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杨秀美
编辑 | 杨秀美
前言
在中国历史中,有一个朝代虽然存在仅仅十年,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它不仅在短短的几年里掀起了风云变幻的局势,更是差点一统全国,改写了整个中国的命运。
那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让它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它又是如何在历史的舞台上演绎出如此波澜壮阔的篇章?
唐朝灭亡后,历史进入了一段混乱动荡的时期。自唐天祐四年起,后梁、后唐、后汉、后晋及后周五个政权先后于中原建都,开启了五代十国的时代。
而此次我们要讲述的,便是五代中的最后一个王朝——后周。
后周由周太祖郭威所创建。郭威出身贫苦,幼时性情叛逆且倔强,身上还有纹身,仿若街头的顽皮小混混,众人对其皆避而远之。
十八岁时,郭威或许是厌倦了往日的生活,毅然离开故乡投身军旅,成为后唐军队中的一名士兵。
于军中,郭威昔日当“小混混”时的机敏发挥了作用,使其迅速崭露头角。大将李继韬对他极为赏识,将其收为亲兵。
公元 936 年,石敬瑭推翻后唐,称帝建后晋。石敬瑭发现郭威头脑灵活、字迹隽秀,便将他视作心腹培养,并派他前往河东处理军务,为节度使刘知远效力。
郭威在刘知远麾下备受器重。 公元 947 年,后晋皇帝石重贵被俘,中原一时无主。刘知远趁机称帝,建立后汉。
郭威作为开国功臣,摇身一变成为后汉的将相,手握重权、位极人臣。可惜好景不长,刘知远突然离世,后汉局势变得风起云涌。
不久后,汉隐帝刘承祐继承皇位。刘承祐生性多疑,又有奸臣在旁煽风点火,遂一心想要除掉郭威。
郭威知晓刘承祐的意图后,在谋士魏仁浦的劝说下,毅然起兵朝开封进发。没错,郭威造反了,然而这一举动却让他付出了惨痛代价。
刘承祐残忍地将郭威全家杀害,连孩童都未能幸免。郭威悲愤欲绝,决意与刘承祐拼个你死我活。
最终,刘承祐在半途中被击杀。从此,后汉王朝改姓“郭”。公元 951 年,年近半百的郭威称帝,将国号改为“周”,“后周”由此诞生。
郭威建立后周后,推行了一系列政策以拯救百姓。他率先解除了“牛租”赋税,允许百姓自由买卖牛皮;在卖盐和酒酿方面,也做出了合理调整。
他大力倡导文治,重视文臣,避免权力过度集中于个人,还废除了诸多残酷刑罚。 同时,郭威倡导节俭之风,自己带头节俭,千方百计减轻百姓负担。
他的这些举措开明公正,赢得了众多百姓的拥护。郭威曾表示:“我出身贫寒,深知百姓生活的艰难。
如今我成为皇帝,绝不能让百姓再受苦,一定要让他们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随着时光流逝,郭威日渐衰老,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他开始着急寻找合适的继承人。
然而,由于家人被刘承祐杀光,郭威已无亲生子女,能够担当重任的唯有他的养子柴荣。公元 954 年,郭威病重离世,34 岁的柴荣登基称帝,史称周世宗。
当时,后周局势动荡不安。北方的北汉见此情形,企图联合契丹攻打后周,趁机除掉新皇帝柴荣。
柴荣决定亲率大军出征,以此在朝中树立权威。他不顾赵匡胤的阻拦,率军抵达高平,“高平之战”就此爆发。
最终,后周在这场战争中大获全胜,为柴荣的统治奠定了坚实基础,朝中的文武大臣对他也更加信服。
有了足够的威望后,柴荣开始大力推行自己的治国方略。他继承了养父郭威重视文治的理念,不仅重用文臣,还恢复了科举制度以选拔人才,且这一制度得以延续。
由此可见,他对人才极为重视。 柴荣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人才,只有不断吸纳和任用人才,王朝才能更好地发展。
柴荣敢于用人,常常提拔有胆有识之士,秉持着“拔奇取俊”的用人原则。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便是魏仁辅,他原本只是一名小官吏,但柴荣看中了他的聪明才智和办事能力,破格将他提拔为宰相。
此事令朝堂上下大为震惊,不过柴荣表示:“自古以来,选用有文才武略之人辅佐朝政,难道都必须是科举出身吗!”此外,柴荣还重用了那些投降或被俘的官兵。
正是因为柴荣这种广纳英才的胸怀和气度,使得后周涌现出大批优秀人才,国家呈现出繁荣兴旺的景象。
在军事方面,柴荣严格执行奖惩制度,果断处死了一批临阵脱逃的将士,同时大力提拔有功之人,成功解决了军人跋扈、不听指挥的问题,扭转了君弱臣强、将士不听命令的局面,充分彰显了他雷厉风行、果敢坚毅的精神。
柴荣特别重视将士的战斗意志,他曾说:“军队的存在依靠将领,将领发挥作用依靠意志。”由此可见他对治军思想的高度重视。
他坚持“兵务精”的原则,挑选出一批精兵强将,淘汰掉老弱病残的士兵,并提拔有勇有谋之人。 经过一系列改革,后周的军事实力大幅提升,远超其他军阀。
在柴荣看来,英明的君主处理大事应果断坚决,不拘泥于细枝末节。这种敏锐且能把握全局的治国思想,迅速有效地增强了后周的综合实力。
柴荣曾为自己制定了三个“十年规划”:第一个十年平定国内叛乱;第二个十年恢复民生经济,让百姓过上富足生活;第三个十年实行无为之治,确保天下太平。
可惜,命运弄人,上天没有给他足够的时间去实现这些规划,他仅统治了五年半便英年早逝。
公元 959 年,柴荣率军北伐,一路势如破竹,收复了大片失地,眼看就要统一天下。
偏偏在这个关键时刻,柴荣不幸身患重病,只好下令班师回朝。回去后不久,年仅 39 岁的柴荣便与世长辞。
柴荣去世后,他的儿子柴宗训继承皇位。当时柴宗训年仅 7 岁,无法处理朝政。于是,柴宗训仅在位一年,就被迫将皇位让给了赵匡胤。
公元 960 年,赵匡胤正式登基,将国号改为“宋”,至此,后周十年的统治宣告结束。 虽然后周仅统治了短短十年,但它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无论是在确立中原地区的统治,还是对南唐产生的影响,都留下了深刻印记,千年之后仍令人难以忘怀。
后周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王朝,对宋朝的建立有着重大作用,恰似秦朝之于汉朝、隋朝之于唐朝。可以说,如果后周能够持续发展,统一天下指日可待。
周世宗柴荣,雄才伟略,可惜死太早了,再给他二十年估计就没大怂了
柴荣的早逝是中国历史的一大遗憾
只能说是国运不济,知道你有能力但是就不给你长命
郭荣,人家以养子身份继承的是姑父郭威的皇位,肯定是姓郭
他的胜仗都是靠赵大
郭威也是,还还到50,咋就不行了?再生他十个八个儿子的嘛!结果让给林荣了……[哭笑不得]
老赵毒杀前主抢来的江山,自然座不稳又没有能力镇守边关,更别提扩大版图统一天下。重文轻武,弱宋就是这样来的。
如果柴荣不死,大周未必把武将防的这么严
郭威始 孔氏大兴 防割据以 文治天下
后塘还差不多,后周没那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