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手公厕内晕倒后死亡,家属索赔60万猝死保险金被拒,法院判决

稳雯雯雯稳 2025-04-05 13:28:26

2023年8月,41岁的外卖骑手小徐在上海松江区的公厕内晕倒,因脑出血抢救无效死亡。他的家人手持一份“众包骑手意外险”保单索赔60万,却遭保险公司以“非工作时间、非工作岗位”为由拒绝。这场官司从一审到二审,揭开了新就业形态下劳动者的权益困境——当“困在系统里”的骑手倒下时,谁来为他们的生命买单?

2023年8月某日晚10点:小徐被发现在公厕内昏迷,送医诊断为脑出血,医生下达病危通知书。为让小徐“落叶归根”,哥哥连夜带其返回安徽老家,途中小徐离世。家属依据保单索赔60万猝死保险金,保险公司以“非工作状态”“未在医院死亡”为由拒赔,案件诉至法院。

保险公司声称,小徐事发时已“收工”,且昏迷于公厕“非工作场所”。法院反驳,骑手工作具“碎片化”特征,小徐日常从早10点工作至凌晨1点,事发当晚10点仍属“工作时间”;厕所作为必要生理需求场所,不可剥离于工作场景。保险公司又称家属主动出院致小徐未“经医院抢救死亡”。法院调查后发现,小徐昏迷评分仅3分(医学最低值),医院确认无生还可能,家属接回属“临终关怀”,符合情理与民俗。

法官陈巨澜指出,“外卖员无固定工位,厕所使用是工作必要延伸”,否定了保险公司对“工作岗位”的狭隘定义。法院认可“家属接回”的合理性,强调“法律不应无视人性需求”。最终二审由60万降至50万,平衡法理与保险企业承受力。平台用工的灵活性与保险条款的模糊性,不得成为拒赔借口。

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达8400万,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群体面临“三无困境”——无稳定劳动关系、无充分社保、无风险兜底。

众包骑手被归类为“个体工商户”,平台规避工伤责任,保险成本转嫁劳动者。猝死理赔需满足“工作时间+岗位+医院死亡”,变相剥夺劳动者权益。专家呼吁,推行“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将骑手纳入工伤保险体系。

专家建议立法、技术与人性化三轨并行,立法刚性约束,明确平台与骑手的劳动关系,强制参保“职业伤害险”,简化工伤认定流程。平台公开算法逻辑,设定每日接单上限;政府接入数据系统,实时监测劳动强度。取消“医院死亡”等不合理限制,推行“猝死即赔”的普惠型保险产品。

小徐的50万赔偿,是新就业劳动者权益保障的“一小步”,但其背后是8400万人的“一大问”:当“困在系统里”成为时代之痛,法律能否成为突围的利刃?当算法吞噬人性,我们能否重建“劳动的价值尊严”?

这场官司终会落幕,但它撕开的制度裂痕,需以更宏大的改革去缝合。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