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军中上尉,请假回家未归,上级打电话询问,女儿:爸爸死了

趣史汇 2025-01-25 15:15:23

2012年5月的一个普通日子,二炮工程大学校园里,沈星的上级领导不禁心生担忧:请假回家的沈星迟迟未归,作为一名军人这绝对不是一件应该发生的事情。

出于担心,一个上级拨打了他的电话询问情况。然而,令他措手不及的是,电话那头传来的却是一阵令人心碎的儿童抽泣声:“爸爸……为了救……人,淹……死了。”

这简短的一句话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了上级领导的心上,他实在不敢相信这个残酷的事实。

沈星,一位即将取得硕士学位的二炮工程大学副营职上尉军官,就这样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岗位与战友们。

得知消息后的其他战友们也都悲痛欲绝,泪水模糊了双眼。他们回忆起与沈星一起度过的点点滴滴,那些记忆仍然历历在目。

一、舍己为人的英雄

2012年,已经三十二岁的沈星已经是二炮工程大学的副营职上尉军官,同时攻读武汉二炮指挥学院的硕士学位。

此时,他不仅已经有了一个理解、支持他的妻子,还有一个四岁的小女儿。在学校的日子里,虽然分隔两地,但他却始终想念着妻子女儿。

2012年5月,结束了研究生课程学习,又回到了西安二炮工程大学工作岗位上的沈星终于得到了一次宝贵的探亲假,虽然沈星就是西安本地人,但他的妻子却是山东青州人。

5月13日,刚刚到达青州岳父家的沈星带着妻子、女儿一同步行到了离家不远的一个无名小桥去散步、野餐。

他在享受着难得的天伦之乐的同时,心里却充满了愧疚,因为假期实在太短了,他无法带着妻子女儿去更远的地方游玩,只能在家门口共度这段美好的时光、

然而正当沈星享受这短暂的快乐之时,突然从桥下传来了求救的声音。

沈星心头一紧,忙循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个小孩正在已经浑浊的河水里挣扎。

见此情形,沈星甚至都没有时间思考一下,就立刻从桥上跳了下去。等着沈星的妻子反应过来,已经不见了丈夫的身影。

沈星救人的这条河名叫南阳河,河水因为太浑浊,甚至看不清楚深浅。在五月份,人一入水,那仍然刺骨的寒冷却能令大多数人肌肉抽缩,再也无法划动双臂。

虽然沈星作为一名军人 ,游泳技术一流,但一边要救人,一边还要跟河水搏斗,尤其是当他连续几次要将落水的小孩推上岸去,却因为岸边太滑,一直没成功的时候,他的身体也变得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孩子最终被岸上的人给拉了上去,然而已经筋疲力尽的沈星却再也没有上来。

虽然这条小河看上去并不深,但河水浑浊掩盖了它的危险性。再加上周围只有几个垂钓的老人、同样带着孩子散步的妇女,没有人能够再将沈星给救上岸。

当救援的警车、120救护车纷纷来到了这里的时候,终于被打捞上岸的沈星已经失去了意识,生命体征也极其微弱。在医院里,虽然医护人员全力以赴地对沈星展开急救,但最终还是无力回天。

沈星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救人事件之中,甚至还没来得及跟家人说上一句话,就这样离开了自己所爱的亲人、工作岗位,还有他即将完成的硕士论文。

二、从小就立有大志的沈星

了解沈星的亲人、邻居、战友们都知道沈星在这一刻没有丝毫犹豫就做出了救人的决定,绝对不是一时兴起,这是长期家庭、学校、军队教育的结果。

1981年,沈星出生在西安市的一个普通家庭。

在那个年代,大多数家庭都盼着孩子能够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沈家自然也不例外。尽管沈星父母文化程度有限,但他们深知“先学做人再学做事”这个朴素的道理,并以此来教导沈星的人生成长。

历经十二年光阴的努力学习,沈星以出色的高考成绩被提前录取为军事交通学院的一名军校生。年仅19岁的他,生平首次离开熟悉的西安,满怀好奇与憧憬地踏入了位于天津的这个陌生的学校。初来乍到的沈星踌躇满志,立誓一定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为保卫祖国和人民贡献自己的一生,包括生命。

刚迈入军校之时,由于长期生活在农村,沈星身体状况相对较差,尤其是军人必需的体力训练方面,他更是力不从心。但沈星骨子里那份与生俱来的倔强让他决不轻言放弃。

经过日复一日地刻苦训练,最后沈星不仅达到训练标准,而且连续几年都在军校运动会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甚至当年32岁刚刚做完手术不到两个月,就在二炮工程大学运动会上取得了一枚金牌,并将它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女儿作为她四岁的生日礼物。

而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沈星对自己的要求亦是十分严苛。这一良好习惯源自他小时候父母的言传身教,自那时起便深深地烙印在了他的心里。

不仅如此,他还时常充当着身边同学、战友的“良师益友”,一旦发现有同学、战友行为举止不当或者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他总会上前提醒并加以劝诫。

而当同学、战友有困难的时候,他还拿出自己节省下来的生活补助帮助别人。

正因为如此,沈星不仅赢得了同学、战友们的广泛认可,更收获了一份份真挚深厚的友谊。

沈星从军校毕业后历经十年从军生涯,成为位于西安的二炮工程大学的一名副营职上尉参谋。然而,追求进步的脚步并未就此停歇。在2010年,他又成功考取了武汉二炮指挥学院的研究生。

在外人的眼中,沈星的人生可谓是顺风顺水,前途一片光明。可只有他自己知道,这里面有多少是妻子在背后独自一人的付出。

结婚后,他们在西安二炮工程大学内也曾经生活得很幸福,但2010年,沈星奔赴武汉继续深造。从此,夫妻二人聚少离多,妻子不仅要照顾刚刚出生的女儿,还要经常去乡下照看沈星的父母,甚至出生于青州的妻子已经好几年都没有回到青州了。

2012年5月,已经结束研究生课程学习,再次回到西安工作的沈星终于有了几天假期,他决定陪同妻子返回妻子的老家,一边看一看岳父岳母,一边陪妻子了却思乡之情。

5月13日,前一天刚刚到达青州的沈星带着心爱的妻子女儿外出散散步。一路上,一家三口欢声笑语不断,温馨的画面令人心生羡慕。只是谁也未曾料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会突然夺去他的生命……

三、青州人们永远没忘记沈星

由于未能按照规定时间返回学校,二炮工程大学的办公室领导特意拨通了沈星的电话以了解具体情况。

然而,就在此时,沈星的妻子因为过于伤心而孤自躲着女儿偷偷哭泣,没有接到电话。

电话铃声持续响着,最终被沈星年幼的女儿接起。当电话那端的老师询问她的父亲为何没有按时归队时,小女孩用稚嫩而又悲伤的声音回答道:“爸爸……为了救……人,淹……死了。”

没过多久,沈星牺牲这件事情便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学校。那些与沈星关系要好的同学们,最初听到这个消息时都难以接受那个总是充满活力、善良正直的好友就这样离他们而去。

与沈星同处一室的舍友,眼眶泛红,声音略微颤抖地向旁人讲述道:“不跳?那可绝对不符合沈星的个性!他就是那种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人。”

二炮工程大学的领导迅速做出了反应,亲自带着一支由老师、学生代表共同组成的代表团,奔赴青州参加沈星的追悼会。

得知真相后的同学们,心情无比沉重。被选中的同学代表默默地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去青州送别这位可敬可爱的战友最后一程;还有更多的同学由于名额有限,无法亲自去青州,就自发地组织起来,在校内为沈星举行了一场庄严肃穆的默哀仪式。

而在青州,更多的市民都纷纷来送别沈星。5月17日,沈星牺牲不过四天,古老的青州城里家家户户就已经知道了沈星的光辉事迹。数以万计的人们仿佛心有灵犀一般,不约而同地聚焦在沈星灵车行进的街道两旁,默默地送别这位舍己救人的英雄。

与此同时,就在沈星跳下去救人的那座无名的小桥上高高挂起了一条横幅。横幅上写着:“河上桥无名,就叫沈星桥!”这个提议迅速传遍了大街小巷,很多青州市民赶过来在上面签名表达支持。

6月15日,也就在沈星牺牲刚过一个月,青州市政府正式批准了这个提议,来自二炮工程大学、沈星亲友、青州市民等几千名代表在这里出席了命名仪式。从此,这座桥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沈星桥。

除此之外,青州当地政府怀着对英雄的深切缅怀之情,特意在沈星一家准备野餐的南阳河畔塑造了一座栩栩如生的沈星铜像。还在它的底座与背面,铭刻下了沈星的英雄事迹,以及寄托着青州人民无尽敬意的碑文。

虽然,已过去了十余载春秋。然而,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青州人民始终铭记着沈星的功绩,从未将他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每年5月13日沈星牺牲的日子,还有清明节等等各种特殊的日子,都会有青州人民,满怀虔诚与崇敬专门来为沈星扫墓。

甚至那怕在最平常的日子里,在沈星的雕塑周围也摆满了鲜花,寄托着人们对于英雄深深的思念。

参考资料:

《共产党员》:沈星:勇救落水少年牺牲的好战士

《军队党的生活》:恒星永烁——追记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士官学院硕士军官沈星

《中国青年报》:十年来,这座城市不曾忘记他

《时事报告》:临危不惧的见义勇为故事

0 阅读:3
趣史汇

趣史汇

仅是一闲云野鹤之士,隐于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