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第一大族群梅斯蒂索人,曾因被禁差点夭折,现状如何?

大齐氛围感摄影 2025-03-17 14:06:17

大家都知道,欧洲人找到美洲大陆后,这里就成了个大家爱移民的地方。因为美洲的原住民数量大减,加上从全球各地来的人越来越多,美洲的族群就变得挺混杂的。但现在,特别是在美加那些不说英法语的地方,像拉丁美洲,其实有个相对像样,大家也有点认同的“主要”族群,叫梅斯蒂索人。那他们到底是哪路人?怎么出现的?现在过得咋样呢?

【从无到有的梅斯蒂索人】

在拉美那边,像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这些流行的语言里头,“梅斯蒂索人”这个词就直接告诉了你这个族群的来历。因为在这些语言里头,“梅斯蒂索”(西班牙语是Mestizo,葡萄牙语是Mestiço)就是“混合”的意思,所以“梅斯蒂索人”这个名字说的就是混血的人。一开始,“梅斯蒂索人”专门指的是西班牙或者葡萄牙的男人和他们在殖民地那边生的混血孩子,这些孩子的母亲都是当地的女性。

其实这事儿挺容易理解,美洲最早的梅斯蒂索人就是这么产生的。在15、16世纪那会儿,因为跨大西洋航行太遭罪,瘟疫还多,所以去美洲的欧洲人大都是男的,女的能成功到美洲的特别少。那时候的记录说,16世纪左右去美洲的西班牙人,男女比例大概9比1到8比1。而且这些人里,年轻人占绝大多数,平均年龄也就25岁左右。他们作为殖民者到了美洲,地位还挺高,所以找对象也很自然。这样一来,第一批梅斯蒂索人就出现了。到了1543年,西班牙殖民地的登记资料里就已经有了梅斯蒂索人这个族群。

在一些拉丁美洲国家,有个作家叫印加·加西拉索·德拉维加,他常被大家叫做“梅斯蒂索人之首”。他的家族背景啊,基本上就是梅斯蒂索人这个群体是怎么开始的一个写照。

德拉维加这家伙,他是在1539年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时候距离西班牙人把美洲最大的帝国——印加帝国给灭了,才不过6年光景。他出生的地方,正是印加的老家,秘鲁的库斯科。说起来,他老爸塞巴斯蒂安,那可是参与灭亡印加帝国的皮萨罗远征军的一员大将,手底下管着80号人呢。而他老妈,帕拉·奇姆普·奥克洛,身份可不简单,她是西班牙人扶植起来的那个傀儡国王,印加最后一个国王图帕克·瓦尔帕的亲闺女,换句话说,她可是印加的最后一任公主呢。

但是,尽管德拉维加的母亲帕拉是位印加公主,可在那已被灭国的印加土地上,她家族的地位还是远远比不上那些西班牙征服者。因此,就算帕拉给塞巴斯蒂安生了儿子德拉维加,但由于他们没在天主教堂正式结婚,所以在西班牙人的管理体系中,帕拉并不能算是塞巴斯蒂安的合法妻子,只能算是他的情人。没多久,塞巴斯蒂安就甩了她,跟一个年轻的西班牙姑娘成了亲。

德拉维加小时候就一直跟着妈妈和娘家人生活,学了很多印加文化的知识。不过咱们刚才讲了,那时候西班牙征服者的地位可比以前的印加贵族高多了。虽说德拉维加一开始只是被看作是塞巴斯蒂安的私生子,但等他长到10岁,塞巴斯蒂安还是把他接到了自己家里,让他开始接受西班牙的教育。

那时候,印加帝国虽然早就没了,但印加人的军队还有一些人在拼命反抗,所以秘鲁那边一直挺乱的。说起来,1559年那会儿,德拉维加刚好20岁,可不幸的是,塞巴斯蒂安在那一年去世了。德拉维加的身世挺复杂的,这样一来,他在秘鲁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于是,他没过两年就离开了美洲,回到了他老爸的老家西班牙。到了西班牙,他因为是那种“特别”的混血儿,在别人眼里就显得有点不一样,大家都叫他梅斯蒂索人。不过,他从小受的就是印加的教育,对这个称呼倒也不在意,自己也说自己是梅斯蒂索人。

但这让德拉维加在历史上更加出名,他的作品和他本人,都成了美洲印加后代,也就是大多数梅斯蒂索人,民族自豪感的关键支撑。到了18世纪,秘鲁的印加后代孔多尔坎基,受到德拉维加作品的鼓舞,还起兵反抗西班牙的统治。所以,尽管德拉维加在西班牙度过了晚年,但在美洲的梅斯蒂索人眼里,他依然是个大人物,甚至被称为“美洲首个身心都是梅斯蒂索的人”。

【扼杀在萌牙?为啥没有成功?】

从这段叙述里,咱们能明白,虽然头一批梅斯蒂索人的老爹老妈大多是西班牙人或葡萄牙人,但这些身体里流着印加等美洲原住民血液的混血儿,在文化认同和感情倾向上,跟西班牙人并不怎么亲近。甚至很多混血儿对那些纯种美洲原住民也抱有敌意。可能就是因为这样,早期到美洲的殖民者里,男女数量差别特别大,西班牙殖民政府也就默许了这批梅斯蒂索人的出生。但后来,男女比例不那么失调了,西班牙人立马就搞了个“卡斯塔”制度(这个词跟印度的种姓制度意思差不多),不让西班牙人和当地人成亲,说白了就是想从根上断了梅斯蒂索人的后路。

卡斯塔制度把各种混血情况都分得清清楚楚,还给它们都起了名儿。每个人的血统“纯正”程度不一样,就会被分到不同的卡斯塔里。就拿西班牙人和美洲原住民混血来说,他们叫梅斯蒂索人;梅斯蒂索人要是再跟西班牙人混血,就成了卡士蒂索人;卡士蒂索人如果继续跟西班牙人混血,那他们的孩子就算回西班牙人那边了。还有啊,西班牙人和黑人混血的孩子叫穆拉托人,黑人和美洲原住民混血的后代则是桑博人,要是谁的血统里同时有西班牙人、美洲原住民和黑人,那就叫帕勒多人。据说,在当时的美洲西班牙殖民地,因为混血不同而产生的卡斯塔多达16种,而且每个卡斯塔的人在权利上都不一样,比如能不能带武器、能不能当官、能不能拿大学学位,还有宗教头衔这些。

在那个制度里,西班牙女性和美洲原住民或黑人男性的婚姻是被明文禁止的,一旦发现,那些男性往往会被指控强奸并遭到处决。但另一方面,西班牙男性与其他种族女性的结合却相当常见,特别是有些西班牙奴隶主,他们和女奴生下了不少孩子。同时,也有一些西班牙女性偷偷违反规定,和美洲原住民或黑人男性有了关系。所以,虽然制度里规矩很多,但实际上执行起来并不严格。多数情况下,只要给官员一些好处,把混血儿登记成西班牙人,或者把纯种美洲原住民登记成混血儿,都不是太难的事情。因此,这个政策最后也没能阻止混血儿数量的增长,混血儿在美洲的数量还是飞快地多了起来。

【现代美洲的梅斯蒂索人】

没多久,美洲这边的“种姓”制度就只是个空壳子了。到了西班牙殖民地在登记种族信息时,大家也不再死抠那些按混血程度分族群的规矩,多数混血儿都被一股脑儿地归为了梅斯蒂索人。这样一来,拉美的好多地方,梅斯蒂索人都成了主力军。但那些纯种的西班牙人,特别是直接从西班牙本土过来的,他们还是靠这个政策牢牢抓着美洲各地的大权,长期霸占着上层社会,把大多数混血儿的当地人给压在了下面。

因此,尽管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并非主要由那个美洲特有的类似种姓的制度引发,但在获得独立后,拉美各国都迅速动手,废除了那个“卡斯塔”制度。混血的梅斯蒂索人在近代渐渐成了很多拉美国家的主要群体,特别是墨西哥这个国家。

但在墨西哥,梅斯蒂索人变成社会上的主要群体,这一路可不简单。墨西哥独立后,很快就扔掉了那种按血统和肤色分高低的规矩。可那时候,社会上层大多是欧洲血统的人,他们跟美洲土著血统多的人之间,隔阂大得很。上层的人对美洲土著和他们的文化,那是相当看不起。尤其是到了19世纪末,波费里奥·迪亚兹当总统那会儿,墨西哥城里的有钱有势的人,都以能像欧洲人那样穿衣打扮、行事作风为荣。

波费里奥·迪亚兹,他也是个梅斯蒂索人,身上流着美洲土著的血。但他老是用化妆品往脸上抹,想把皮肤弄白,看起来更像欧洲白人。这样一来,他执政后期,墨西哥国内各个阶层,那些阶层跟血统关系挺大,之间的矛盾就越闹越大了。还有啊,他掌权的30多年里,对美英那些大公司的门敞得太开,结果当地人的好处被抢了不少,墨西哥自己却没捞到啥实惠。这么一来二去,墨西哥国内就闹起了革命。到了1920年,迪亚兹的政权和他的那些死忠,全都被打趴下了,彻底玩完了。

之后呢,墨西哥的新政府特别看重族群融合这事儿,把它当成了国家的大政方针。到了1921年,他们头一回搞人口普查,新政府就给梅斯蒂索人下了个新定义,把那些混血的人都算进去了。再到1930年人口普查,政府更直接,把“白人”这个选项给取消了,只要是说不清是哪个土著部落的墨西哥人,一律算作梅斯蒂索人。那时候,还有些墨西哥的学者说,梅斯蒂索人就是各个民族优点凑一块儿的产物,得等墨西哥人全都接受族群融合,都变成梅斯蒂索人了,墨西哥才能真正发达起来。

之后呢,墨西哥的民族大融合速度那是嗖嗖地往上涨。现在,墨西哥快九成的人都自认为是梅斯蒂索人了。但在这儿,“梅斯蒂索人”这个词儿早就不只是原来那意思了,它现在就是那些不会说美洲土著话的人的统称,说白了,就是墨西哥整个国家的代称了。可要真按梅斯蒂索的老标准来算,墨西哥也就大约一半的人能算这个族群。近些年,有些基因研究说了,墨西哥的梅斯蒂索人,他们身上的欧洲血统和美洲土著血统差不多各占一半,非洲和亚洲的血统嘛,就那么一丢丢,各占百分之一左右。

在墨西哥之外的好多拉美国家,比如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拉圭、秘鲁、委内瑞拉这些地儿,梅斯蒂索人的比例都超过了半数,有的地方甚至快占到九成了。再说巴西,这个地方以前被葡萄牙殖民过,那里的梅斯蒂索人,当地人一般叫帕勒多人,他们也被算作混血人,比例超过了四成。但在拉美的大国里,阿根廷和乌拉圭不太一样,它们主要是欧洲人的后代,梅斯蒂索人没那么多。不过呢,在阿根廷的西北部有些省份,还是有很多前面说到的那种卡士蒂索人,就是血统里有四分之三是欧洲人的混血儿。这么看来,梅斯蒂索人这个族群,虽然历史不长,刚开始还被人看不起,但现在他们已经算是拉美的主要族群了,这没啥好怀疑的。(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13
大齐氛围感摄影

大齐氛围感摄影

大齐氛围感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