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文武官员品级沿袭了明代的制度,分为九品十八级。根据制度规定,九品是品级最低的官员,而未入流则是那些没有达到十八级的官员。在人们的印象中,未入流应该是最低级别的官,似乎再没有更低的了。
然而,这种观点只适用于明代。在清代,事实上还存在着两类比未入流更低的官员,他们被称为“无品级”、“无顶戴”。这两类官员的存在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让人们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他们的情况。
这些“无品级”、“无顶戴”的官员,究竟是如何被定义的呢?他们又承担着怎样的职责和义务?这样的官员与其他级别的官员又有什么不同?
◑ 未入流
已经介绍过了未入流的定义,即指十八级之外的官员。然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清代,未入流只适用于文官,武职并没有未入流这个官衔。更有趣的是,在乾隆皇帝即位后,他意识到文武职位的不同,因此下旨制定了武官的品级制度,增设了八、九品官。
未入流的数量是相当可观的,无论是在京师各衙门,还是在外省府、州、县三级机构中,都设有许多未入流的职务。举例来说,翰林院的孔目、各部院的库使,地方的盐茶大使,厅州库大使,州县税课司大使,驿丞,闸官,府州县的一些僧道官等等。
不论在哪个级别的单位,未入流的官员虽然没有品级,但是他们的职位是有明文规定的。换句话说,我们不能将未入流视为“非职官”,而且他们也并非没有品级。
根据《大清会典》的说法,“不列于九品,曰‘未入流,其级,则附于从九品。”我们可以基本上理解未入流者也是从九品的官员,只是一个虚衔而已。在清代的顶戴补服制度中,也明确规定了未入流官员与从九品官员享有相同的待遇,都穿着练鹊(或练雀)补服,头顶镂金素花。
在地方官员中,未入流官员与从九品官员之间的差别并不大,他们都有各自分管的事务,并且彼此并没有隶属关系,就像现在的科员与实习科员一样。
当然,在清代的官场上,对未入流官员有些人会轻视,称他们为“未入流的小吏”。但是,这样的话一般多出自朝廷大员或封疆大吏之口。或许是因为他们羡慕未入流官员躲过繁琐的品级晋升程序,仍能尽职尽责地服务于广大百姓。
◑ 无品级,无顶戴
如果说未入流的说法比较常见的话,那么“无品级”、“无顶戴”的概念很多读者就不是那么了解了。尤其是他们之间的区别更是难以理解。
从字面意思来看,不管是无品级还是无顶戴,应该都是处于一个档次的,不会有高下之分。然而,实际上无品级与无顶戴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差别,这一点很可能让人感到好奇。
根据《清会典》的记载,清代内务府官的品级可以分为二品至九品,当然也有一些未入流的官员,他们的品级比较低微,甚至被归为无品级、无顶戴这一类别中。这说明,无品级、无顶戴比未入流的官员的地位更低。而且,这两类官员在明代并不存在,只有在清代才有这样的设定。
所谓“未入流”官员是附在职官品级的“从九品”中,尽管只是“附”,而非正式的职位,品级最低,但总算有个记载。而那些被明确称为“无品级”的官员显然更是无法与未入流的官员相提并论,他们的地位更加微弱。
在内务府中,属于无品级的职务主要是一些广储司的官员,他们被称为“无品级司匠”,以及营造司的“有顶戴无品级催长”和都虞司、慎刑司的“有顶戴催长”,这些人通称为“虚衔顶戴人员”。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无品级的官员虽然连未入流都不及,但至少还有个顶戴头衔。尽管御史研究了许多资料,可惜并没有查到无品级者的顶戴规定,但可以初步推测,他们的顶戴与未入流的官员应该是相似的。
值得注意的是,无品级的官员不仅存在于内务府的文职系统中,也存在于武职系统中,比如厩长、牧长、幄长、番役头目和顶戴拜唐阿等等。此外,无论是内务府官员还是外朝官员,都有一种称为“无品级笔帖式”的职务,它的地位在九品笔帖式之下。
而无顶戴的官员地位比无品级的官员还要低微。在内务府的文职系统中,有一些职务被归入无顶戴的范畴,比如副库掌、库守、副库守以及无顶戴司匠、副司匠、无顶戴催长和无顶戴副催长等等。在武职中,也有一些职务被归为无顶戴,比如营造司的屯千总、屯把总,还有养牲畜的牧副,以及打牲乌拉的珠轩长和副珠轩长等。
无论是文职还是武职,所谓的无品级、无顶戴之官仅限于内务府的官制系统中,其它衙门以及各省机构并没有设置这种职位。
这是因为内务府是清代最庞大的机构,官员数量超过3000人。从《清史稿》和《清会典》的记载来看,内务府七品以上的官员并不多,其中大部分是未入流、无品级或无顶戴这三类最低级官员。这一点或许能够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兴趣。
未入流犹是股级和办事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