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解放军打算攻打北平,那时候,傅作义带着25万国民党军队守在北平。为了让北平能不打仗就解放,毛主席打算劝降傅作义,想跟他好好聊聊。可傅作义压根没想到,谈判谈得正紧张时,毛主席突然宣布他是战犯。傅作义心里咯噔一下:这下完了,共产党看来是不想要我了,只能去投奔蒋介石了。毛主席为啥要把傅作义说成战犯呢?他到底有啥打算?那傅作义最后到底咋样了呢?
傅作义,是国民革命军里的一位杰出指挥官,打仗特别拼命,所以职位升得挺快。特别是在抗日战争那会儿,他指挥着自己的队伍,在各个战场上到处奔波抗日。
他在抗日斗争中表现非常出色,特别是那场保卫太原的战斗,让很多人对他刮目相看。为了捍卫太原,他给家里人写信说:“只要我还活着,就坚决跟日本鬼子拼到底,就算为国牺牲,也在所不惜。”
你得明白,那时候傅作义手头就那么两个旅的兵力。虽说他们都上过战场,但好几个月南北奔波打仗,死伤了不少人。虽说后来也紧急招了些新兵,可这些新兵跟老部队根本没法快速融合,训练也不到位。不过就算情况这么糟糕,傅作义还是铁了心要守城。
他那种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让手下的士兵都下定了决一死战的决心,共同对抗日军。尽管最后没能守住太原,但他们成功帮助卫立煌、孙连仲等人安全撤离。这一战,日军被打得元气大伤,再也没力气往南进攻了。
傅作义虽然是跟着蒋介石干事,但在抗日那会儿,他可没少上战场。特别是他亲自张罗的那个“抗战建国讨论会”,把各级军政干部都聚在一起轮训。会上啥人都有,共产党、国民党,还有没党派的,大家一块儿商量怎么对付日本鬼子。他这么卖力抗日,功劳不小,大伙儿都亲切地叫他“七路半”。
在抗日那会儿,他算是个有名的抗日大将。可到了解放战争,他却跟蒋介石站到了一块儿,打起了内战。1946年10月,咱们军队没看准形势,让傅作义瞅准机会,带着他的人马从张北绕过去,一举占了张家口。这事儿让蒋介石乐开了花。
第二年,傅作义被提拔成了华北地区的总指挥,他协助国民党军队对我军进行围堵,这让我军将士对他恨得不行。但话说回来,因为傅作义在抗日战争那会儿有过不少贡献,所以双方的关系还没到完全没法收拾的地步。
1948年11月份,辽沈战役打完,东北全给解放了。杜聿明那会儿被华野和中野给围得严严实实,一点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另一边,傅作义的日子也不好过,他被挤在东北和华中的中间,心里头那个急啊。他对自己接下来会碰到啥情况,最后会是个啥结果,心里完全没底。
平津战役是那次决定性的大战,关键位置北平,那可是咱们国家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都,里面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要是真开打了,里面的房子全得被毁,啥文物都保不住。所以,毛主席心里头想的是,最好能和平地把北平给解放出来,让这些文物都完好无损地留下来。
这时候,守城的头儿是国民党将领傅作义。解放军攻势凶猛,但傅作义觉得自己能守住北平。他手里兵多将广,还管着平津地区所有的铁路和港口,一直觉得自己防守挺在行。可他压根儿没想过,有一天会不打就投降。
傅作义心里跟明镜似的,清楚得很,我军绝不会对北平动粗,硬碰硬。他深知北平对我们的分量有多重,所以自个儿琢磨着,我军肯定会投鼠忌器,近期内不会动手。可就在他自个儿瞎捉摸我军打算的时候,突然间发现自个儿被围了个水泄不通,逃跑的路子全给堵死了。
他焦虑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四处乱窜。面对抉择,他内心挣扎——投降吧,又怕被中共即刻处决;不投降呢,自己终难逃被活捉的命运,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傅作义心里犯嘀咕,主要是因为他并非铁了心跟着蒋介石。虽说他是蒋介石的手下,但对蒋介石的好多做法,他其实都不咋瞧得上。再加上,他又不是蒋介石亲信部队里的,一直没得到啥重用,因此他才会拿不定主意,左右为难。
这时候,傅作义生命中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登场了,那就是他的长女傅冬菊。在傅作义担任华北总司令那会儿,傅冬菊悄悄加入了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因此,当党组织给她下达任务时,她二话不说,直接奔向了北平。
碰到老爸傅作义,她直接开口:“我代表共产党来的,我们希望能和平解放北平。跟老爸你聊天的时候,我会顺便把解放区那边出的报纸和小本子放你办公桌上,就是想让你能跟共产党携手合作。”
傅作义琢磨来琢磨去,想到张学良和卫立煌,那可是蒋介石身边的红人,最后却混得挺惨。他感觉自己已经走到了绝路,再加上傅冬菊不停地耐心跟他说,他就下定了决心,要跟我们党谈一谈。
他心里清楚,咱们队伍既然能攻下天津,北平也不在话下,只不过咱没那个意愿罢了。要是真把咱惹急了,攻打北平那也是眨眨眼的事儿。万一北平真有个啥闪失,那他可就成千古罪人了。所以,他最终选择撤退,还跟傅冬菊说,他乐意跟共产党坐下来聊聊。傅冬菊一听这话,心里别提多乐呵了,毕竟她也不忍心看着自己老爹背上千古骂名。
但傅作义虽说同意谈判,可老是应付了事,不怎么真心参与,明显心怀鬼胎,故意拖时间,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大权,想自个儿当家做主,妄图在华北地区跟我党平起平坐。
关键是,他心里清楚自己对解放军所做过的坏事,担心就算谈判,最终也难逃惩罚。当我党察觉到傅作义的打算后,在1948年12月13日,果断隔断了北平和天津之间的通道,使得北平完全变成了一座被孤立的城池。
那时候,毛主席直接给东北野战军发了电报,叫华东野战军的四个纵队,在东北炮兵团的帮忙下,动手打平津战役。傅作义的亲信部队35军被打得很惨,守张家口的5万4千士兵也全都被消灭了,这样一来,傅作义的后路就被彻底堵死了,他所有的打算都泡汤了。
北平城里的那些追求进步的人开始搞游行和演讲,大声说着想要和平解放,反对再打仗。这么一闹腾,傅作义心里头也明白了,自己现在就像是案板上的肉,说啥都不顶用了。他干脆给毛主席发了封电报,电报里头话说得那叫一个诚恳,字里行间都能看出他真心想投降,连兵权都愿意交出去。
毛主席早就料到傅作义会示好,因为他向来不打无准备之仗,不可能干坐着等傅作义主动投降。不把傅作义逼得走投无路,他是不会轻易坐到谈判桌上的。
傅作义给毛主席发了电报后,心里头琢磨着这下该没啥可担心的了。可他万万没想到,还没盼来毛主席的回信,就先风闻自己被共产党列成了战犯,这事儿来得实在突然。
报纸上登了:傅作义跟共产党对着干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我们党只好把他还有阎锡山、胡宗南他们几个都算上战犯。这消息一传出来,傅作义整个人都愣了,他怎么想都想不明白,自己咋就成了战犯呢?前几天不还坐在一起和谈嘛,咋转眼间形势就变了。
后来,有人向他解释称:毛主席之所以将你列为战犯,实际上是为了提升你在蒋介石心中的地位,让蒋介石深信即便面临困境,你并未与共产党勾结,依旧坚定站在他这一边。
如果不这样的话,蒋介石一看傅作义没进战犯名单,肯定会琢磨傅作义是不是已经跟共产党穿一条裤子了,他可能会二话不说就把傅作义给干掉,顺势把他的兵权也给夺了。
毛主席表面上把傅作义列为战犯,但实际上却悄悄跟他进行和谈,两人里应外合,这样就能和平解放北平。这就是毛主席的高明之处,他不仅能让北平避免战火摧残,还能削弱蒋介石的力量,除掉他的得力助手,真是妙招连连。
1949年1月22号,傅作义的军队按照商量好的和平条约,动手离开北平城。城里头那二十多万的国民党兵,全都被带到了城外头,去了规定的地方等着重新安排。到了1月31号,北平就正式宣告和平解放了。
傅作义以前对解放军干过不少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儿,但话说回来,他在北平和平解放这事儿上,还真是立了大功。后来,在绥远起义的关键时刻,他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中国一建立,他就跟毛主席他们一块儿站到了天安门城楼上,作为新中国的领导人参加了开国大典。之后,他还当上了中国水利部的部长,还有绥远省军区的司令员等职务,给新中国的建设添了不少大力气,做出了好多重要贡献。
尼克松来中国访问那会儿,直接就跟他讲了:美国得尊重咱们中国的主权,别再支持台湾那边了。傅作义这个人啊,虽然人生路上有过一段弯路,但他后来迷途知返,给咱们国家干了不少好事,确实挺让人佩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