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厦门赶在2023年结束前最后搞了一场收官土拍,其实还没拍我们就能预料到结果,外地开发商们不仅早已放弃厦门岛外,今年下半年来更是连岛内地都不要了。所以这次拿出来的地要么流拍,要么本市国企兜底,还没开拍就已经失去悬念。就连那些一贯鼓吹的房产自媒体都像霜打的茄子,自嘲这回是“七块地抢五家房企”。

什么什么?公告上明明是八块地啊,怎么最后只剩下七块呢?原来是同安区西湖村那幅地块事先被取消出让。那么,这次岛外四区都拿出地来拍,为什么被下架的偏偏是同安?按说同安的楼面地价已被降到每平方一万,仅为集美、海沧的一半,为什么最便宜仍然最受伤?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和此前几篇文章一样,其实只需看一看同安的法拍房便知晓答案。我们随手搜一搜同安区近两个月来成交的一些法拍房,就会发现单价不到一万的房源占比已经过半。

虽然这些跌回“四位数”的房子要么远在汀溪,要么是同安县城较为老旧的小区。但与去年刚开始有少量房源跌破一万大关相比,现在破万房源已非常普遍,低的只要一平方七千。由此可见,同安房价正在向普通县城回归。
作为当地老牌房企,厦门国企们显然不会不懂行情,它们很清楚同安的房子地段最偏僻、最难卖,一旦兜底兜不过来,干脆率先放弃这里。至于岛外其他三区,既已发出那么多房票,总归要给拆迁户盖房回迁。
如今看来,外地开发商们铁了心要说“白白”,厦门的楼面地价已彻底是浮云。本市国企楼盘拿地成本等同于拆迁征地的成本,而今无力像以前那样猛发现金,就只能给期房(房票)拖一下时间。这样一来,至少从表面上看资金压力还没那么吃紧,自己开发自己卖房也行,无非是钱来得要慢一些。
然而有钱进账的前提是什么?前提是有人买房子啊,没有接盘侠就不是钱来得快还是来得慢的问题,而是投资进去血本无归。此时眼看着同安的法拍房越卖越便宜,有人心里格外着急。总价一百多万、几十万的成交已占多数,很明显购买力所剩无几,还能上哪儿去找钱托市?事实上还有几个人在岛外买房子?

或许今年可以靠房票掩饰一下网签,明年上半年还能有拆迁户捧个人场。但只出不进就没有资金继续拆下去,终究只有把房子卖给外地刚需才能换来真金白银。
眼瞅着拆了也卖不出地,自己兜底又有心无力,于是四季度以来岛外各区众多城中村纷纷宣布不拆了。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拉不到接盘侠就玩不转击鼓传花的游戏,说到底全国只有这座城市会被誉为“一线房价、三线工资”。
风雨战士
同安就算是爹不亲娘不疼的,自己还超叼不服管的货。
七趣
就一个同安一中厉害点,其他都不能算是学区,中考还要被卷,同样成绩在边上长泰安溪南安都读县里次重点高中,在同安就是最差的高中都上不了 你说家长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