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田并大田”集中开启,面对资本下乡“抢地”,农民4点要注意

东东耕耘三农 2025-02-01 21:34:34

自2023年国家一号文件提出对农田进行“小田并大田”整理改造以来,全国很多地方借着二轮土地到期延包之机对“小田并大田”工作进行了试点尝试,并积累了较为系统的宝贵经验,为其他地区的土地整理工作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农民细碎化的农田,经过“小田并大田”整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 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日前我国自然资源部印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指南(试行)》,文件对下一步的农田整理改造再次提出明确要求:

针对耕地布局零星、破碎、散乱、配套设施不完善、不便耕种等情形,聚焦田块合并、零星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等建设内容,开展“小田并大田”改造,推动农田“优 质、集中、连片”,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

可见农田改造提升的“小田并大田”工作,未来几年将会更加深入和广泛地开展进行。“小田并大田”的土地整理和改造提升工作是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可在具体实践中却给农民土地权益带来了损害,为什么这样说呢,咱们一起往下看。

1.土地归并,吸引来资本下乡“抢地”

村民小刚是村里的种田大户,在村里流转了百十亩农田,分散在全村的各个角落,零零星星有十几块。细碎的地块,小刚耕种与灌溉起来都不方便。但是这样的土地租金一亩才二三百块,辛苦下来小刚每年也有不错的收益。

去年小刚所在的村里也积极响应国家“小田并大田”的工作号召,细碎化的土地得到归并整理。如果将小刚的百十亩农田集中到一块,小刚也盘算到他的管理成本也将会大幅下降,劳动等成本投入可以降低1/4以上。

村里的农田得到集中归并,小刚本计划大展拳脚,流转经营更多的土地时,却发现二三百块的租金无人再愿意租给小刚,甚至之前的百十亩地也将不保。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原来土地集中归并后,田太好种了,吸引来不少城里人下乡包地,一来二往这原本二三百的租金就被炒起来了,有的农田甚至炒到了一千多。这下小刚再一盘算,自己再按照这个价钱去包地已经没有利润了。

就这样小刚在这轮土地整理之后,被下乡的城市资本“抢走”了赖以生活的土地。

还有的地方趁土地二轮承包到期后延包之机,通过“小田并大田”的土地整理,采取“确权确地不确股”等形式,以行政命令强行流转老百姓的土地给城市资本。土地归并到头来却让老百姓丢掉了土地,在我国“大国小农”基本国情农情长期不变的形势下,这也是国家不愿意看到的。

2.把握好土地流转的“度”

国家也早已洞悉这一情况,为了稳定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明确土地流转要把握好度,尊重农民的意愿。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指南(试行)》列出的负面清单中明确,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违规在乡村地区搞房地产开发,违背群众意愿大规模流转土地都是不允许的。

在日前农业农村部召开的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中也明确,保持战略定力,要围绕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保持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立足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把握好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中、规模经营的度,不能搞强迫命令,不能刮风,不能一刀切。

这已经说的很明确了,农村土地重在保障功能和生产属性,让农民保留土地的权利,又将土地回归农民生产,保障农民生活生存。

3.农业发展“大带小”

面对资本对农村土地的“攻势”,凭的是市场竞争,有时行政命令也无济于事,这就需要找出一条农民土地经营创新发展之路,以逐渐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

在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中指出:发挥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联结带动作用,促 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 机衔接,坚决守牢政策底线。

尽管近些年我国农业规模经营迅速推进,但小农户仍然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面。面对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国家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带小”,可以在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帮助小农户降本增效,通过对农业生产资料的集中采购和优化组合,以及对农机等农业生产设备的优化利用,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4.守牢土地底线,土改才能行稳致远

不管是耕地延包、农田整理还是农田建设等,都要清楚农田政策“为谁而改”,守的是谁的利益。

①坚定土地产权性质,基本制度要坚守。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

②尊重农民的意愿,把握好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中、规模经营的度,不能搞强迫命令,不能刮风,不能一刀切。

③大国小农是我国基本国情农情,在很长时期内小农户仍然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面。要解决谁来种地问题,需在土地的保障功能和生产属性的前提下有序导入新型的组织、新型主体,把控好风险,不能损害农民土地权益。

④积极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联结带动作用,给小农户创造一个生产经营的好环境,帮扶小农村也能跟上现代农业发展要求。

“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的答案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但是坚守农民土地权益底线是不能改变的,只有在此基础上积极适度放活土地经营权,农民生产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才能更加行稳致远。

0 阅读:0
东东耕耘三农

东东耕耘三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