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莫汉•辛格:倾慕中国经济改革、被誉为“印度经济改革之父”

杨梅说商业 2024-12-29 04:57:08

  他出身寒微,他通过自身努力成长为受人尊重的经济学家,他历任不同政府职位,包括财政部长,在印度经济政策领域留下影响多年的深刻烙印……作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位锡克族总理,他为改善印度民众生活付出了巨大努力,他也是对于中国经济改革有着倾慕之心的人,他就是被誉为“印度经济改革之父”的印度前总理曼莫汉•辛格(Manmohan Singh)。

  早期背景与教育

  教育背景:曼莫汉•辛格于1932年出生于英属印度西旁遮普地区的一个农村(今属巴基斯坦旁遮普省),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辛格随家人从巴基斯坦迁往印度。因为他的父亲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印度公民,只能给他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这也使他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下层民众的疾苦和要求。在他以后得从政生涯中,他一直呼吁政府重视农民问题,消除贫困。1952年在印度国立经济学院获得经济学学位,随后在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后获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他的学术背景为他后来的经济政策奠定了基础。求学期间,辛格就曾提出印度应该根据凯恩斯理论建立稳定的资本主义经济。他曾表示,在一个相对贫穷的国家,靠政府干预使经济走上一条稳定的自我发展道路是必要的。

  早期职业生涯:辛格在印度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工作。20世纪70年代,辛格担任印度商务部经济顾问,后历任数个关键经济职位,包括财政部首席经济顾问、央行行长、计划委员会副主席等,在世人眼中是一名气质温和的“技术型官员”,这为以后的印度经济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济管理经验。

  1991年经济危机与改革启动

  经济危机:上任伊始,他所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拉吉夫•甘地遇刺身亡之后,国家陷入悲恸之中。1991年,印度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物价上涨了20%,外汇储备不足,对外债台高筑,财政赤字高企,通货膨胀加剧,进口关税居高不下,贪污横行国家经济在保守主义的官僚政客们的控制之下每况愈下,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国家迫切需要改革以恢复经济稳定。印度经济体制已经严重阻碍了印度的发展,急需进行系统的调整和改革。根据国际国内的客观情况,辛格开始实施开放型经济政策、进行产业政策调整、开展全方位的对外经济合作,对印度经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就任财长不久,辛格在宣布经济改革开始的时候说:“让全世界的人民都听清楚,印度现在已经完全清醒了。”——印度正式开始放弃计划经济的路线,走向市场经济。于是,辛格临危受命,启动一系列经济自由化改革,实施减税(引入增值税,减低消费税以促进内需,)、贬值货币、国企私有化、进一步为私营企业松绑、推动印度企业出海、鼓励外国投资等政策,使经济摆脱严重的国际收支危机,逐渐向世界开放,提升国际地位。在吸取了上一届的经济政策的弊端后,开始对于通货膨胀尤其在意,为此降低了粮食、石油、钢材等商品的进口税。

  经济增长与发展

  经济转型:辛格的改革措施推动了印度经济的快速增长,1990年代后期到2000年代初期,印度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了6%至8%之间。并且在2004-2014年的十年时间中抓住了改革的红利,大力发展经济,韬光养晦地度过了08年金融危机。印度在此次经济转型中实现了当时苏联式经济的自由化,最终使大约3亿人摆脱了贫困,推动了历史上最大的财富改革之一。

  1991年中期外汇储备几乎耗尽,当局被迫重塑经济。巨大的贸易逆差和急剧下降的外汇储备需要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寻求贷款。1991年7月24日,辛格宣布了削减关税和鼓励贸易的重大举措,实质上对外部世界开放了经济。

  在自由化之后的繁荣中,当时印度经济的增长率超过了8%。像瑟斯技术(Infosys)这样的科技巨头诞生了,各种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初创企业在班加罗尔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批新的中产阶级也浮出水面,他们热爱观看网飞(Netflix)的节目并在亚马逊上在线购物。

  在印度南部,为苹果代工服务的台资背景的纬创工厂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印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仿制药供应商,印度血清研究所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疫苗制造商,还有一家印度交易所崛起……

  “清醒了”的印度果然不一样,1990-1999年,印度GDP年均增长率5.9%,随后的十年这一数字高达7.7%,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事实胜于雄辩,辛格所推行的一系列深化改革取得了惊人的成效,随后的几年里,印度经济基本上都能保证平稳发展,经济增长率每年都在6%以上,印度从此迈入了全球化的列车。辛格因此也被一些人称为印度经济改革之父,或印度经济改革的总设计师。

  中产阶级崛起:经济改革促进了中产阶级的崛起,改善了民众的生活水平,推动了消费和服务业的发展。辛格的经济改革也未能解决所有问题,特别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并没有“阳光普照”,而是集中在官员、工商和中产阶级等群体,社会底层没有感受到什么好处。虽然改革仍在继续,但印度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担任总理期间的进一步改革

  政策延续:辛格在2004年当选总理后,继续推动经济改革,特别是在基础设施、教育和卫生等领域进行投资。比如,受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飞速崛起的影响,印度于2001年开始实施庞大的国家公路开发项目(National Highway Development Project, NHDP),该项目计划是将印度的普通双车道国道按照国际标准升级为双向四车道或者六车道现代化公路。印度NHDP项目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为七个不同阶段。

  其中,项目一期主要就是印度著名的“金四边形”(Golden Quadrilateral,GQ)国家公路项目,规划长度5846公里,将印度五大主要城市新德里、孟买、班加罗尔、金奈、加尔各答连接成为一个四边形的环形网络。项目二期为南北走廊(North-South Corridor)和东西走廊(East-WestCorridor)项目,规划长度7300公里,形成了贯穿印度东西南北的十字形国家公路干线,简称为“NS-EW”国家公路项目。

  GQ项目作为NHDP的启动项目于2001年开始,计划于2004年完成,实际于2012年才全部完成全部工程。NS-EW项目虽然为二期项目,但是基本上与GQ项目同步启动。不过由于工程难度较大,因此计划于2007年完工,实际于2018年算是基本完工。

  虽然基建项目推进面临重重阻力,但辛格一贯认为,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在短期内能够拉动投资,从长期角度来看,可以减少经济增长的阻力。

  福利政策:虽然辛格以经济改革为主,但他也关注社会福利,推出了诸如“国家农村就业保障法”等政策,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面临的挑战与批评

  腐败问题:在辛格任内,印度面临一些腐败丑闻,这对他的政府造成了负面影响,削弱了公众信任。

  经济不平等:尽管经济增长显著,但贫富差距加大,部分群体未能分享改革带来的红利。

  应该说,任何变革都不会一帆风顺。辛格在那时的经济改革中也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强大阻力。一方面,保守势力担心过度市场化会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另一方面,激进派则认为改革步伐太慢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面对这些质疑声音,辛格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动摇,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只有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才能让国家走向繁荣昌盛。

  遗产与影响

  经济改革的奠基人:辛格被视为现代印度经济改革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政策为印度的经济崛起奠定了基础。

  全球化的推动者:辛格的改革使印度更加融入全球经济,提升了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曼莫汉•辛格(Manmohan Singh)作为印度经济改革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其经济学思想深受其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的影响。包括:

  1.市场导向与自由化

  市场经济:辛格认为,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他主张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推动市场导向的经济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和效率提升。

  贸易自由化:他倡导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国际贸易,认为开放经济能够带来外资和技术,提升国家的竞争力。

  2. 宏观经济稳定

  财政纪律:辛格强调财政政策的重要性,主张控制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以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他在1991年推出的经济改革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财政赤字,增强政府的财政能力。

  货币政策:他支持独立的中央银行政策,认为稳定的货币政策是实现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的关键。

  3. 社会包容性与贫困减轻

  社会福利:尽管辛格的改革以市场导向为主,但他也关注社会公平和包容性发展。他认为,经济增长必须惠及所有社会群体,特别是贫困和边缘化人群。

 农村发展:辛格推行了多项旨在改善农村生活和减少贫困的政策,例如“国家农村就业保障法”,强调通过就业和社会保障来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4. 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全球化的支持者:辛格认为,全球化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他主张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吸引外资和技术,以促进印度的经济发展。

  区域合作:他提倡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在南亚地区,认为通过区域一体化可以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5. 可持续发展

  环境与发展:辛格在其经济政策中也逐渐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强调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6. 知识经济与创新

  教育与技能提升:辛格认为,教育和技能培训是推动经济增长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他支持投资于教育和科技,以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

  科技创新:他提倡通过科技创新来提升产业竞争力,认为这是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本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2024年印度经济增长率预计为7%,较2023年降低1.2个百分点,2025年预计为6.5%。而回想起辛格曾经的那句——“我们的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将年均增长率提高到10%。”时,或许是悲喜交加。

  如今,印度只有少数亿万富翁从印度经济增长中获益,而农民、工人、中产阶层还一直在跟各种经济问题作斗争。过去一年内印度土豆和洋葱的价格上涨近50%,失业率达到45年来最高点。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正面临增长失速。印度经济发展需要新的思维。

0 阅读:2
杨梅说商业

杨梅说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