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警钟响起,你的风险意识是否跟上了节奏?

碳碳实时 2024-03-25 22:19:13

导读

昨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报告提出2023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地表温度、海洋热量和酸化、海平面上升、南极海冰面积和冰川消融等多项气候变化指标创下新纪录。

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近地表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45摄氏度(±0.12摄氏度),过去1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这三种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在2022年创纪录的水平上继续上升,其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水平比工业化前水平高50%。

01

认知气候变化很关键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快,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全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的同时,带来的健康风险也与日俱增,这猛烈地敲响了中国认知、减缓及适应气候变化的警钟。

根据数据记录,自2023年4月起,全球海面平均温度持续创下历史新高,其中7月、8月和9月的温度纪录均被大幅刷新。同时,南极海冰面积达到了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冬季结束时的海冰最大面积比之前的最低纪录减少了100万平方公里。这一面积已经接近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面积,对于具备数字感知能力的人而言,这一数字无疑是非常惊人的。

2024年1月10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24年全球风险报告》,将气候变化列为全球十大威胁之一,三分之二的全球风险感知调查受访者将极端天气列为最有可能在2024年造成全球范围重大危机的首要风险,预计厄尔尼诺周期的变暖阶段将加剧并持续到今年5月。

在历史研究中,气候变化通常作为生态环境问题被探讨。然而,当前气候治理的范畴已扩展至超越单一环境治理的层面,它与多个领域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涉及到经济发展、社会公正、地缘政治稳定、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的协同合作。

02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影响几何?

气候变化是一个以十年或半个世纪为时间尺度的长期过程。尽管普遍认为科学家们最早开始关注气候变化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但事实上,人类对于自身活动如何影响气候的认识可以追溯至数千年前。

据Weart的“全球变暖的发现”网站所述,早在古希腊时期(公元前1200年至公元323年),人们就已经在探讨排干沼泽或砍伐森林是否会导致该地区降雨增多或减少,这标志着人类开始意识到自身行为与气候之间的关联。尽管当时的结论可能并不准确,但这一认知为后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直到20世纪90年代,多数科学家才普遍认为有必要采取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

柳叶刀在中国版《2023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报告》表明,气候变化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影响。

然而,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如果将人类身体健康视为一个结果,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人类身体疾病的加剧,进而对公众健康产生长期影响。对于广大民众而言,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主要来源于极端天气、洪水、暴雨、山火和内涝等事件。虽然目前没有确凿的证据直接证明气候变化对人类疾病的具体影响,但考虑到时间跨度和复杂性,我们需要借助气候模型预测分析以及追溯性研究来深入探究这一问题。

《国家适应气候战略2035》明确指出,我们必须进行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和适应能力的评估工作。为此,需研究并制定相关的风险评估方案和指南,并建立全面、经常性的评估机制,以确保我们能够清晰识别和理解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健康风险以及受影响的脆弱人群。

目前,我们尚未开展基于社区的自下而上调研工作,这是一项重要的缺失。未来,若进行全国范围内的人口调查,强烈建议将气候适应性和气候认知纳入调研范围,以更全面、深入地掌握社会各界的实际需求和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情况。

03

无法跨越认知与行动间的鸿沟

世界气象组织在当天发布的公报中援引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话说,所有主要指标都在发出警报,其中一些指标不仅刷新纪录,更是几近“爆表”。该组织秘书长塞莱丝特·绍洛说:“世界气象组织正在向全球发出红色警报。”

而当人类对于气候认知越高时,应对气候变化所作出的改变行动会更高吗?答案不置可否。澎湃新闻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出,调查的1483名认知到气候变化的受访者中,有50.9%的人是在近3年意识到的,而促使他们严肃思考全球变暖这样的气候变化问题,是诸如暖冬、高温这样的异常天气。虽然他们有意识,但并不为此而感到焦虑,甚至改变,并且还会认为这是政府层面及企业主们该解决的问题,不是个人需担忧的。

这似乎揭示了一个深层次的社会现象:尽管大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正在逐渐提高,但这种认知并不一定会转化为积极的行动。这其中涉及到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个体的生活习惯、社会经济背景、政策支持等等。换句话说,虽然人们对气候变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因此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或者认为自己有责任去应对这个问题。

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一方面,这可能是因为气候变化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涉及到政治、经济、科技等多个领域,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和努力才能解决。

对于个人来说,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无法对这个问题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另一方面,这也可能是因为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教育和引导不够。尽管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但很多人对其仍然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理解,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应对这个问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正在提高,但这并不一定会转化为积极的行动。

04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双轮”前行

气候变化应对需要减缓和适应两个方面的协同作用,二者互为补充,不可或缺。当前全球变暖趋势无法完全停止或逆转,但可以通过减缓措施来降低其影响,为生物系统和人类社会提供更多适应时间。

我们必须认识到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性,违背自然规律的事物最终都将遭受悲惨的结局。为了建设更美丽的地球、更舒适的居住环境,以及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我国政策在跨区域、跨部门的协作方面亟待加强。这包括建设具有气候韧性的电力、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以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品质。

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政策需鼓励并引导一小部分企业、公众先行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正如昔日推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策略,激发更多人的参与热情,共同为实现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贡献力量。通过这一小部分的先行先试,形成示范效应,逐步推动更广泛的社会参与,共同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实防线。

0 阅读:0

碳碳实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