年遇害)

独立团团长:杨成武(1955年上将)

独立团副团长:黄永胜

政训处主任:罗元法(1955年中将)

参谋长:熊伯涛(1955年少将)

1营营长:曾保堂(1955年少将)

教导员:张文松(1937年牺牲)

副营长:袁升平(1955年中将)

2营营长:季光顺(1940年牺牲)

季光顺是杨成武带出来的名将,杨成武出任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时,他是2营营长。1938年,八路军挺进河北,季光顺担任冀热察挺进军6团团长。1940年8月,他英勇牺牲。

教导员:张襄国(1938年牺牲)

副营长:肖思明(1955年少将)

3营营长:黄寿发(1947年处决)

教导员:李水清(1955年少将)

副营长:邱蔚(1955年少将)

骑兵营营长:刘云彪(1942年病逝)

刘云彪,福建长汀人,曾任红1军团骑兵团团长、八路军骑兵营营长等职。1942年,因为长期积劳,刘云彪不幸病逝于河北新望,年仅28岁。

教导员:蔡顺礼(1955年中将)

副营长:李钟奇(1955年少将)

辎重营营长:李学先

李学先,安徽阜南人,曾任中原局秘书长、广东省人民法院院长等职。2000年3月,李学先因病逝世,享年88岁。

副营长:王福堂(1955年大校)

工兵营营长:王耀南(1955年少将)

教导员:刘兴元(1955年中将)

2、八路军343旅领导

旅长:陈光(1954年自杀)

政训处主任:萧华

副旅长:周建屏(1938年病逝)

参谋长:陈士榘(1955年上将)

685团团长:黄永胜(1955年上将)

685团团长:杨得志(1955年上将)

政训处主任:邓华(1955年上将)

副团长:陈正湘(1955年中将)

政训处副主任:吴法宪(1955年中将)

参谋长:彭明治(1955年中将)

1营营长:刘德明(1942年牺牲)

刘德明是一位参加过宁都起义的红军名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他由团长转为营长,成为了八路军685团的1营营长。1942年,刘德明在交城反“扫荡”战役中不幸阵亡,年仅32岁。

教导员:李士才(1955年少将)

副营长:胡炳云(1955年少将)

2营营长:曾国华(1955年中将)

教导员:刘振球(1955年少将)

副营长:陈祖林(1941年牺牲)

陈祖林,江西石城人,曾任红1军团第2师5团参谋长、晋察冀军区第5团团长等职。陈祖林是江西著名的抗日名将,在平山、灵寿等战役中,他曾率部歼灭日伪顽军4000余人,为晋察冀根据地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1941年4月21日,陈祖林在河北平山县石殿北村不幸牺牲,年仅32岁。

3营营长:梁兴初(1955年中将)

教导员:周长胜(1955年少将)

副营长:高光中

686团团长:李天佑(1955年上将)

政训处主任:符竹庭(1943年牺牲)

副团长:杨勇(1955年上将)

参谋长:彭雄(1943年牺牲)

1营营长:张仁初(1955年中将)

教导员:戴润生(1955年少将)

2营营长:杨尚儒(1955年少将)

教导员:吴起仁

3营营长:杨国夫(1955年中将)

教导员:刘西元(1955年中将)

副营长:曹灿章(1961年少将)

3、八路军344旅领导

旅长:徐海东(1955年大将)

政训处主任兼副旅长:黄克诚(1955年大将)

参谋长:陈漫远

687团团长:张绍东(1938年叛变)

参谋长:兰国清(1938年叛变)

政训处主任:崔田民(1955年中将)

副团长:韩振纪(1955年中将)

政训处副主任:谭甫仁(1955年中将)

1营营长:郝世英

1营副营长:周世忠(1955年少将)

教导员:曹光琳(1955年少将)

2营营长:颜东山(1955年少将)

教导员:贺大增(1955年少将)

3营营长兼教导员:齐天初

副营长:汪家道(1955年少将)

688团团长:陈锦绣(1938年牺牲)

陈锦绣是徐海东从红25军带出来的骨干,他本是河北固始人,1937年荣升为八路军的团长。1938年,八路军115师发动温塘战役,在这次作战中,陈锦绣不幸牺牲,时年27岁。

政训处主任:刘震(1955年上将)

副团长:韩先楚(1955年上将)

参谋长:卢绍武(1955年少将)

政训处副主任:吴信泉(1955年中将)

1营营长:刘国清(1938年牺牲)

教导员:鲍启祥(1961年少将)

2营营长:王德荣(1941年叛变)

教导员:张天云(1955年中将)

副营长:胡继成(1955年少将)

3营营长:耿良太

教导员:吴大林(1955年大校)

副营长:徐体山(1955年少将)

警卫营营长:何振亚(1955年少将)

教导员:李雪三(1955年中将)

三、八路军120师编制

八路军120师是贺龙元帅领导的部队,它的前身是红2军团和红6军团,是湘鄂川黔根据地的基本部队。

1、八路军120师师部领导

师长:贺龙(1955年元帅)

政训处主任:关向应(1946年病逝)

副师长:萧克(1955年上将)

参谋长:周士第(1955年上将)

政训处副主任:甘泗淇(1955年上将)

一科科长:唐健伯(1955年少将)

二科科长:郭辉勉(1939年牺牲)

三科科长:刘忠(1955年中将)

四科科长:杜世兴

杜世兴,湖北房县人。历任红3军经理处粮秣员、红3军新兵独立团团长、八路军120师师部副官长、成都军管会房产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交通厅副厅长等职。杜世兴在革命年间长期负责我军的后勤工作,2008年5月4日,他在成都去世,享年99岁。

军医处处长:刘运生

副处长:蒋耀德

留守处主任:贺晋年(1955年少将)

留守处副主任:王兆相(1955年少将)

敌工部长:吴西(1955年少将)

组织部长:朱明(1955年中将)

军法处长:黄新远

黄新远是新中国著名的检察官,他是湖北石首人。曾任红3军政治部民运科科长、红2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中原局社会部副部长、最高人民检察署西南分署副检察长等职。1989年4月18日,他因病在长沙去世,享年91岁。

总务处长:金如柏

供给处长:陈希云

供给处副处长:赵镕(1955年中将)

民运部长:罗贵波

锄奸部部长:卓雄

卓雄,江西泰和人,参加过赣西南苏区建设。曾任红4军第3纵队第9支队支队长、红3军9师团长、红32军保卫局长、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3师政委等职。卓雄是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八路军120师成立后,他长期负责八路军的政工工作,成为了120师的锄奸部部长。

1955年,卓雄出任国务院地质部副部长。2009年3月2日,他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95岁。

宣传部长:张平化

教导团团长:彭绍辉(1955年上将)

政训处主任:刘型

副团长:苏启胜(1955年少将)

苏启胜,福建永定人,参加过闽西根据地创建。曾任红6军团团长、察哈尔军区政委等职。苏启胜是最早参加闽西革命工作的领导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调入海军工作,成为了海军东海舰队的副政委。1967年2月,他在北京逝世,享年58岁。

1营营长:周俭廉(1955年大校)

工兵营营长:王兆相

副营长:孙超群(1955年少将)

骑兵营教导员:杨秀山(1955年中将)

2、八路军358旅领导

旅长:卢冬生(1945年牺牲)

旅长:张宗逊(1955年上将)

政训处主任:张平化

参谋长:姚喆(1955年中将)

副旅长:李井泉(四川书记)

715团团长:王尚荣(1955年中将)

政训处主任:黄延卿(1955年大校)

副团长:顿星云(1955年中将)

参谋长:喻楚杰

1营营长:傅传作(1955年少将)

教导员:彭德大(1940年牺牲)

彭德大是从江西吉安走出来的抗日名将,在抗战前后,他曾担任红9军团政治部干事、八路军714团政委等职,为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1940年3月12日,他在武川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29岁。

副营长:邹凤山(1945年牺牲)

邹风山是与彭德大齐名的战将,他本是湖北天门人,1929年参加红军,遂成为了红军的名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邹凤山被任命为八路军715团营长。1945年6月,他在汪家新场剿匪战斗中牺牲,年仅32岁。

2营营长:唐金龙(1955年少将)

副营长:潘有碧

3营营长:陈刚

副营长:李建良(1955年少将)

716团团长:宋时轮(1955年上将)

政训处主任:伍晋南

副团长:廖汉生(1955年中将)

参谋长:曾征(1955年少将)

1营营长:彭家诗(1944年牺牲)

教导员:王立忠

副营长:罗成章

2营营长:陈仿仁(1955年少将)

教导员:王再兴(1955年少将)

副营长:黄新义

3营营长:王祥发

教导员:曾祥煌(1955年少将)

副营长:邹声宏

3、八路军359旅领导

旅长:陈伯钧(1955年上将)

政训处主任:袁任远

副旅长:王震(1955年上将)

参谋长:刘子奇(1955年少将)

717团团长:刘转连(1955年中将)

政训处主任:刘道生(1955年中将)

副团长:陈宗尧(1945年牺牲)

陈宗尧是萧克从湘赣根据地带出来的猛将,他是湖南茶陵人,曾任红6军团团长等职。1940年,陈宗尧升任八路军120师717团团长,1945年,他在黄岸寺战斗中中弹牺牲,年仅37岁。

参谋长:欧阳家祥(1955年少将)

1营营长:陈外欧(1955年少将)

陈外欧是王震从湘赣苏区带出的将军,他能文能武,一度担任国务院测绘局的局长。1984年,陈外欧因病逝世,享年74岁。

教导员:金忠藩(1955年少将)

副营长:王子良(1947年牺牲)

王子良是李灿从湖南带出来的名将,他是湖南湘潭人。历任红17师政治部没收委员会科长、红17师营长等职。

抗战时期,王子良先后在八路军和新四军任职,1944年新四军整编后,他担任新四军359旅的参谋长,成为了新四军中原军区的王牌战将。1946年,国民党对我中原军区发动进攻,王子良率部转移至延川活动。1947年,他在延川县永坪镇阵亡,年仅36岁。

2营营长:陈文彬(1940年牺牲)

教导员:江勇为(1955年少将)

3营教导员:贺振新(1955年少将)

718团团长:文年生(1955年中将)

政训处主任:罗志敏

副团长:贺庆积(1955年少将)

参谋长:帅荣(1955年少将)

1营营长:刘昂(1955年少将)

教导员:王先臣(1945年牺牲)

2营营长:彭上坤(1942年病逝)

彭上坤,江西万载人,历任红3军团第8军营长、八路军385旅7团团长等职。1942年11月16日,彭上坤病逝于甘肃庆阳,时年30岁。

教导员:左爱(1961年少将)

3营营长:徐国贤(1955年少将)

教导员:侯正果(1955年少将)

四、八路军129师编制

八路军129师的主体力量是原红四方面军第4军和第30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129师由刘伯承负责。

1、八路军129师师部领导

师长:刘伯承(1955年元帅)

政训处主任:张浩(1942年病逝)

副师长:徐向前(1955年元帅)

参谋长:倪志亮(1955年中将)

政训处副主任:宋任穷(1955年上将)

参谋处长:李达(1955年上将)

供给处长:周玉成(1955年中将)

锄奸部长:邱创成(1955年中将)

卫生处长:钱信忠(1955年少将)

军法处长:丁武选(1955年少将)

留守处主任:阎红彦(1955年上将)

留守处副主任:甘渭汉(1955年中将)

教导团团长:张贤约(1955年中将)

政训处主任:袁鸿化(1943年牺牲)

袁鸿化,陕西高陵人,早年曾在杨虎城骑兵团工作。历任陕西宁强县委书记、红31军宣传部副部长、八路军129师新4旅政治部主任等职。袁鸿化是陕西高陵农民运动的领导者,抗战爆发后,他加入八路军,成为了八路军129师随营学校的政委。

1943年10月21日,袁鸿化在清平县突遭伪军袭击,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4岁。

1营营长:皮定均(1955年中将)

2营营长:谢家庆(1940年牺牲)

谢家庆是从河南光山走出来的革命者,他早年曾参加过川陕苏区建设,是红四方面军的团政委。1940年,他壮烈牺牲,年仅28岁。

教导员:张国传(1955年少将)

辎重营营长:陈国栋

工兵营教导员:孙文采(1955年少将)

炮兵营营长:王诚汉(1955年少将)

教导员:曹德连(1955年少将)

2、八路军385旅领导

旅长:王宏坤(1955年上将)

政训处主任:苏精诚(1941年牺牲)

苏精诚是从福建漳州出身的革命者,他曾参加过平型关、辽县、沁县等战斗,一度担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政治部主任。1941年1月28日,苏精诚在山西武乡县中弹牺牲,年仅26岁。

副旅长:王维舟

参谋长:耿飚(国防部长)

769团团长:陈锡联(1955年上将)

政训处主任:丁先国(1955年少将)

副团长:汪乃贵(1955年少将)

政训处副主任:张南生(1955年中将)

参谋长:范朝利(1955年中将)

1营营长:吴荣正(1955年少将)

教导员:潘寿才(1955年少将)

副营长:郑国仲(1955年少将)

2营营长:孔庆德(1955年中将)

教导员:李定灼(1955年少将)

3营营长:赵崇德(1937年牺牲)

赵崇德是陈锡联麾下的名将,1937年他牺牲在阳明堡战役中。

教导员:陈美藻(1955年少将)

770团团长:张才千(1955年中将)

政训处主任:肖元礼(1955年少将)

副团长:胡奇才(1955年中将)

参谋长:袁渊(1955年少将)

1营营长:卜万科(1955年少将)

教导员:陈生续

副营长:滕海清(1955年中将)

3营营长:张德发

张德发是徐向前从鄂豫皖带出来的悍将,他是河南新县人。历任红四方面军独立师师长、东北民主联军第8纵队23师师长等职。1955年,张德发出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1965年,他病逝于新疆石子河市,终年59岁。

教导员:江贤如(1946年牺牲)

江贤如是安徽六安人,他本是红四方面军的营长,1939年荣升为129师770团供给处主任。1946年2月,江贤如在敦化剿匪战斗中不幸牺牲,年仅36岁。

3、八路军386旅领导

旅长:陈赓(1955年大将)

政训处主任:王新亭(1955年上将)

副旅长:陈再道(1955年上将)

参谋长:李聚奎(1958年上将)

771团团长:徐深吉(1955年中将)

政训处主任:黄振棠(1955年少将)

副团长:韩东山(1955年少将)

参谋长:刘金轩(1955年中将)

1营营长:徐其海(1955年少将)

2营营长:邹国厚(1955年少将)

3营营长:吴宗先(1955年少将)

教导员:刘福胜(1955年少将)

772团团长:叶成焕(1938年牺牲)

政训处主任:谢富治(1955年上将)

副团长:王近山(1955年中将)

参谋长:孙继先(1955年中将)

1营营长:丁思林(1939年牺牲)

教导员:梁天喜(1964年少将)

2营营长:郭国言(1942年牺牲)

郭国言,湖北黄陂人,曾任八路军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等职。1942年2月,他在反“扫荡“战役中牺牲。

教导员:程悦长(1955年少将)

副营长:韩振江(1955年大校)

3营营长:易良品(1943年牺牲)

易良品是黄麻起义时的老干部,红四方面军组建时,他是红军的营长。1943年3月,易良品在冀南英勇牺牲,年仅33岁。

教导员:吴隆煮(1940年牺牲)

副营长:雷绍康(1955年少将)

吴隆煮,湖北黄安人,曾任八路军386旅772团营特派员等职。吴隆煮是陈赓大将的爱将,在七亘村、黄土岭等战斗中,他曾率部歼敌一个中队,极大地提升了我军的实力。

1939年,吴隆煮荣升八路军396旅补充团政委。1940年8月21日,他在晋东南战役中不幸牺牲,年仅26岁。

五、八路军留守兵团编制

除了三个主力师,1937年8月,中央军委还在陕北组建了八路军留守部队,这便是由萧劲光领导的八路军留守兵团。

八路军留守兵团领导

司令员:萧劲光(1955年大将)

参谋长:曹里怀(1955年中将)

特务团团长:刘国桢

政委:袁光(1955年少将)

骑兵团团长:孔令甫(1955年少将)

政委:康健民(1955年少将)

警备1团团长:贺晋年

政委:钟汉华(1955年中将)

警备2团团长:周球保

政委:甘渭汉

警备3团团长:阎红彦

政委:杜平(1955年中将)

警备4团团长:陈先瑞

政委:罗志敏

警备5团团长:白志文(1955年少将)

政委:李宗贵

警备6团团长:王兆相

政委:张达志(1955年中将)

警备7团团长:尹国赤(1940年病逝)

政委:周芝光(1955年少将)

警备8团团长:文年生

政委帅荣

六、八路军其他将领简介

1、景晓村

山东章丘人,参加过“一二九”学生运动。曾任中共山东省委委员、山东省委秘书长、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4支队政治部副主任、山东抗日游击第2支队政委、中共清河军区政委等职。

景晓村是八路军清河军区和渤海军区的领导者,在抗战时期,他曾领导过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为山东省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景晓村担任国务院一机部技术司司长。1994年,他因病逝世,享年77岁。

2、张光中

江苏沛县人,参加过鲁南军区的组建。曾任中共苏鲁边区特委宣传委员、山东保安2旅19团团长、八路军鲁南军区司令员、江苏省政法委主任等职。1984年6月8日,张光中因病去世,享年83岁。

3、白坚

陕西靖边人,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曾任共青团北平西郊区委书记、中共东北军骑兵第2师工委书记、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陕北苏区游击13纵队司令员、中共三边特委宣传部长、国务院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等职。白坚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在抗战时期,他曾在八路军晋西北军区任职,一度担任中共晋西北特委书记。

新中国成立后,白坚出任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位居副部级。1968年12月11日,他在北京病逝,享年57岁。

4、王逢源

又名王逢原,吉林长春人。曾任河北省互济总会组织部部长、中共天津市委秘书长、晋西南区委军事部副部长、八路军晋绥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

王逢源是北平师范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抗战爆发后,他转入晋西北地区活动,成为了八路军晋绥军区的政治部副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王逢原担任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负责财经工作。1980年1月7日,他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68岁。

5、李菁玉

河北南宫人,参加过河北党团组织的创建。曾任中共直南特委委员、中共天津市委军委书记、中共保属特委书记、冀南区委书记、农业部农机管理总局局长等职。李菁玉是八路军冀南军区的领导者,1972年3月19日,他含冤逝世,享年61岁。

0 阅读:2
初延的近代人物册

初延的近代人物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