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不是英雄豪杰,也要品读三国故事,对于历史爱好者而言,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是绕不开的经典篇章。但大多数人了解这段历史并非通过《三国志》,而是从被称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获知的。《三国演义》这本书里,有七分是真实历史,三分是虚构情节,真假交织成就了这部广为流传的经典。不过书中对人物的描写带有明显倾向,特别是抬高刘备、贬低曹操的态度贯穿始终。
在那个封建时代,权力斗争才是主旋律,所谓的正义几乎没什么存在感。刘备并不代表正义,曹操也谈不上是奸臣。至少在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的局面中,无论从政治手腕、军事才能还是文学造诣来看,曹操都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远超其他各路诸侯。曹操死得比较早,这让刘备和孙权他们有了称帝的机会。但真正笑到最后的,是一直在曹魏政权里蛰伏的司马懿。司马懿活得特别久,硬是熬过了曹魏好几任皇帝,最后大权在握,这为他后代建立晋朝打下了稳固的根基。公元263年,司马昭为了实现统一大业,派遣钟会、邓艾等将领率领大军攻打蜀国。刘禅迅速调兵遣将,命令姜维迎战钟会,诸葛瞻对抗邓艾。然而,不幸的是,蜀军在这两场战役中都遭遇了失败。
眼看蜀汉败局已定,刘禅明白自己无力扭转乾坤,只好听从谯周的劝告,选择投降。随着他的这一决定,蜀汉王朝走到了尽头,刘禅自己也成了司马昭的阶下囚。自己的地盘,绝不允许别人安稳睡觉。司马昭盯着刘禅在自己面前吃喝享乐,总想找个理由除掉他。刘禅得知消息后,马上在门上写了三个字。司马昭看到后,立刻打消了杀他的念头。那么,刘禅写了什么?在大家眼里,刘禅就是个没出息的软蛋,他那傻乎乎的样子顶多让人觉得有点呆萌,完全看不出半点帝王该有的威严和本事。换个角度看,诸葛亮掌权期间,刘禅根本没机会出头。等诸葛亮去世后,他还继续享了几十年的富贵生活,就算后来被俘也保住了性命。
光用笨拙愚钝来形容,恐怕还不够准确,因为真正的傻瓜根本不懂察言观色。俗话说,聪明人懂得审时度势。司马昭派遣大军攻打蜀汉,明显是铁了心要将其吞并。面对钟会和邓艾的猛烈攻势,蜀汉的两支军队都遭遇了惨败。刘禅的处境已经无法逆转,如果不选择投降,等待他的只有死亡。儒家文化教导人们要勇于为正义牺牲,这种精神一直受到推崇。不过民间也流传着一句话:再糟糕的活着,也比光荣地死去要好。刘禅对做英雄没兴趣,连皇帝也不想当,他就喜欢过逍遥自在的日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尽管后人常批评他,可刘禅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完了自己满意的一生。
纵观过去,真正的圣人寥寥无几,褪去被刻意包装的光环,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个体。面对强敌围城,刘禅选择了投降,司马昭接纳了他的归顺。为了显示待客之道,司马昭把刘禅“请”到了洛阳,还赐给他“安乐公”的封号。这明显是在提醒刘禅:别打什么主意了,安心过你的舒服日子,大家都能相安无事。说到吃喝玩乐,刘禅可是行家里手。在诸葛亮掌管朝政的那些年,这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内容。刘禅虽然是亡国之君,但在名义上依然与司马昭地位相当,这让司马昭心里很不舒服。在司马昭看来,与其和别人分享权力,不如自己独自享受。
司马昭想除掉刘禅易如反掌,就跟踩死一只小虫差不多,可刘禅实在太听话了,愣是让他挑不出半点毛病来下手。司马昭心里一直有个疙瘩,为了彻底解决这个心结,他决定设下一个圈套。具体来说,他精心策划了一场规模宏大的酒宴。宴会上,大家就是喝酒吃饭、欣赏表演,但司马昭想得很周到,专门让人给刘禅准备了一个来自蜀汉的节目。熟悉的曲调响起,唤起了众多蜀汉官员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他们纷纷低声啜泣。然而,刘禅却在这悲伤的氛围中兴奋地手舞足蹈,显得格外开心。
司马昭瞧着刘禅这副模样,实在摸不透他心里打的什么算盘。不过,刘禅的举动倒让司马昭找不到理由对他下手。就这样,刘禅靠着自己的机灵劲儿,头一回成功避开了杀身之祸。司马昭心里还是不太踏实,这次他干脆开门见山,直接问刘禅想不想回老家,刘禅的回答是:在这里过得挺开心,完全不想回蜀地!刘禅的臣子郤正实在看不过眼,便悄悄提醒他,下回司马昭要是再问起,你就该表现出悲伤的样子,边哭边说每天都在想念故土蜀地。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司马昭又拿同样的问题来试探刘禅。
刘禅照郤正教的话复述了一遍,司马昭听后感到惊讶,便问这是不是郤正教他这么说的,刘禅则认真地承认确实是这样。刘禅最终成了众人眼中的笑柄。司马昭多次试图抓住刘禅的把柄,但刘禅总装傻充愣,轻松化解了这些试探。尽管如此,司马昭对刘禅的戒心依然没有消除。既然如此,还不如干脆担点骂名,直接把刘禅除掉。但这事被刘禅提前知道了,他琢磨了一会儿,马上叫人去门上刻了三个字:中山寨是一个古老的村落。
司马昭派去杀刘禅的人回来复命,带回了三个字。司马昭一看,立刻打消了除掉刘禅的念头,从此再也没想过要对他下手。司马昭一看到“中山寨”这三个字,立马就打消了杀刘禅的念头,这是为什么?“中山寨”倒过来念就是“在山中”,刘禅用这名字暗示司马昭:他早就没了复兴汉室的心思,只想过山里逍遥快活的日子。这等于在说:你大可放心,我压根没打算回蜀汉当皇帝,早就不把自己当回事了。你当你的天子,我过我的逍遥日子。刘禅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但这种说法有点勉强。古人确实爱用隐语,可刘禅当时命悬一线,哪有闲工夫搞这些弯弯绕绕?要真想留个信息,直接写“我在山里”不是更直截了当?于是又冒出了另一种观点,简单来说就是:中山寨这个名字,重点在前两个字“中山”,后一个字“寨”其实没太大讲究。大家都知道刘备是中山靖王的后代,刘禅当然也不例外。那么,中山靖王到底是谁?历史记载,中山靖王名叫刘胜,他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刘胜生性贪恋美酒与女色,光是儿子就生了超过100个。在他看来,诸侯王就该过这样的日子:欣赏乐曲、观看舞蹈,尽情享受人生的快乐。
刘禅用这三个字向司马昭表明,他只想做个像中山靖王那样的人,这让司马昭完全打消了除掉他的念头。在动荡不安的年代,刘禅平平安安地活过了六十岁,最后安然离世。在三国这个纷乱的时期,他能够安稳度过晚年,可能比许多人都要幸运……资料来源:《三国志》、《晋书》等历史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