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热点】黄震委员:加快构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法律法规体系

碳碳实时 2024-03-12 22:37:51

01

黄震委员:加快构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法律法规体系

3月9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委员代表民进中央作大会发言时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关系到高质量发展和安全的重大战略选择。

黄震表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如何转变能源结构,实现绿色转型,按时实现碳达峰,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需要有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为此,提出三点建议:

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好顶层设计,做好立法、修法等工作,结合实践经验并借鉴国际做法,立足我国法治基础,制定专项立法计划,分步骤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法律体系构建,明确法律体系的框架设计、建设目标、推进进程以及重点任务等。

加快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等专门性立法及相关行政法规的制订。对“双碳”目标的基本原则、战略规划、管理体制、减缓与适应措施、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内容予以明确,将碳排放标准、核算、监测、碳排放权交易等关键制度纳入其中。

加快修改与协调现行法律规范,启动对相关法律的修订工作,清理现有法律与应对气候变化和“双碳”目标不相适应的内容。研究推进“双碳”目标带动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涉外新领域相关的补充立法。

02

国内单机容量最大海上风电项目“落户”中国铁建

“铁建风电01”风电安装船

近日,中国铁建港航局中标华润连江外海海上风电项目风机基础及风机安装施工工程(二标段)。该项目将批量化使用18兆瓦海上风机,成为全国单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

据介绍,该项目位于福建连江东侧海域,规划装机容量700兆瓦,将安装39台18兆瓦海上风机、一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和一座陆上集控中心。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33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约95.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63.2万吨,还可节约淡水,减少相应的废水排放和温排水等,有十分显著的环境效益。项目建设将有力推动当地新型能源产业和循环经济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对进一步优化福建省能源结构、加快工业产业升级、促进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03

华为与欧洲光储电站开发商SUNOTEC签署储能合作备忘录

保加利亚SUNOTEC和华为签署储能合作备忘录

3月8日,欧洲领先的光储电站开发商SUNOTEC与华为技术保加利亚公司在深圳签署储能合作备忘录,旨在推动欧洲电池储能技术的应用。SUNOTEC的创始人兼CEO Kaloyan Velichkov和华为技术保加利亚公司总经理李少唯代表双方签约。

基于华为在数字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储能技术领域的积累,以及SUNOTEC在光储电站开发、质量控制和项目管理方面的优势,双方将在欧洲电池储能技术创新开发与应用、规模化储能电站建设与运营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

SUNOTEC的创始人兼CEO表示,此次合作标志着双方将共同推进绿色能源计划,为未来零碳发展铺平道路,推动技术创新和环境管理。华为数字能源全球销售部部长提到,此次合作将深化双方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特别是电池储能系统在欧洲的规模化应用。

华为数字能源目前为SUNOTEC在欧洲的多个光伏和储能项目提供智能光储解决方案和全面的技术支持,双方将共同助力保加利亚的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04

ChatGPT日耗电超50万度

根据《纽约客》杂志的报道,OpenAI的ChatGPT聊天机器人每天消耗超过50万千瓦时的电力,用于处理约2亿个用户请求,相当于美国家庭每天用电量的1.7万多倍。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预计到2027年,整个人工智能行业每年将消耗85至134太瓦时的电力,这显示了AI技术对电力资源的巨大需求。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芯片的需求急剧增加,进而带动了电力需求的激增。全球数据中心市场的耗电量已经从十年前的100亿瓦增加到如今的1000亿瓦水平。根据美国Uptime Institute的预测,到2025年,人工智能业务在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中的占比将从2%增加到10%。

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了许多创新,但也伴随着处理性能和功耗方面的高昂成本。马斯克曾预计,未来两年可能从“缺硅”转变为“缺电”,电力短缺可能会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阻碍。他表示,电力短缺可能会像最近的芯片短缺一样对科技和汽车行业造成严重影响。

05

中能建签约马来西亚200MW绿氢一体化项目

3月9日,中国能建国际集团与江苏院组成的联营体成功签署了马来西亚200MW绿氢一体化项目EPC框架协议。据悉,中国能建国际集团副总裁张德良;国际集团东南亚区域总部、马来西亚有限公司,江苏院、华北院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此次签约仪式。

该项目位于马来西亚登嘉楼州,计划建设200MW绿氢工厂及配套30MW光伏电站,该项目的签约将进一步推动马来西亚氢能经济发展和能源结构转型。

随着国家层面对氢能产业的重视,中国能建积极布局氢能全产业链。据了解,中国能建投资50亿元成立子公司,覆盖氢能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预计到2025年末,公司将投资建设5万-10万吨绿电制氢项目,并与大型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推动氢能业务快速发展。

06

上海核电产业规模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近日,从2024年度上海市核电工作会议上获悉,2023年上海市核电产业总产出达到402.3亿元,同比增长25.6%,产业规模已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为加快推动上海核电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3月1日,上海市经信委联合上海市核电办公室等7个委办印发了《上海核电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该方案提出到2027年上海核电产业规模达到600亿元,基本建成世界级核电产业中心。

上海是我国核电产业的肇兴之地,经过5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核电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工程承包、建设安装、运营维护等产业链环节最完备的地区之一。2023年,上海核电企业积极抢抓国内核电发展机遇,签订核电合同572亿元,同比增长35.9%。研发投入19.1亿元,同比增长7.3%,新增核电发明专利367项,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115项。全市核电产业从业人数增至2.1万人。

上海正着力推动核电技术创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上海核工院持续推动“国和一号”现代产业链联盟建设,已实现了“国和”系列整机100%国产化替代能力。同时,上海也在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先进核能方面,积极探索可商业化的聚变能源技术。

“十四五”期间,上海要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核电产业“五个中心”,即核能技术创新中心、核电装备成套中心、核电运维服务中心、核电工程建设中心、国际合作交流中心。上海将充分发挥“核能技术创新中心”的龙头带动作用,推动构建上海核电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成世界级核电产业发展中心。

07

联手小米和北汽,宁德时代新建北京电池工厂

宁德时代北京电池工厂正式官宣,将与北汽集团和小米汽车共同投资。该工厂将采用电芯-模组-电池包的装配模式,由宁德时代、北汽海蓝芯、京能科技、小米汽车四方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命名为北京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主要从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宁德时代将持股51%,北汽海蓝芯持股39%,京能科技和小米汽车各持股5%。

宁德时代已在国内布局11座生产基地,计划新建北京工厂。该工厂是宁德时代与北汽集团和小米汽车深度绑定的重要手段,旨在提高动力电池的产能和市场份额。宁德时代去年动力电池装车量达259.7GWh,全球市占率为36.8%,连续第七年位居榜首。预计2023年净利润将增长至425亿-455亿元,同比增长38.31%-48.07%。

宁德时代与北汽集团和小米汽车合作建立电池工厂,是电池企业与下游客户深度绑定的重要手段。此举将有助于提高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和产能,并加强与北汽集团和小米汽车的合作关系。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业务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08

美国太阳能企业呼吁取消进口光伏产品的关税豁免

据CNBC报道,美国First Solar公司认为,外国太阳能组件大量涌入威胁到了美国建立国内制造基地支持清洁能源转型的努力。

该公司CEO Mark Widmar表示,应取消针对廉价零部件的关税豁免,以保护国内制造业。他认为,这有助于创建一个长期能源独立和安全的美国国内产业,实现气候变化目标,并通过国内能力实现创新周期。然而,拜登政府延长了第201条关税,但免除了从东南亚国家进口的双面太阳能电池板关税。Widmar表示,这破坏了《通胀削减法案》的目标,并导致大量过剩产品涌入美国市场。他还担心中国公司会利用IRA税收抵免在美国建立组装厂。尽管住宅屋顶太阳能行业受到高利率冲击,但First Solar表现优于其他公司。Widmar认为,由于人工智能、加密货币、汽车电动化和美国制造业外包等因素推动电力需求增长,需要更多的公用事业规模发电。First Solar在美国运营多家工厂,并计划扩大生产规模,以提供确定性并应对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不确定的贸易政策。

0 阅读:0

碳碳实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