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会不会越来越卷?答案是肯定的

人文之光 2024-02-07 17:19:00

如今考公的内卷程度到了前无古人的状态,不过个人觉得,未来的情况来看,考公还会继续卷,而背后的原因,相信很多人都想弄清楚,那么,小编就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1、考公参与群体

2024年考公和2004年考公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参与群体不同。2004年的时候,虽然大学已经开始扩招,但是能够拿到大学学历的群体,无论是基数还是比例都不大。而想参与考公,最起码得有个大学文凭。因此那个时代,大学生不多,而且参与考公的大学生更属于少数比例,所以,考公情况相对温和。

而到了2024年的当下,考公几乎成了全民参与的游戏:因为在现在,高考200分稳拿大专,部分省份300分就能冲击本科,这意味着00后差不多都有机会参与考公,考公的基数也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考公的激烈程度也和二十年前大不相同。

2、越来越激烈

此外,大环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在2004年,由于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因此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更觉得外企或者创业才适合自己,考公甚至属于没出息的体现。小编认识个70后上海人,外号“买办哥”,如今的他提到1990年代的时候,还对当时的公务员群体表示一脸鄙视,认为那个年头,没本事没出息的人才当公务员,因为有出息的,能赚大钱的,都去当“买办”去了——当然这老兄这么认为倒也没毛病,毕竟老兄可没少和家里的安徽小保姆“谈恋爱”。

但是如今大环境并不好,而且肉眼可见的话,未来N年的时间里,大环境估计也不会太好,因此相对来说,求稳成了绝大多数年轻人的首选。其实这种情况并不是最近几年才有的,记得2018年的时候,就有媒体提到过,当时的青年(95后)就已经觉得体制内是自己最靠谱的选择,体制外不靠谱。而那时候的大环境,很多人还没意识的会出现大变化。

其实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在大环境高速发展的年代,去民企、去外企、去创业或者能实现超额收益,但这并非是个人能力,而是时代红利。如今时代变了,指望在大环境不大好的背景下逆市上扬,对于普通人来说无疑是不现实的。对多数普通人来说,求稳才是第一位。

因此基于这种想法,很多年轻人都觉得,考公才是自己最好的选择。因此在这种想法驱动下,考公的竞争程度也越来越激烈。甚至对于混多人来说,读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公——毕竟在未来,如果大学毕业后没有靠谱的工作,那么大学约等于白读(不要自欺欺人说对下一代有利,人人都读大学等于人人都没读,自欺欺人的人最没有出息)。而考公是大学的唯一意义。

所以,基于这种想法,考公的竞争程度也会越来越激烈。

其实,对于这样的情况,年轻人不必自怨自艾,因为对于普通人来说,生活都充满五味杂陈。普通人,就得敢于平凡,甘于无味的生活。

因为,你不甘,也无济于事。

0 阅读:37
人文之光

人文之光

探讨教育、育儿话题,有时候也说说科普和心理、社会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