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赵师师在护理负责人彭荣联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该院化龙桥院区首例超声引导下的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术,穿刺过程顺利,术中出血少,置管后无不适。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体现了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静脉治疗水平和护理质量,标志着该院静脉治疗技术又上一个新的台阶。
彭荣联(左)指导赵师师(右)完成超声引导下的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术
患者魏爷爷今年71岁,因呼吸衰竭入住重症监护室。患者因身体消瘦、外周静脉条件差、长期使用高渗透压的药物等问题,导致输液困难,传统输液需反复穿刺损伤血管,会进一步增加魏爷爷的痛苦。为了降低反复穿刺对魏爷爷的伤害,护理团队评估患者各项指标后,决定为患者行PICC置管术。PICC具有耐高渗、易护理、保留时间长及组织相容性好等特点,适用于需要长期静脉治疗、输入刺激性或毒性较大药物、高渗性或粘稠性液体、反复输血或血制品的患者。
在超声引导下可见魏爷爷血管管径小,血管滑性增加,护理团队决定由左侧上臂肘正中静脉置入,该静脉解剖部位与肱动脉并行,稍有偏离即会误入动脉,大大考验了穿刺者的技术。在急诊重症医学科护理负责人彭荣联的指导配合下,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赵师师沉着操作,置管过程顺利,出血量少,置管后行DR导管尖端定位,到达理想位置,置管成功。
赵师师进行置管
目前,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已多次开展超声引导下的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术,该项技术的成熟运用是该院护理学科专业发展的新突破,也表明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在静脉血管通路专科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目前能够为需要胃肠外营养、中长期输液、输注刺激性药物以及静脉穿刺极度困难的患者提供为提供便捷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同时能提供良好的PICC导管、(迷你)中长导管护理、输液港等各种血管通路的护理服务。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护理团队将不断推广专科护理技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切实解决患者的护理问题,助力医院稳步发展。
来源: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
责编: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