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主力为摆脱国民党的围追堵截,被迫撤离苏区,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的过程中,红军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只能依靠野菜、树皮甚至皮带维持生命,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面对极端恶劣环境带来的挑战,需要翻越雪山,穿越草地,就这样,红军承受着巨大的牺牲,最终以平均每3天就有一次战斗,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的代价终于抵达陕北。
另一边,当年主力红军长征后,还有一部分红军和游击队留守在江西、福建、广东、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八省,在深山老林东躲西藏,靠野果野菜为食的极端困难条件下,坚持了长达三年的敌后游击战争,牵制了大量国民党军,在战略上配合了主力红军的行动,最终造就和保存了一批英勇善战的队伍,而陈毅便是这支队伍的重要领导人物。
后来西安事变突然爆发,蒋介石被迫同意停止内战,国共两党开始加快第二次合作的谈判进度,但就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进行了反复谈判。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全面抗战爆发,不多久北平天津相继沦陷,蒋介石急于让八路军开赴前线,进行了一定妥协,八路军最终编成三个乙种师,每个师定员15000人,开赴抗日前线。
另一边,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被编成了新四军,只不过新四军的改编过程远没有八路军那样顺利,后来双方各退一步,由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而新四军成立之初,总兵力也只有1万余人。
而除了八路军和新四军,我党其实还有一支兵力高达11个军的抗日武装,那便是东北抗联。
不亚于红军长征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东北抗联同样是后人所总结的我党历史上环境最艰苦的三次斗争之一。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三省以后,由部分原东北军、中共抗日游击队、农民暴动武装、义勇军等组成一支我党领导下的英雄部队,便是东北抗日联军
到全面抗战爆发时,东北抗日联军经过不断壮大,已经发展到了11个军,游击区连成片,处在大发展时期,而这引起了日本关东军的极端关注,开始意图聚集“围剿”。
1937年底,日军集结5万兵力,1938年春,日满“三江省大讨伐”开始。东北抗联的主要指挥官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李兆麟等率部与日伪军浴血奋战,多次取得以弱胜强的可喜战绩,只可惜伴随敌人的“围剿”更甚,东北抗联缺乏稳固的根据地,于冰天雪地间处境更加艰险。
到1938年冬,东北抗联11个军只剩下我党直接领导的队伍5000余人,其他统战性质的抗日武装全部瓦解或投敌。
1940年冬,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在被关东军包围追击五天五夜后,终因叛徒出卖壮烈牺牲,时年35岁。此时,东北抗日联军已经只剩下不到1000人。
而东北抗联的另外一位重要领导者,于1939年率东北抗联100余人从苏联重返东北的赵尚志,在1942年也因遭到叛徒出卖而牺牲。
杨靖宇和赵尚志双双牺牲后,东北抗联的处境愈加艰难,为保存有生力量,周保中、李兆麟等带着东北抗联余部退入苏联境内整训,直到1945年才随苏联红军一起回到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
东北抗联在14年的英勇斗争中,牵制76万日军,消灭17万余日军、5万余伪军,为全国的抗日战争提供了有力支援。
1955年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7位出身东北抗联的将领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而能叫得上名字的抗联主要领导人几乎全部牺牲在了战场之上,唯一存活的周保中因为转到地方未被授衔,而被授予了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关于东北抗联人数问题,看过很多记载,有说人数最多时达5万,有说最多时有4万,也有4.5万的。30万?第一次听说?
抗联真不容易,由走在北山黑水之间,抗击日本侵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