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美国对日占领和管制时,日本有超过20万规模的“潘潘”为美军服务。等到1951年美军撤离时,一下子出现了7500多名的混血儿。
“潘潘”最早是在南太平洋战争时美军用来特指女人,美军进驻日本后这个词的指向,你懂得。
战后的日本,“一亿一心”的狂热骤然消退,流动、自由和开放的气息却越来越浓。在这一背景下,一类被称为“潘潘”的边缘群体开始兴盛起来。
当然,“潘潘”的出现也不是毫无缘由的。
一方面,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有“南洋姐”,说白了就是牺牲本国女性,来换取外汇、税收等国家利益。所以,“潘潘”的出现也是传统使然,至少不会为社会所不容。
另一方面,美军管制日本时,大约有46万美军进驻,日本国内一度出现恐慌情绪。当然,美军的行为也颇为不端,制造了很多有伤风化的案件。
面对日益强大的需求,日本政府便暗中支持,甚至设立专门机构招募“潘潘”,以少部分人的牺牲来换取大多数妇女的安全。
当然,这种牺牲对于当事人来说简直是噩梦。一位受到感召的19岁姑娘,在工作完后,第二天便自杀了。当然,更多的“潘潘”则受到了严重的精神刺激。
这种事毕竟摆不上台面。由于侵害妇女人权,加之美军内部性病大爆发,后来在联合国总司令部的施压下,日本不得不终结了这一制度,但还是分类执行了“红线区域”“蓝线区域”分区管理。
由于公营不再受到保护,大量的“潘潘”转入地下,而且随着需求的旺盛,越来越多的“潘潘”加入到这一行业来。据统计当时有近20万人从事这项工作。
如果仅仅用感召来解释“潘潘”们的这一行为,并不合理。战后的日本,百业凋敝,百废待兴,生产力停滞不前,物价居高不下,很多日本人为了填饱肚子全力以赴。
“潘潘”们也是人,她们也会饥饿,而且很多因为战争而变得无依无靠。她们难免不会为混口饭吃而沦为“潘潘”。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在30年代,日本的男青年是多于女性的,而到了二战后的40年代,女性是多于男性的,其中在20-29岁之间的人口中,女性就比男性多了100多万。
这些女性大部分要想办法独自维持生计,他们不得不加入“潘潘”的行列,用身体来换取美军的物资。
如果说“潘潘”的出现是为了解决问题的,但她们就能解决根本问题吗?也未必。其实非但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一是在“潘潘”人数最多的那几年,美军每年的风化案就有数百起,那时的日本社会依旧动荡不安。
二是到1952年底,出现了大量的混血儿。这部分混血儿中只有少部分在育幼园长大,大部分则处于流落街头,处于自由成长的状态。
三是部分“潘潘”与美军产生了感情,嫁给了他们,并且跟着他们到了美国生活。但“潘潘”们在美国遭人白眼,受到歧视,而且随着丈夫的复员,她们的生活并没有好起来。
“潘潘”现象本属于日本文化中的糟粕。对于日本政府而言,如果说有那么一点意义的话,那就是融化了占领军的仇恨之心,推动了战后日本迅速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