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为她题词,邓小平为她灭烟,她是最传奇的影星

大齐氛围感摄影 2025-03-25 10:29:37

【前言:】

上世纪40年代的时候,港澳那边冒出来一个粤剧的大明星。没几年光景,她就火得不行,名气大得很,全国上下都知道了她。

新中国成立后,她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建设的行列,在抗美援朝那会儿,慷慨解囊捐了500万元给志愿军,因此赢得了老百姓的尊敬。

大家都对这位粤剧界的明星大腕感到十分佩服。

后来,毛主席曾为她留下题词,而邓小平则在她面前亲手掐灭了香烟。

她创造了一段载入史册的永恒佳话,是所有演艺圈人士心中的榜样!

她是大家熟知的电影明星,同时也是粤剧界的佼佼者,红线女。

【01、粤剧名角】

红线女,本名叫邝健廉,小名叫阿廉。

1925年圣诞节那天,红线女在广东广州的老城区西关,也就是现在的荔湾区,出生在一个平平凡凡的工人家庭里。

红线女的爸妈一共有12个娃,她排在第十个,所以大家都管她叫“十妹”。

1938年10月份,抗日战争全面打响没多久,广州就被日本鬼子给占领了。

那时候,红线女的爸妈带着全家跑到澳门去躲难了。

在澳门避难那会儿,红线女拜了舅妈何芙莲做老师,加入了胜寿年戏班。

说起来,红线女她们家跟粤剧还真有点渊源,勉强能算上是个粤剧家庭。红线女的堂大爷邝新华,那可是粤剧里出了名的武生。再看看红线女的外公谭杰南,还有舅舅谭春田,也都是粤剧界响当当的武生角色。至于舅妈何芙莲,同样也是粤剧舞台上大名鼎鼎的花旦。

红线女天生脑子灵光,特别爱学习,总是下苦功夫钻研。

1939年2月19日,正好是春节那天,红线女头一回用“小燕红”这个名字,在粤剧《六国大封相》里登台表演,完成了她的处子秀。

那时候,她演的是个小宫女,出场时间超短,说话的机会都没几个。

从那以后,她就一直老老实实地从不起眼的小角色干起。

1940年的时候,红线女特别走运,得到了粤剧大咖罗叔铭的亲自指导。罗叔铭觉得她原先的艺名不太合适,就建议她改名为“红线女”。于是,红线女就采纳了这个建议。

1941年那会儿,红线女跟着罗叔铭去了上海登台,她演的是《红楼梦》里的薛宝钗那个角色。

红线女成功实现了从不起眼配角晋升为剧团第三号女主演的蜕变。

打那以后,红线女就一发而不可挡了。

就在这时候,日本鬼子侵略的魔爪伸向了红线女,让她的安稳日子瞬间破碎了。

1941年圣诞节那天,香港被日本鬼子给占领了。

1942年2月15号那天,红线女悄悄离开了香港。

她跟着师父何芙莲,一开始加入了罗叔铭的剧团,后来又转到了马师曾的剧团。

1943年7月份,红线女因为演了《软皮蛇招郡马》里的李亚仙这个角色,就顺利进了马师曾的“太平剧团”,还当上了剧团的头号女主演。

一场粤剧传奇故事正式上演了。

之后,红线女成了好多出名粤剧电影的大明星,演了《佳偶变战场》、《俏皮女婿斗翻天》、《公主野蛮驸马憨》、《情丝难断》、《错爱冤家》、《汉家江山争回》、《宫主太刁蛮》、《判案奇官》、《小青孤影》、《夜探白芙蓉》、《血染山峰》、《世间百态》这些戏里的主角。

【02、建设祖国】

1949年10月14号,广州一解放,红线女就迎来了她人生的新篇章。

1955年的时候,红线女没听好多亲戚朋友的拦着,铁了心要从香港搬到广州,一门心思扎进新中国的建设里头。

新中国成立后,红线女陆续登台献艺,演出了好多粤剧大戏,像《血染山峰》、《珠江悲歌》、《牛仔传奇》、《天之骄子》、《孤儿泪》、《五姐妹情深》、《野丫头催妆成佳话》、《红白牡丹争艳》、《女娲补天记》、《蝶舞夫人》、《清宫遗恨》、《昭君远行》、《慈母心酸泪》、《书院风云探秘》、《桂枝申冤记》、《关汉卿传奇》、《三娘育儿经》、《山村风云变》、《陈铁军的英勇》、《刘胡兰的故事》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

红线女唱歌特别溜,声音还拐弯抹角的好听。她不光守着老辈旦角的唱法,还从昆曲、京剧,还有西洋歌剧、话剧里学了不少招儿,最后整出了自己的一套,就是那种又甜又脆、又圆又润、还带点娇和水灵的红腔。

红线女演技真的超厉害,啥风格都能驾驭,演的电影快上百部了,每个角色都独一无二。不管是演那种既刁蛮又懂大道理的公主,还是聪明伶俐、机灵古怪的丫鬟,亦或是自私自利的小市民,还是正气凛然、让人感动的好人,她都演得特别到位,就像真的一样。她塑造了很多让人难忘的经典角色,像韩娇娇、黄慧心、桂枝、春娇、白芙蓉、蝴蝶夫人、珍妃、王昭君、刘胡兰、陈铁军等等,每个角色都那么不同,但都让人印象深刻。

每次她登台表演,那场面绝对热闹非凡,挤得满满当当,她主演的粤剧现在还是大家观看次数最多的。

所以,红线女被大家叫做粤剧的大师级人物,在粤剧圈子里面,红线女的地位非常高,没人能比得上。

更难能可贵的是,红线女在舞台上光芒四射,舞台下也是品德与才艺兼备。

在抗美援朝那会儿,她和马师曾一起拿出了500万人民币来帮助志愿军。

她老是尽自己所能去帮那些普通人家,拼尽全力扶持后辈往前走。

对新中国粤剧的发展,他立下了难以忘记的大功劳。

之后,周恩来总理把粤剧叫做“南国的珍宝”,这让粤剧成为了岭南地区最受欢迎的戏剧形式,同时也是国际上流传相当广泛的地方戏曲种类之一。

红线女绝对是功劳最大的那个人。

【03、主席题词】

1958年那会儿,毛主席一共三次跑到广州去检查工作。

在广州,红线女有三次机会亲眼见到了毛主席。

1958年1月24号,那天开完会以后,毛主席去看了红线女演的戏,剧名是《昭君出塞》。

表演完毕后,毛主席站在自己的座位那儿,不断朝舞台上的红线女他们那些演员挥手打招呼。

这是他俩头一回碰头,但这次碰头吧,说到底就是隔老远瞧了一眼。

1958年4月13号,毛主席又一次到广州来检查工作,一直待到5月1号才离开。

那段时间里,红线女有两次机会见到了毛主席,还和他聊了聊,气氛特别融洽。

在一场舞会上,当时广东省的一把手陶铸,特意安排红线女坐在毛主席旁边,还让她陪着毛主席一起跳舞。

毛主席对红线女回国这事儿赞不绝口,他带着特有的风趣,笑着说:

你从香港回来这个决定挺明智的。别人怎么议论你,你就别往心里去了。他们有些人啊,巴不得看你笑话呢,但你也别理他们。你就按照自己的路走,要是走对了,那就接着加油往前走。

红线女很实在地说:“我这刚回来,啥都不懂呢,肯定有很多地方得适应。如果可以的话,想让毛主席给我题个座右铭,好让我有个方向,努力往前冲。”

毛主席爽快地答应了,笑着说:“行,没问题。”

这次聊天,他们俩一口气说了四个小时,聊得特别投机,彼此都给对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红线女被毛主席那幽默又风趣,还特别亲切的人格特质深深打动,心里十分佩服。

毛主席对这个红线女也是赞不绝口,觉得她举止大方,帅气逼人。

4月30号那天,毛主席在广州冶炼厂的码头游完泳,随后在船上会见了红线女,还邀请她一块儿吃了顿饭。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特别爱吃辣,每顿饭都离不开辣椒。

这可难为了红线女,她来自广东,压根儿受不了辣味。

看到她面前桌上摆着一盘盘红彤彤的辣子,她有点懵,不知道该从哪开始动筷子。

毛主席很快就瞧出来了,他笑眯眯地问:“不吃辣,是不是担心嗓子受影响啊?”

红线女爽快地说:“这事儿说不准,湘剧团的演员们,没了辣椒可不行。你那么爱吃辣,咋声音还能这么清脆洪亮呢?”

这话一说出来,全场人都乐了,尤其是毛主席,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他这辈子最喜欢的就是那种大方不拘小节的人。

这时候,红线女瞅见桌上摆着一盘苦瓜炒田鸡,她笑嘻嘻地说:“主席,吃点田鸡肉,对身体挺好的。”

结果,毛主席却这样回“青蛙是对咱们有益的小动物,我可不忍心吃它。”

接着,毛主席告诉身边的工作人员,让他们多准备几道不辣的菜。

毛主席晓得红线女晚上还得登台表演,立马就爽快地停了聊天,催着红线女赶紧去多休息会儿。

多年后,红线女聊起那件事,心里还是满满的感激。她说,毛主席那时候真是细心又体贴,对人亲切,和和气气的,让她一直记在心里。

1958年11月底到12月初那会儿,毛主席跑到湖北武昌去开了一次大会,时间是11月28号到12月10号。

巧了,那会儿红线女正好也在武昌进行表演。

那时候,毛主席和参加会议的同志们一起观赏了红线女的精彩表演。

表演完了以后,红线女就跟毛主席讲:“主席啊,你之前不是说要给我写一个座右铭嘛?”

毛主席这才恍然大悟,想起来好几个月前,他还欠着红线女一份人情没还呢。

第二天,毛主席很快就让人给红线女捎了封信过去,信里是这样写的:

活着,继续活下去,好好活着,这就是我作为人民的艺术使者——红线女的使命。

而且,毛主席还亲手写了鲁迅先生的那句“勇敢面对众人指责,低头甘愿为人民服务”的话,作为条幅送给了红线女。

“毛主席给红线女的最高夸奖就是称她为‘人民的红线女’。”

打那以后,“这五个字”就成了红线女一直记在心里的信条,她一辈子都在为老百姓做事。

1975年8月5号那天,红线女给毛主席寄去了一封信。

红线女去延安、大寨和红旗渠参观学习期间,她细心观察到,在那些偏远山区,盐的价格竟然比大城市还要贵上几分钱一斤。

老百姓的事儿都是大事,红线女立刻就把这事儿跟毛主席说了。

这封信让毛主席特别上心。

8月13号那天,毛主席在红线女的信上批了句话:“把这信给在京的政治局同志们都看看,大家商量商量。”

红线女的那封信,帮了大忙,让偏远山区盐价高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红线女切实地走上了成为“百姓心中的红线女”的道路!

【04、小平灭烟】

毛主席对红线女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样,邓小平也十分认可红线女的工作表现。

1965年的时候,红线女跑到广东迎宾馆去演了一出戏,叫《山乡风云》。

那时候,邓小平也去看了那场表演。

中场休息那会儿,邓小平碰到了红线女,他乐呵呵地说:“你演现代剧,真棒!我特别喜欢川剧,毕竟我是四川人嘛。不过粤剧听起来也挺带劲的!”

从那以后,红线女和邓小平之间建立了牢固的朋友情谊。

1988年,从3月25号到4月13号,红线女很荣幸地当上了第七届全国人大的代表,然后她就去北京参加了第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的召开。

那时候,邓小平也出席了这次大会。他投完票,就回到了主席台上的位置,坐着等其他人继续投票。

大家都知道,邓小平特别喜欢抽烟,就算在人民大会堂的大厅里,明明挂着不许抽烟的牌子,但在等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掏出烟来,抽了一口。

结果,好多代表都瞧见了这一幕。

在红线女旁边,有个代表压低声音问她:“你有没有胆子跟小平同志说说,让他别抽烟了?”

红线女一股子豪气涌上心头,爽快地说:“这有什么可怕的,我当然敢!”

然后,她在便条上简单写了几句:“小平同志,上台后麻烦您别抽烟哈。”

接着,纸条在观众席里被大家一个接一个地传递,最后送上了主席台。

邓小平瞅见那张纸条,咧嘴一笑,随即就把手里的烟给掐灭了。

【结语、】

红线女的事迹广为流传,她是粤剧界里的大腕儿,也是大家公认的电视界女王。

但她心里一直装着国家和人民,深爱着这片土地和她的人民,总想着提拔年轻人,忙前忙后为大家的日子操心。

她就是大家心里的“人民艺术女神”,真正的德才兼备的大明星!

2013年12月8号,红线女离世了,那时候她88岁。

打那以后,中国舞台上告别了“人民的红线女”这一传奇。

那个人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一直长存。

红线女是全体中国人,特别是当今那些明星们,都应该好好学习的榜样!

0 阅读:6
大齐氛围感摄影

大齐氛围感摄影

大齐氛围感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