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在这一路上找到了自己的伴侣,杜海山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他既是二等战斗英雄,也是一等功的荣誉得主。
这位在外界眼中几乎“无可挑剔”的英雄人物,却让自家妻子实在受不了,最终她决定采取行动,一纸离婚申请就把他告上了法院。在庭审过程中,竟然还牵扯出了另外12个家庭的纠葛。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啥判决一出来,老婆就哭得稀里哗啦的呢?
【越战英雄,抱得美人归】
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越南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大业,但之后他们的态度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跟咱们中国的关系慢慢就疏远了,感觉就像是变了个人一样,不那么亲近了。
1979年2月17日,因为越南老是不消停,老搞些小动作,咱们国家为了守护好自己的地盘和安全,边防战士们只好出手,发动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在一次突击行动中,杜海山他们班接到了一个艰巨任务,那就是要摧毁前方的阵地。杜海山没让大家失望,尽管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麻烦,但他还是想方设法把炸药包给扔了过去,完成了任务。
在一声巨响之后,挡着我们部队前进的路障被炸飞了,他也被爆炸的冲击波震得失去了意识。
他醒过来后才知道,因为在战场上表现得特别勇猛,立下了大功,部队决定给他颁发一等功奖章,还封他为二等战斗英雄。
对越自卫反击战来得挺突然,不过两边真正打起来的时间并不长。
因此,立下赫赫战功的杜海山,没过多久就被召回国内,前往全国各处分享他的传奇经历。
这主要是给英雄的一种奖励,另外呢,也是为了传播好的风气,让军人和老百姓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在讲话那会儿,杜海山赢得了不少年轻人的崇拜,并且邂逅了一段美好的恋情,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另一半。
在山东农大做演讲那会儿,有个姑娘眼睛特别亮,一直瞅着他。等他说完准备走人,那姑娘就主动找上来了。
那时候的爱情挺单纯的,也是真心实意的。杜海山对那女孩也挺有好感,所以没多久,他俩就结婚了。
如今的杜海山,那真是混得风生水起,不光在军队里步步高升,得了不少荣誉,还把自己的终身大事给搞定了,真是让人眼红不已。
杜海山心里头藏着说不出来的难受,但那时候,他只能自己憋着,没法跟任何人讲。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杜海山和李卫平已经结婚5年了。在大家眼里,这五年他们过得幸福美满。
杜海山这人,实实在在,心眼儿好,对人总是笑眯眯的。他和妻子李卫平之间,肯定是互相尊重,日子过得跟蜜里调油似的,谁也离不开谁。
1984年,一张法院的传票震惊了所有人,让大家跌破眼镜的是,一直以来都很尊敬杜海山的李卫平,居然向法院提出了离婚申请,要跟杜海山分道扬镳!这事儿,谁也没能料到。
在过去,离婚可不是件随便的事,那时候离婚率低得很。要想提前分开,除非是哪一方真的做错了大事,不然这条路根本走不通。
杜海山到底干了啥,让李卫平气成这样呢?
【疑似出轨,备受指责】
其实,不光杜海山的老婆感到困惑,就连杜海生的那些一起战斗过的兄弟、上司也都琢磨着,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杜海山过去是个响当当的战斗英雄,现在在部队里也是个不小的官儿。要是他真的闹出点啥事儿来,那对军队的形象影响可大了去了。
团长专门把杜海山拉到身边,开始跟他聊了起来。
你是不是在日常生活习惯或者行为表现上有点不对劲儿?
“没这个说法。”
杜海山毫不犹豫地摆了摆手,表示否定。
“你是不是在家里对家人动手了?”
“那肯定是没有的。”
看到那两方面的事情都没发生,团长心里顿时轻松了不少。但紧接着,他又感到有点奇怪了,
啥也没干成,这也没弄好,那也没搞定,你究竟在忙活些啥,让人家动起了要跟你分手的念头?
碰到这事儿,杜海山脸上写满了纠结,但最后他还是选择低了头,啥也没说。过了好一阵子,他才抬眼望向团长,缓缓开口:
头儿,我确实啥也没干,就是这事儿吧,牵扯到点个人隐私,我不太想提。
我发誓,我肯定会把这事儿摆平,绝不会让部队受到一点不好的影响。
杜海山一脸诚恳,最后团长也点头同意了他的请求。
杜海山还没走呢,团长就先发话了。他说清楚了,要是这事儿真是杜海山哪里做得不对导致的,那不光法院得管,部队这边也得给李卫平一个明确的说法。
所谓“有个说法”,就是说得拿掉职位,收回那些荣誉,要是事情真的闹大了,开除出军队这种事儿,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发生。
杜海山心里头明白这一点,可他就是不肯跟大家伙儿把事儿说明白,这样一来,大家心里的谜团是越来越大了。
有人猜测,杜海山和李卫平之间或许是因为长久不在一起生活,感情才慢慢出了些岔子。
因此,杜海山对李卫平采取了不理不睬的态度,这种无形的伤害最终让李卫平下定了决心,提出了离婚的要求。
有些人觉得,他们俩一开始在一起就显得有点“匆忙”,现在日子过得久了,各方面都合不来,离婚的可能性也就出现了。
开庭前,杜海山特意抽空回了趟家,打算跟老婆私下把这事儿给解决了。
这次聊了许久,但李卫平还是铁了心,杜海山最后也只能叹口气,说自己对不住老婆。要是老婆真想过不下去了,要离婚,那他最后也只能点头了。
开庭的日子转眼就到了,法庭里头,李卫平终于有机会把心里头的憋屈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
当了个军嫂,我就知道跟老公长期分开是常事。但我就是看不惯杜海山对家里这么不上心。他每个月就寄回来那么一丁点儿钱,我就想问问,剩下的那些钱都跑哪儿去了?
这五年里头,他工作上的头衔换了好几个,可拿回家的薪水愣是没涨多少,说到那些奖金啥的,压根就没影儿!
听到这话,大伙儿都炸了锅,李卫平讲的嘛,说杜海山部队上发的工资跟他拿回家的那些钱,根本对不上号,就差没说是九牛一毛了。这中间,到底是咋回事儿啊?
【谜底揭晓:五年前的承诺】
杜海山本来打定主意不把心里的那个秘密讲出来,但瞅见妻子哭得那么伤心,夫妻俩眼看就要各奔东西,他最终还是憋不住了,把心里话给倒了出来。
说实话,杜海山每个月往家里寄的钱确实不多,但他没把那些剩下的钱乱花掉,而是都寄给了其他11户人家,履行他五年前许下的一个“诺言”。
话说1979年那会儿,杜海山正身处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前线。他们班接到了一个紧急任务,那就是要拿下并摧毁前方的敌人阵地。
这个活儿可不好干,包括杜海山在内的12个人心里都明白,他们很可能会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丢掉性命。
接着,班长把大伙儿都召集到一起,开口讲了起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人关心和抚养。咱们谁都不知道,最后谁能平安无事,但心里都盼着,万一哪天有人不在了,活着的那位能帮牺牲的兄弟多分担点照顾家人的责任……
在安静又庄严的环境里,那11个人都毫不犹豫地表示了同意,杜海山也是其中之一。
接下来的战斗,简直比他们预想中还要残酷得多。杜海山负责摧毁阵地,为了给他打掩护,其他十一个战友,连班长在内,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了。
最后,杜海山强忍着巨大的悲伤完成了任务,可这场战斗成了他心头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让他深感遗憾和痛心。
杜海山心里头明白,是队友们舍命相救,才让他能继续活下去。因此,他一直把当年许下的那个诺言深深刻在了心上。
因此,每当部队发放薪资或者奖金的日子,他都会把钱平均成12堆,一堆给自己的老婆寄回去,另外的11堆则分别送给那些牺牲战友的家里人。
这样一来,他给家里寄的钱就少得可怜,就算升了职,工资涨了,平均分到每个月,也多不了多少。
杜海山把事儿一五一十地说出来后,法庭里好多人都忍不住眼眶湿润了,特别是他的妻子李卫平,眼泪更是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地往下掉。
她手捂胸口,抽噎着,眼睛望着老公直摆手,眼里全是内疚和难过的神情。
她会把老公告到法院,主要的问题并非杜海山不负担家庭开销。
李卫平心里琢磨着,杜海山可能做了些对不起他的事情,这让他觉得杜海山不再是自己心中那个高大的英雄形象了,因此他很难去接受这个现实。
李卫平之前因为不清楚事情的真相,才会糊里糊涂地让法院给老公发了传唤书。但现在她已经知道了全部情况,哪还会想着要跟老公离婚啊?
"咱们不分开了,你始终是我心目中的超级英雄……"
那个让大家伙儿都揪着心的“英雄军嫂要离婚”的事儿,结果竟然是这样收场的,说真的,让人挺出乎意料的。
最终事情有了个好结果,杜海山和李卫平没真的闹掰,大家之前提着的心也都踏实了。
但是,仔细琢磨整件事情,咱们不难看出,杜海山的行为里头确实存在些瑕疵。
【回顾后的思考】
首先,说到那些在战场上英勇献身的军人,咱们国家有一套很周全的抚恤金政策。国家时刻惦记着烈士的家人,在很多方面都会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帮助。
杜海山心里琢磨着怎么帮衬兄弟们和家人,让他们日子滋润点,这本没啥不对。可他不该背着老婆行事,两口子是绑在一块儿的,遇到事儿得相互通气,一块儿拿主意才是。
再者,杜海山得把自家和大家的关系理顺了。就凭他一个人的收入,想给其他11户家庭提升生活质量,那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杜海山的老婆每天忙里忙外,一边要照看家里的老人小孩,一边还得琢磨怎么赚钱来支撑这个家,这日子过得真心不容易。她能体谅老公的不易,老公呢,也得心疼心疼她才是。
总的来说,杜海山处理这事儿,确实有点儿欠考虑,但话说回来,咱们也能体会到杜海山心里的那份情感。
因此,不少人特别认可他这种不图回报的举动。这事儿传开后,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都行动起来,为那11户烈士家庭筹集资金。
但杜海山并没有拿这些捐款去资助其他有需要的家庭,而是直接捐了出去。他觉得,照顾好战友的亲属,那是自己许下的诺言,得做到。
杜海山的妻子李卫平,对丈夫的想法举双手赞成。她打定主意,以后要和杜海山一块儿,去关照那11户人家。
除了杜海山,其实还有好多人一直坚守着他们的承诺,比如2018年上了“中国好人榜”的那位退伍军人朱豫刚。他就是这样一个年年都不忘初心的人。
1981年那会儿,朱豫刚上了前线,为了保卫家园和国家。在战场上经历了生死瞬间,他和战友们许下了承诺。
活下来的人得好好关照那些逝去者的亲人,朱豫刚一回家,就跟家里人说了这个决定。
这一家人齐心协力,四十多年时间里,他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同时还把很多老战友的“家事”也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他老家在湖南长沙,不过每到清明节,他都会不远千里跑到南疆边境,去给以前一起战斗过的老战友上坟,这足以看出他的情深意重。
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他还会代替那些已经离世的战友,去跟他们的父母见面,他曾真心实意地对三位战友的双亲讲过,
打今儿起,我就是你们的娃了,以后由我来照料你们的生活。
除了爹妈,他还特别惦记着自己的战友兄弟。
2007年的时候,朱豫刚接到了一个电话,是位已故战友的弟弟打来的。他在电话里说自己脑袋里长了瘤子,医生说时间不多了。朱豫刚一听,啥也没多说,立马就往医院奔。
随后,他把战友的弟弟安排进了163医院,所有医疗费用全免。到了医院,他非常诚恳地反复交代说,
大夫,拜托您务必把他治好,他既是我战友的亲弟弟,也跟我挺亲的。请您尽量别让他落下啥毛病。说到医药费,不管咋样,我都会拼尽全力去凑的。
之后,战友的弟弟脑瘤得到了治疗,成功回到了工作岗位。朱豫刚心里的那块大石头也总算落了地。从那以后,他们两人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朱豫刚对这位“弟弟”格外关照,经常帮助他。
除此之外,朱豫刚还有个一起打仗的兄弟,名叫周幸福。周幸福走了没多久,他的亲哥哥也离世了,留下个小娃娃,孤零零的没人管。
朱豫刚把这孩子领到了自己身边,亲自照顾他,还教他各种东西。他真的是倾尽所有,为了之前并肩作战的战友,朱豫刚啥都做了。
说真的,杜海山和朱豫刚,他们俩骨子里头没啥两样。心里那份善良,还有对许下诺言的死磕,让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照着自己给自己的“规矩”来行事。
还有很多人跟他们一样,正因为有了这些人的存在,部队里的战士们才变得更加勇猛,毫无畏惧。
他们心里明白,就算哪天自己不在家人身边了,也会有人站出来,像儿子或父亲那样担起责任,这种感觉真的挺让人暖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