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不边境领土争议,藏南战略要地白玉地区,我国目前已实控大半

世界解天下 2024-04-24 22:04:34

近期有报道称,中不两国之间的边境协商,在进行了二十余轮、持续数十年的谈判后,终于实现了显著进展。截止2023年,我国与不丹共有7大争议领土。像大家熟悉的洞朗地区,还有墨拉萨丁、鲁林、查玛浦、基伍、以及白玉地区。还有一处就是库拉岗日峰,不过去年我国已正式将其收回。

库拉岗日峰

在剩余6大争议中,白玉地区就是两国间最主要的争议区域之一。尽管这一地区正好处于中国和不丹的边界线上,但它的争议问题却与印度紧密相连。不过目前该区域约60%我国已拥有实际控制权。那我国是如何收回的?印度又扮演了何种角色?

白玉地区

我国与不丹的7大争议领土

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部边缘的不丹,是一个标准的高山国家,其半数国土的海拔高度超过了3000米,故有“山顶之国”之称。这片土地被自然分为三个主要区域:高山区、山脉及丘陵区和平原区。喜马拉雅山脉的许多峰顶,像是不丹王国的皇冠上的明珠,气势雄伟,令人震撼。

根据最新统计,不丹的总人口大约为81万,人口密度较低,这与其高海拔和崎岖地理环境相符合。不丹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中部的丘陵和山谷地带,这里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是农耕和居住的最佳选择。此外,不丹的人口构成相对单一,主要是不丹族,它们保持着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依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和简朴的风貌。

不丹的早期历史缺乏资料记载,正式的记录始于佛教文献和典籍。在公元7世纪起为吐蕃王朝属地,佛教在此时期首次传入不丹。相传在唐朝,松赞干布结下了“姻缘”将不丹纳入吐蕃的影响范围内,这是不丹首次与中原王朝发生了历史性的联系。自此,两地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佛教文化逐渐成为连接两者的纽带。

松赞干

唐朝以后,特别是在宋、元、明、清几个朝代,我们与不丹之间的关系更是变得错综复杂。在宋朝时期,双方通过茶马古道进行贸易,并且宋朝对不丹等喜马拉雅地区的诸国有着一定的文化输出,如佛教文化、汉字书写等。元朝时期,由于蒙古帝国的扩张,不丹成为了元朝的藩属国。

明朝时期,由于不丹地处边远,直接的交流较少,但明朝对周边小国实行册封政策,不丹在名义上也被认为是明朝的藩属。清朝时期,随着清廷对西藏的掌控加强,作为西藏邻国的不丹,其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再次紧密起来。

中不两国间的边境线大约有550公里,除了已收复的库拉岗日峰。沿线还分布着六个主要争议领域,包括鲁林、洞朗、查马浦、基五、白玉和墨拉萨丁,这些争议区域的总计面积大约为4500平方公里。

鲁林位于中国下亚东仁青岗乡东南,覆盖340平方公里,包含主要河流域和40余个牧场,森林资源丰富。自1843年起,哈拉山口界碑标示此地为中国牧区。1954年及1960年,不丹在此设立军事哨所。洞朗争议区和查玛浦争议区,总面积约160平方公里,拥有多个草场,历来为牧民的夏季草场。

鲁林

基伍争议区约90平方公里,自1889年起由西藏地方政府和不丹共同使用。墨拉萨丁争议区面积3300平方公里,17世纪后因不丹人东迁引起纠纷,1715年西藏和不丹订立条约明确主权归属。20世纪初,英印政府通过麦克马洪线将墨拉萨丁划归不丹,1949年印度通过条约确认这一安排,自此墨拉萨丁由不丹完全控制。

墨拉萨丁地区牧民

而白玉地区位于不丹北部,根据我国方面的界定,其地理范围从东部的俄东桥起沿直线展开,横跨至西边的措嘎拉和达昔日的山脊。该区域内流淌着巴桑弄河和吉格弄河两条水流,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非常有利于当地的高山草场发展,区内共有37个放牧场。该地区是一个重要战略点,也是门隅地域的中心地带。在清朝嘉庆帝统治时期,白玉地域被纳入蒙达拉龙寺的管理之下,而这一带的居民全都是洛扎县的人。

白玉地区

不丹与我国争议从何而来?

公元7世纪,不丹只是吐蕃王朝所辖的一个部落,西藏王朝松赞干布时期更是向不丹扩展了宗教影响,其中在不丹建造的12座镇魔寺,如强巴拉康和吉曲拉康等。在元朝期间,不丹由宣政院掌管。到了17世纪,藏传佛教竹巴噶举派的僧侣阿旺南杰逃亡至不丹,并获得了当地相同宗教派别的支持,从而逐渐实现了对不丹的统一。

吉曲拉康镇魔寺

在此过程中,阿旺南杰借鉴了西藏的政教结合体制,在不丹建立了类似的制度。到了1730年,不丹内部因教派纷争而陷入混乱,为此,清朝派遣了负责西藏地区事务的领导者颇罗鼐前往不丹,成功平定了这场内乱。到了雍正十二年(1734年),不丹的领袖正式接受了清朝的册封,不丹因此成为了中国的一个藩属国。

阿旺南杰

在以前,不丹人们过的十分穷困,因为境内大部分都是高山,其平原又需要耕种粮食,因为没有草场,所以导致牧业无法发展。在很多 时候不丹都依靠清朝救济。为了增加收入来源,于是不丹就向清朝借牧场放牧。当时清朝地域辽阔,也不在乎这一星半点,于是将上述的大片牧场租给不丹人放牧,不丹人也需要按时缴纳草税。

在19世纪,英国的殖民势力已向东延伸至印度次大陆。随着殖民地的不断扩张,英国对喜马拉雅山南麓地区的兴趣日增,他们逐渐将目光转向了不丹这个小国。那个时代,不丹与西藏之间存在着宗藩关系,这种特殊的政治联系也使不丹成为了英国殖民拓展路径上的一个障碍。

进入20世纪,英国与不丹的互动逐渐增多。1910年,英国逼迫不丹签署《普纳卡条约》,英国殖民势力也正式介入不丹的内政和外交。根据《普纳卡条约》,不丹在对外关系上必须接受英国的指导,这使得不丹实际上成为了英国的一个保护国。条约中还规定了英国对不丹有着经济援助和军事保护的义务,但这种所谓的"保护"实际上是一种控制。

条约的签订,导致不丹与中国西藏之间长期存在的宗藩关系被彻底解除。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两国的官方政治联系被切断,但不丹与西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并没有因此中断。人们仍然通过边境贸易以及宗教活动保持着联系。

1947年,印度摆脱了英国的统治,成为一个独立国家。作为英国的继承者,印度接手了大量的殖民遗产,包括对不丹的影响。印度独立后,继续维持了对不丹的保护关系,形成了一种新的宗主国与保护国间的关系模式。不丹在某种程度上依然不得不在外交政策上向印度倾斜,这对不丹的独立和主权构成了一定的制约。

值得一提的是,1959年西藏发生叛乱,导致大量藏族人民逃往不丹和印度等地。这一事件使得不丹不得不中断了与中国西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官方交流。因此,在印度非法侵占藏南地区之后,又借助其对不丹的势力,使得不丹和我国的边界争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频繁地与中印边境问题一同被提上谈判桌。

由于白玉地区偏远,我国以前并没有对白玉地区施加有效的管理,这一区域最终被不丹非法侵占。不丹还进一步在该地建立了德马龙和塘沃等几个哨点,意图通过这种方式对该地进行实际上的控制。尽管1978年这几个哨点已经拆除,不丹却于1983年,在白玉地区靠近次久拉康的地方,再次设置了新的哨点。

在过去,印度竭尽全力地吞并锡金,这主要是为了在这一区域增加战略上的缓冲空间。因此,印度对白玉这个地区也格外敏感,任何小小的动静都能轻易触动印度的警觉,试图通过谈判让不丹妥协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不丹愿意让步,它也将遭受来自印度的极大压力。不过在我国的努力下,目前白玉地区600多平方60%被我国实控,相对以前来说还是比较可观的。

我国如何重新掌控60%的白玉地区?

自1984年起,我国与不丹在北京和延布轮流举行边境会谈,希望解决双方的边界争议,但由于受到印度的干扰,谈判进展依旧缓慢。20世纪90年代,我国与不丹联合对白玉地区进行了勘察。不丹也同意归还我国部分地区。可答应后却遭到不丹方面的撤回,双方关于边界的谈判再次陷入僵局。

但我国在过去24年里不断在白玉地区扩大实控范围。自2016年将一处牧场设立为杰罗布行政村后,我国开始加强对该地区的关注和建设,通过修建基础设施提高了对该地区的管控能力。随着2022年底德玛隆新村的成立,标志着在白玉地区的管控和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对一个地区的掌控,首先从基础设施建设着手。继续加大在白玉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除了进一步修建和完善公路交通,还要着手于通讯、水利、能源等方面的设施建设,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必要的支持。此外,加强边境防御设施的建设也是保障国家安全、确保边境稳定的重要措施。

同时提高白玉地区的教育和医疗水平,是加强地区掌控力的长远之计。通过建设学校、培训机构,提升当地教育资源,为当地居民尤其是青少年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同时,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居民健康,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增强民族凝聚力。随着新村和交通等设施的不断建设,也预示着我国对白玉地区的管控能力也越来越强。

0 阅读:1

世界解天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