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中最先称霸的魏文侯,他的城府有多深?看这几件事你就懂了!

趣叭叭 2025-02-21 10:38:18

战国时期的魏国,身处四战之地,论发展的难度,要比其他几个国家难的多,但魏国却在魏文侯魏斯的领导下,成为最先强大起来的国家。那么魏文侯魏斯身上,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呢?不得不提的就是两个字:城府,你看到的仁德君主,背后却是深不可测的城府,知人善任又可以操控自如,才是魏文侯魏斯的真面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那段精彩的历史,看看历史上的魏文侯魏斯,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重诺守信的可信之人

一天,魏文侯与群臣饮酒,在大家正喝得开心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魏文侯下令备车前往山野之中,他身边的侍臣们都奇怪的问:“今天饮酒正在兴头上,外面还下起了大雨,国君打算到哪里去呢?这多么扫兴呀!”魏文侯对他们说:“你们有所不知,我与山野间的村长约好了,今天要去他们村里打猎,虽然这里很快乐,我也不能不遵守那边的会面约定啊!”于是魏文侯驾车,亲自前往告诉村长,由于天气原因,今天就不狩猎了。有人又对魏文侯说:“我王,这种事情,你让人去通知村长一声就行了,根本不用您自己亲自前往的!”

魏文侯生气的说:“你们说的这些是什么话!重诺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更何况是身为君主的人呢?我作为一国之君,如果不能以身作则,又有谁会相信我呢?国君失信于人,国家必将失信于天下,那么魏国称霸的愿望,就会成为泡影!”大臣们听了魏文侯的话,都竖起大拇指,称道魏文侯是难得一见的明君圣主!很多事,往往都需要“从大处着眼,而从小处入手”,说的漂亮话再多,也不如真正去做一件事来的可靠。

通过这件事,达到了让所有人相信,魏文侯是个说到做到的人,他重诺守信的形象,也越来越深入人心。

主持公道,靠的是实力!

韩国邀请魏国出兵,协助攻打赵国,魏文侯谢绝了他们的邀请,并说:“我与赵国是兄弟之邦,因此不敢从命!”赵国也来向魏国借兵讨伐韩国,魏文侯仍然用同样的理由拒绝了他们。两国使者都怒气冲冲的回去,向自己的国君告魏文侯的状,认为魏文侯厚此薄彼,是在偏袒对方!但后来他们知道魏文侯对韩赵的态度是一样的时候,他们明白了魏文侯是要保持三晋的和睦关系,尽管三家分晋,但赵魏韩三家唇齿相依,他们之间的争斗,只能是便宜了其他诸侯。

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后,韩赵两家都对魏文侯的见识和胸襟十分佩服,因此都前来朝拜魏文侯,推举他做三晋之首。魏国开始成为赵、魏、韩三国之首,各诸侯国看到三晋之间的关系如此紧密,都不敢轻易与其发生矛盾。老大可不是白做的,除了操心三晋之事外,韩赵两国的供奉也是少不了的,这就叫做礼尚往来!

当自己弱小时,抱团取暖才是王道,否则必然被他人所算,对于这一点,魏文侯是想的很清楚的。

耿直的大臣,仁德的君主。

魏文侯魏斯派大将乐羊攻打中山国,尽占中山国的地盘,他把这些地封给自己的儿子魏击。魏文侯得意的问群臣,“你们说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大家异口同声的赞誉说:“您是仁德的君主!”只有任座不肯阿谀奉承,他直言不讳的说:“国君你得了中山国,不用来封自己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这算什么仁德君主?”魏文侯勃然大怒,任座见势不对,就起身快步离开了。接着魏文侯又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德的君主!”魏文侯问:“何以见得呢?”翟璜说:“臣下听说国君仁德的话,他的臣子就敢直言,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于是我知道您是仁德的君主,没有因为他的话耿直而计较。”魏文侯转怒为喜有所领悟,派翟璜去追任座回来,还亲自下殿去迎接,并拜任座奉为上卿。

任座不给魏文侯面子,那是因为他是魏成的人,魏成是魏文侯的亲弟弟,也是魏国的实权派。因此,任座才会无所顾忌,但口无遮拦是要付出代价的,你不给魏文侯面子,让他怎么下的来台呢?翟璜在这个时候,发挥了关键作用,他首先给了魏文侯台阶,说魏文侯是仁德之君,因此不会和任座这样的人一般见识,又说任座是耿直之臣,有了他的直言进谏,才更加体现出他的仁德。

魏文侯抬高任座,就是抬高自己,拜任座为上卿,又给了弟弟魏成的面子,这么一举多得的事儿,为什么不去做呢?

和多才多艺相比,保持专注才是最重要的。

一天,魏文侯魏斯与国师田子方在一起饮酒,魏文侯突然侧身对田子方说:“编钟的乐声有些不协调,好像左边的声调有点高了!”田子方闻言微微一笑,魏文侯十分诧异地问:“你在笑什么呢?”田子方侃侃而谈,“臣下听说,国君懂得任用乐官,不必懂得乐音,现在国君您精通音乐,我可有些担心,您会疏忽了任用官员的职责!”魏文侯点头说:“你说的对!”尽管心里不舒服,但魏文侯知道田子方说的是对的,琴棋书画对于君主来讲,不过是可有可无的调剂品,管好人、办好事,才是他这个国君的正事儿。

通常来讲,多才多艺并没什么坏处,而作为一国之君来说,最重要的能力是选人用人,也就是管理人的艺术。魏文侯精通音律,对一个国君来讲并不是什么好事,他只需要找合格的乐官去打理这些事情就行了,而不需要自己亲力亲为,毕竟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你忙了这个,也就忘了那个!

怕失去因拥有的太多,管理者要降低姿态。

魏文侯的公子魏击出行途中,遇见了国师田子方,魏击连忙下车参拜,而田子方却毫不理睬,也不给予回礼。魏击怒气冲冲的对田子方说:“你说是富贵的人,能对人骄傲一些?还是贫贱的人,能够对人骄傲一点呢?”

田子方淡淡的说:“当然是贫贱的人对人骄傲,富贵的人哪里敢骄傲,国君对人骄傲,就要亡国,大夫对人骄傲,就会失去封地,失去国家的人,没有谁还能给他一个国家,失去封地的人,也没有谁再给他一份封地,可贫贱的人就不同了,我的话你不听,我的行为不合你的意,我就穿着鞋子告辞了,像我这样的人,到哪里得不到贫贱呢?魏击顿然醒悟,再次参拜田子方,连连说多谢指教。

国相之争:李克的智慧,魏文侯的气度!

魏文侯问李克:“先生您曾经说过,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现在我决定从魏成和翟璜之中,选一个人做丞相,两个人谁更好一些呢?”李克回答说:“下属不参与长官的事,外人不过问内眷的事,臣我在朝外任职,因此不敢妄议朝政。魏文侯说:“先生,你可不要推卸责任呀!”李克说:“国君,您没有仔细去观察呀!看人,平时看他所亲近的;富贵时看他所交往的;显赫时看他所推荐的;困境时看他所不做的;贫贱时看他所不取的,仅此五条就足以判断人的高下了,又何必要我指明呢?”魏文侯沉思片刻说:“先生请回去休息吧,我的国相人选已经定了。”

李克告辞离去,在半路上遇到了翟璜,翟黄问他:“听说今天国君召您去征求对国相人选的看法,到底定了谁呢?”李克回答说:“魏成!”翟璜立刻变了脸色,愤愤不平的说:“我给国君推荐了那么多能人,连你都是我推荐的,为什么你不推荐我做国相。”李克慢慢回答道:“你推荐的那些人,都成了国君的臣子,而魏成推荐的人,都成了国君的老师,就单凭这一点,你就和人家没办法相比!”翟璜听后十分羞愧,再三道歉说:“我翟璜真是个粗鄙之人,刚才的话失礼了,我愿终身拜您为老师!”李克点点头,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魏成是魏文侯魏斯的亲弟弟,这个优势是翟璜无法相比的!

用人所长,略人所短!

名将吴起击败了强大的齐国,却有人对鲁国国君说吴起这个人杀妻求将,做事无所不用其极,他会给弱小的鲁国带来无穷无尽的灾祸。因此,吴起在鲁国不得志,他听说魏文侯贤明,于是就前来投奔。魏文侯又征求李克的意见,李克说:“吴起这个人,为人贪婪而好色,然而他的用兵之道,连齐国的名将司马穰苴,也是比不上他的!”

于是魏文侯任命吴起为大将,并派他攻打秦国,接连夺下了五座城池。吴起还组建了魏武卒,并把魏武卒打造成战国初期的天下第一强军,创造了以几万魏武卒,击溃了秦国几十万部队的骄人战绩。

说到这里,我要说点扎心的了,你看到的礼贤下士,看到的纳谏,实际上都是一个好演员演的一出大戏。而这个演员,就是魏文侯,他沽名钓誉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打造自己礼贤下士的高大形象,吸引四方人才为己所用。

0 阅读:0
趣叭叭

趣叭叭

趣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