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
"王医生,我最近总是觉得浑身无力,脸色发黄,头晕乏力,吃了很多补血的药还是不见好,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李阿姨满脸愁容地坐在我的诊室里。
作为一名从医二十余年的全科医生,像李阿姨这样的病人我见过太多了。翻看她带来的各种检查报告,血常规显示轻度贫血,但并不算严重。
让我注意的是她放在桌上的各种补血补铁的保健品和中成药。"阿姨,您这些药吃了多久了?"我指着那一堆瓶瓶罐罐问道。
"差不多三个月了吧,可是一点效果都没有,反而觉得胃口越来越差,吃什么都不香。"李阿姨叹了口气说。
听到这里,我心里已经有了大概的判断。简单的问诊后发现,李阿姨除了贫血症状外,还有明显的脾胃虚弱表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不规律,甚至经常腹胀。
"阿姨,您知道中医有句老话叫'脾胃为后天之本'吗?"我一边写病历一边解释道,"就像一棵大树,再好的养分如果根系吸收不了,树也长不好。人体也是如此,脾胃就是我们的'根系'。"
看到李阿姨若有所思的样子,我继续说:"您现在的问题不是补血补得不够,而是忽视了最根本的问题——脾胃功能。古人云'气血化生,本在脾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中医理论认为,脾胃功能正常,才能将饮食转化为气血精微。如果脾胃虚弱,再多的补血药也难以发挥作用。就像往破锅里倒水,再多的水也留不住。
我给李阿姨开了两副药:参苓白术散和香砂六君丸。这两个方子一个健脾益气,一个和胃化滞,都是传统医学中调理脾胃的经典名方。
"先别急着补血,咱们先把脾胃这个'根'给治好。"我嘱咐道,"另外饮食上也要注意,少吃生冷油腻,多吃些容易消化的温热食物。"
一个月后,李阿姨又来复诊。只见她面色红润,精神也好了很多。"王医生,真是太神奇了!我现在胃口好了,整个人也有劲了,连便秘都改善了。最近查血说贫血也好多了!"
看着李阿姨喜悦的表情,我深有感触。现代人常常因为工作压力、饮食不规律导致脾胃功能下降,却总是想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忽视了养护脾胃这个根本。
其实中医早就提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的观点。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消化系统功能障碍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影响造血功能。
只有先理顺了脾胃功能,才能为气血补充提供良好的基础。就像李阿姨的例子,与其盲目补充气血,不如先调理好脾胃。
这启示我们,治病养生应该遵循身体的根本规律,才能事半功倍。毕竟,健康的脾胃,才是气血充足的根本保证。
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文中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身体不适应及时寻求医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