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中孝庄太后自称“我孝庄”,为何当时没人纠正?

小陈谈古今历史 2020-06-15 20:57:07

《康熙王朝》中孝庄太后自称“我孝庄”,是原著作者和编剧故意这么安排的,所以没有纠正的必要。

有人说,“孝庄”属于谥号,是她死后由皇帝和大臣议定上的称号,在她有生之年,怎么会自称“我孝庄”呢?

这个道理,原著作者二月河老师肯定懂。

但是二月河老师为什么要让剧中的孝庄太后自称“我孝庄”呢?

一个明摆着的事实:如果由您来写、或者由您来当编剧,由您来设计台词,您觉得孝庄应该怎么自称才好呢?

怎么样?傻了吧?!

跟您说吧,孝庄太后是蒙古科尔沁部人,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这个“布木布泰”的蒙古语意思为“天降贵人”。

看,如果安排孝庄太后自称“我博尔济吉特氏”,或“我布木布泰”,都很搞不是?

孝庄太后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嫁给时为四贝勒的皇太极为侧福晋。天聪初年,皇太极继承了汗位,册封其为西侧妃,称西宫福晋。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册封崇德五宫后妃,孝庄受封为永福宫庄妃。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驾崩,顺治帝即位,称孝庄为圣母皇太后。顺治八年(1651年),上徽号曰昭圣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

看看,孝庄太后生前的称号依次有侧福晋、西侧妃、庄妃、圣母皇太后、昭圣皇太后、太皇太后。

请问,您准备安排她自称哪一个呢?

好吧,可以借鉴西太后慈禧的例子,(“慈禧太后”是徽号,其谥号是“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简称“孝钦显皇后”),是不是可以安排孝庄自称徽号 “昭圣慈寿皇太后”,即自称“我昭圣”?

但是,大部分观众从来只知有“孝庄”,哪知“昭圣”是什么鬼?!

您一口一个“昭圣”,别把观众给绕糊涂了。

再有,《康熙王朝》就是一部戏说剧,面向的是劳动人民大众,图的就是一乐,有必要对剧中的称呼、服饰、规矩那么考究吗?

现在拍与慈禧有关的影视剧,大家也只提慈禧,没什么人去说什么“孝钦显皇后”。

一句话,习惯了。

再举一例。元代大戏曲家睢景臣作套曲《哨遍•高祖还乡》,讲的是汉高祖称帝后衣锦还乡的故事。在剧中,他就安排了一个农民去骂刘邦:“你白(凭)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

您难道也认为古代戏曲作家也不知道谥号是什么东西吗?

0 阅读:40
小陈谈古今历史

小陈谈古今历史

专注于各朝代人物、战争、野史、文化以及环球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