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将出,继承农房或允许翻建!城镇子女房屋翻建8点需注意!

东东耕耘三农 2025-04-03 02:27:45

随着城乡融合发展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城镇子女通过继承获得农村父母的房屋。但当这些老房年久失修甚至倒塌时,子女们能否翻建?在之前政策是明确的:不能翻建!

但是,将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对农村集体成员身份作出了新的界定,将部分符合条件的城镇居民也纳入集体成员范围,这又为城镇居民依法使用宅基地建房创造了条件。因此新法实施后城镇子女是否能对继承的农房进行翻建,或许又有新的答案。

之前为何城镇子女继承农房不能翻建?又为何说新法实施后或为城镇子女继承农房翻建农房创造了机会?这当中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咱们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以往政策:房屋倒塌后,城镇子女为何不能翻建继承的农房?

这里的原因主要有三:

1. 身份资格限制:宅基地使用权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绑定。城镇子女因户籍迁出,按照以往规定,集体成员身份与户籍密切挂钩,成为城镇户籍必丧失集体成员身份,因此无权申请翻建或新建房屋。

2.“房地一体”原则:城镇子女继承的是房屋所有权及依附的宅基地使用权,而非宅基地本身。若房屋灭失(如倒塌),宅基地使用权将随房屋消失而被村集体收回。

3. 政策红线:国家明确禁止非集体成员占用宅基地建房。即便通过继承取得房屋,翻建行为仍将被认定为违法,面临拆除或罚款。

新法将实施,成员身份扩容背后是对农村权益主张的扩围

即将实施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明确将户籍曾经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并与村集体形成稳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以集体所有的土地等财产为基本生活保障的居民,也纳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范畴。还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不因就学、服役、务工、经商、离异、丧偶、服刑等原因而丧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

也就是说,集体成员身份不再仅仅基于户籍标准,而是需要满足:

①户籍在或者曾经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

②需要与村集体稳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例如参与村集体的筹资筹劳修路等活动;

③需要以村集体所有的土地等财产为基本生活保障。

咱就只说城镇子女可能因上学、务工、经商等原因离开农村集体,落户到城里,但是如果还与集体保持有稳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依靠村集体土地财产为基本生活保障,在新法框架下是可以确认其集体成员身份的,这也意味着法律对其享有农村权益的确认,当然包括宅基地使用权。

农房能否翻建的本质是能否延续宅基地使用权,而这与身份认定直接相关。城镇子女继承父母的农房后,如果新法又确认了其集体成员的身份,此种情况下他们对继承农房进行翻建是完全有资格的,只不过需要对宅基地使用权的户主信息由父母变更到自己名下。

但是如果城镇子女成为公务员或不符合确认集体成员的条件,其即便继承了父母的农房,但是也只能在房屋存续期间“凭房”使用宅基地,一旦房屋灭失,是不能再翻建的。

城镇子女继承农房,因恢复集体成员身份符合宅基地使用条件的,需注意以下几点:

为避免权益受损,城镇子女继承的房屋翻建前需做好以下准备或注意事项:

1. 需确认房屋权属

办理不动产登记,明确房屋和宅基地的继承合法性。登记时需注明“该权利人为本集体原成员住宅合法继承人”。

2. 成员身份要及时认定

新法实施后注意核实自身集体成员认定状态。如符合认定条件又没有被认定的,可向村集体提交成员身份认定申请,提供户籍、土地承包、履行村民义务等证明材料。成功认定将解决翻建资格问题。

3.宅基地闲置有时间限制

国家有规定,空白宅基地闲置不能超过两年。如果城镇子女继承农房被拆除或自然坍塌后,应在两年内进行重建,闲置超过两年的宅基地可能面临收回风险,及时申请建房是保住土地使用权的核心。

因此咱们即便在城市里有稳定的居住场所,即便恢复了集体成员身份,具备农房翻建资格,也不要让宅基地无限期拖延闲置。

4.原址翻建也需走审批程序

即便是在老宅上原址翻建,又符合房屋翻建资格,建房之前也需要走审批手续。

这些年国家对农村建房的监管越来越严,主要是审查房屋翻建人是否具备房屋翻建资格(如是否具备集体成员资格,符合一户一宅等)和建房用地是否符合规划要求(如是否占用了耕地,用地面积、层高是否超标)。新建的房屋如果没有得到批准会被认定为违法建筑,面临拆除风险。

城镇子女继承农房,不能恢复集体成员身份的,需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翻建但允许修缮

城镇子女继承农房因不符合集体成员身份无权翻建农房,但是为保障自身居住安全,政策允许对继承房屋进行“非重建式维修”,如加固墙体、修补屋顶等。

2.修缮程度有限制

继承农房,允许对房屋进行修缮加固(如修补屋顶、加固墙体),但禁止结构性改造(如推倒重建、加层)。若以“维修”名义行“翻建”之实,可能被定性为违建。

3. 避免人为拆除

若主动拆除房屋,宅基地将立即被收回。

4. 关注政策动态

部分地区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使用权流转”等试点,城镇子女可适时参与,将房屋权益转化为经济补偿。

城镇子女翻建农房的核心矛盾在于“身份”与“土地权益”的博弈。在现行政策下,翻建难度较大,但新法实施后,通过身份认定、规划审批等途径或可获得翻建资格。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化,未来政策或进一步向“活化利用”倾斜,为城乡融合提供更多可能性。

0 阅读:11
东东耕耘三农

东东耕耘三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