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面对百年未遇之变局下的国际环境、经济中速发展现状,大战略上的“不变”就是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社会公平与共同富裕一以贯之。
当前最大的不平衡还是城乡差别,东、中西部的差别。
加快发展中西部有着极强的紧迫性与客观必要性。
研究西部南水北调与水路水运,结合以水“四定”原则认为:
以南水北调为源头,以黄河水路为枢轴,以藏水入疆、水路通航为支点,利用新疆独有的优势而振翅高飞,可带动中西部加快发展。
重点就是促使新疆的独特优势转化为快速发展的强大动能。

1.土地面积达166万平方公里,有了足量的水可再造一个新疆。新疆现有耕地总面积6137.85万亩,牧草地总面积7.7亿亩。全境地表水年径流总量884亿立方米,其中国际河流出境约230亿立方米,实际用水约650亿立方米。如能调入200亿立方米水,则相当于现状下用水里的30%。通过调蓄、节水等措施,可新增加近2000万亩耕地,2.3亿亩草场;加速城镇化发展,新承载人口至少2000万(全国人均年用水量421立方米)。这在西部妥妥地增加了一个新省!


2.自然景观最全,历史文化多样,民族风情丰富,是自然、人文、历史旅游的最佳选择地,更是自驾游的天堂。新疆全境从海拔8611米的乔格里峰,到海拔-154米的艾丁湖;从冰峰冰川,到戈壁、沙漠,从河滩草甸、草原,到高山草地、原始森林、高山湖泊。地质叠层、皱折,峡谷、裂缝比比皆是。历史上西域36国留下深厚的文化积淀,现在聚全我国56个民族,不同族群文化、宗教与风土人情的交融、共生无与伦比。旅游必然带动交流、消费,间接推动人才聚集与投资。







3.以一省(区)之地与蒙、俄、哈、吉、阿、塔、巴、印8国相邻,接壤邻国最多,可依托口岸建设更多的边贸通道与自由贸易区,繁荣进出口贸易。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其喀什又是全国第六个经济特区和中巴经济走廊关键节点,使“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衔接、互补、联动,发展潜力巨大。调水之路由宁疆运河分水北疆运河、南疆运河发展航运:向西北,连接额尔齐斯河,即可入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腹地,由鄂毕河出至北冰洋达北欧、北美;向西,经阿拉山口由中、哈、俄协作建设连接阿拉湖——巴尔喀什湖系、楚河、锡尔河、咸海至里海的“阿里运河”,经俄伏尔加河——列宁运河——顿河(5000吨级)到达亚述海、黑海、爱琴海;向西南,经中吉乌铁路进入伊朗到达中东地区;向南经中巴经济走廊至瓜达尔港,转而以印度洋上最近海路到达波斯湾/红海,经苏伊士运河连通地中海沿岸国家。
4.自然资源最丰富。新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蕴藏量居榜首。各种矿产资源的开发,就地转化,承接大量制造业的转移,借助大通量水路的低成本外运,必然形成新的产业集群与新业态,从而促进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5.新疆建设兵团的架构,有助于发展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的农牧业,并以农牧业为纽带布局上下游产业。
西线南水北调是千年大计、系统工程,无论是集水、调水路径,还是分水、用水路径,水路就是财路!
上游的藏青川甘,中游的陕甘宁蒙,下游的晋冀京津,终极目的地的新疆,都将从投资、就业、新搬迁的城镇化、水电、光伏、风电、水产养殖、航运、港口,钢铁、工程机械、水泥等建筑材料的需求中受益。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生态改善与良性水循环更是一本大账。
有了新疆腾飞的带动,中西部其他省区就可以做到东引西联、南延北续、中“神通”——河西走廊北沿的宁疆运河、黄河几字湾的宁蒙运河均联通黄河枢轴,向西入疆多路出境,向东在济南打通小清河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