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旅游路上下班时间常拥堵,这半年可真体会到了!
从去年秋天开始送外孙上学,由转山西路先上旅游路,然后面对福地街、福佑街两条路接入,两路口相距不足百米两套.红绿灯管制,只见满路纵横都是车,横也堵,竖也堵,横竖都是堵!第一路口灯刚过去,还没来得及喘气,接着又是红灯!绿灯亮了,福佑街局促的右转弯区域之车辆又挡住了!
最可怕的是那些急驰的摩托车、电动车、三轮车,好像没有慢车道,时而上了车道,时而上了人行道,走在人行道上必须小心提防,甚至提心吊胆,生怕碰着孩子!
两个路口天天都有10来个交警在不停地指挥!看着他们指挥时急促的动作,分明是在高喊:快走!快走!真为之着急!
即使这样,坐公交车好多时候也要等第三灯才能过去!

旅游路从转山隧道到开元隧道这一段不足4公里路程,两侧有6~7处学校,居民小区众多,早晚堵是常态。
仔细观察了一下,东段受转山与牧牛山地势影响,总体上是南高北低,路面和路边的小区过渡带较宽,有40~70米;与路面落差,由东到西多则10多米,到了洪山路也近5~6米。
鉴于这一路段的拥堵状况,可以考虑利用地势与过渡带,建设简单易行的快速通道,形成“简易立交”。
而此道路主要在上下班时间拥堵,其南面已形成南二环高架延长线,且此段东西两隧道已经定型,又涉及产生较大投资,不考虑高架路。




以上四图为旅游路北侧过渡带及转山西路接口两侧空地
办法:
1.由转山隧道西出缓冲,道路向北侧扩展并设计两车道下坡,引入过渡带坡底,人行道在此下坡车道上建桥通行。使用预制隧道下穿转山西路、洪山路,并转向路中间引出,逆向车道在路中线南侧下挖,设置预制隧道,在路口形成东西向立体交叉的双向四车道通道,平面交叉也为双向四车道,并收窄横跨旅游路上行下行斑马线之间距离,利用隧道区上方平面辟出左转道。西面的霞景路、浆水泉路、荆山东路、二环东路等路口,也用这个办法,立交、平交结合。

转山西路——福地街福佑街与旅游路交叉改造为一个十字路口
2.转山西路路口主路向东推移增宽,原道路改为右转道与安全绿岛;福地街、福佑街口西切,使转山西路——福地街、福佑街与旅游路形成一个斜十字路口,由一套红绿灯管控。福佑街右转车实行灯控,与旅游路同步。
3.在福地街口东侧开挖部分山路,建右转专用道。也可以在启正校区与历下税务局界墙处辟出右转通路,减轻近路口车流量。
道路施工选择在暑假期间突击进行。因道路主要向北侧扩展,施工过程可尽量减轻对交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