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桑代克的猹
编辑 | 桑代克的猹
开放式结构戏剧,一般是按照故事发生的时空顺序,遵循“有戏则长、无戏则短”的原则,剧情不受时空影响,根据剧情的发展需要结构剧情。
话剧《白雪花》就是按照事件发生的时空顺序循序渐进地展开剧情,遵循“有戏则长,无戏则短”的原则来
结构剧情的。话剧《白雪花》共分六场。
第一场交代了白雪的爸爸被小三美姬能给他办出国手续的谎言所骗,通迫白雪的妈妈善姬离婚:幕间戏白雪爸爸受小三美姬的怂恿,将白雪带到繁华的市区丢下白雪第二场小吃部的老板勇宇和老板娘兰兰发现饥饿的白雪,不仅给她饭吃,而且了解到她被爸爸遗弃,无家可归,正在寻找妈妈,于是决定暂时收养白雪。
第三场展示了白雪幸福地生活在这个好心人家;第四幕交代了生活在这家的白雪患上了血液病,这给小吃部两口增加了很大的经济负担。
幕间戏展示了小吃部两口为了给白雪治病筹钱,兑出小吃部,勇宇开始收破烂,兰兰开始卖米肠:第四场白雪躺在医院病床,在梦中叫喊“妈妈”,兰兰决定给白雪找妈妈:幕间戏兰兰卖豆腐,勇宇收破烂。
第五场,住在医院的白雪了解到养父养母为了给她治病,到处筹钱做买卖,白雪拒绝治病,养母决定领养白雪。
第六场勇宇在小吃部门口擦皮鞋,白雪妈妈的同学(白雪的主治大夫)在小吃部约了白雪妈妈,告诉她他的病人的情况与她要找的女儿情况很相似,并拜托记者将白雪的情况刊登在报纸上决定为白雪募捐。
第七场白雪的生母善姬前来医院与白雪相逢,白雪的爸爸哲学也在报纸看到白雪的情况前来医院向白雪赎罪求得原谅。可见,话剧《白雪花》的整体结构是一个开放式的结构。
从情境的设置来看:话剧《白雪花》情境的设置包含着许多偶然巧合的因素。首先从人物关系的设置来说,医生在整个戏中的分量并不多,但他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白雪生母的同学,又是记者的朋友,同时又是给白雪治病的主治大夫。
如果没有医生这个人物巧合的人物关系网,戏剧很难向前推进,如果医生没有记者朋友,他就无法把白雪的事件尽快地刊登在报纸上,白雪的父亲就无从找到白雪;如果医生与白雪的生母不是同学关系,善姬也不能这么快地找到女儿白雪,整个戏也很难发生转折,并将戏推向高潮。
其次从事件的设置来说,白雪的奶奶在寻找白雪的路上偶然晕倒的场所,正好是收养白雪的那个小吃部门口,这才使得奶奶和白雪相逢,尽管是一场临终前的相逢,但使得白雪有了一个新家,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如上所述,在一部好的戏剧作品正确运用偶然巧合的因素不仅能推动戏剧的发展,而且也能够营造强烈的悬念,为下一个戏的展开作铺垫。尽管这些偶然巧合是一种假定性的,因它合乎生活逻辑,观众也没有感到失真。
然而,《白雪花》中个别情境的设置不甚理想,尤其白雪的爸爸与小三带着白雪到繁华市区吃饭后丢下白雪的场面,由于它严重违背了生活的基本逻辑,使观众觉得非常失真其至观戏的途中会从戏中跳出来,这个场面不论是编剧还是导演都没能克服它的局限性,这件事是这部戏的核心事件,堪称此戏的一大缺憾。
《白雪花》的表现方式
话剧是融演员的表演艺术、舞台造型、音乐音响等因素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要研究一部话剧的表现方式,就得从创造话剧的手段切入,对创作话剧的每一个手段都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舞台造型手段
一部话剧的舞台造型手段不仅有舞台布景、舞台道具、舞台灯光,而且有服装、化妆等成分。话剧《白雪花》的舞台造型不同于演员的表演,它采用了虚实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舞台布景是构成话剧空间的重要构成要素,它主要表现剧中人物生活活动的场景,不论是写实性的布景艺术,还是各种风格的写意性布景艺术,都具有这样的作用。在一出戏里,剧中人物都是在具体场景中生活着、活动着。
戏剧演出有义务向观众展现具体的场景,这就要求话剧创作必须借助各种各样的布景艺术。话剧《白雪花》舞台共分白雪的家、小吃部、白雪养父家、医院等四个不同的场景。
这四个场景的舞台布景全部采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方式,每个场景的后墙面通过在大的积木块上绘图的形式揭示不同场景的内涵。
并通过局部路灯、饭桌、医用床等真实的大道具进一步揭示了每场戏的具体场景,而且通过演员真实的表演、服装、化妆等其他造型手段实现了虚拟舞台的真实再现。
另外,舞台道具作为环境陈设的重要表现手段,它表现人物生活的客观环境的因素。写实性的道具,可以增强客观环境的逼真性。
如《白雪花》第四幕白雪的养父之家的陈设,背景图虽然是虚设的,但场景中使用的被褥、墙画等等是实实在在的真实的道具,增强了演出的逼真性和艺术突然感染力
再则,话剧《白雪花》的服装和化妆设计非常严谨、贴切,这为真实地再现不同性格的人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话剧《白雪花》中出现了小吃部老板自由职业者、高利贷、医生、记者、小孩儿、卖米肠的、擦皮鞋的、酒鬼、小三等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人物。仅从他们的服装考察,一眼就能辨别他们的职业、年龄和大体的性格特征。
如医生穿的白大褂、高利贷穿的花衬衫白雪的养母穿的民族服装、小三穿的吊带裙、白雪养父穿的陈旧的衬衫,记者穿的正装等等,仅从视觉效果就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人物特征。
特别是白雪花养父擦皮鞋时带的套袖,小吃部老板带的围裙、记者戴的眼镜等等这些点缀人物性格特征的小道具更是衬托了人物性格。所以一部话剧的人物个性是否鲜明,服装设计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此外,在话剧《白雪花》中较之服装设计化妆设计显得有些逊色,尤其是发型的设计。小三、白雪生母、白雪养母是三个性格截然不同女性,她们的发型基本没有鲜明的个性,这也是这部戏的一大缺憾。
最后,再看舞台造型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灯光的运用。话剧《白雪花》舞台灯光的处理是比较好的。
第一,用灯光揭示了不同场景的特点,医院的场景、小吃部的场景、住宅的场景等,用不同色彩、不同明暗的灯光设计表现了不同的生活氛围和不同的时间段;第二,用特殊的灯光设计处理了无法直接再现的生活的场景。
比如:白雪回忆“抚养小鸡”场面,全场逐渐暗光,用顶光和追光照在白雪身上,同时借用生母与继母的画外音,强化了白雪复杂的内心变化。除此而外,白雪与奶奶相逢的场面也是通过顶光和面光的特殊处理,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内演绎了自己艰难的历程。
如此,风格化色彩越浓烈的戏,灯光的运用越重要许多场面的气氛、情调和它所表现的生活氛围等等,都要通过灯光的变幻、色调明暗来体现,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特别是作者意图、导演的构思有许多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之处,这时要靠灯光来表现,而且舞台艺术家往往通过光色及明暗的处理,有效地供托人物的心理情绪,也可以为整个演出创造气氛和情调,增强场面的艺术效果。
在戏剧演出中音乐音响,对塑造舞台形象,体现演出的意图,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话剧《白雪花》总共六场戏,较之其他话剧,音乐音响辅助手段运用的较多八场话剧仅音乐就用了15个,其中音乐7首,歌曲8首;音效效果多个。
音乐在戏剧演出中的辅助手段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烘托性的,另一种是揭示性的。烘托性的音乐是直接配合某一场面,通过音乐的运用,加强原有的情绪,这时的音乐基调与戏剧场面的情感基调基本上是一致的导演在强调某一场面的情绪氛围的时候,往往借用这种手段渲染场面。
如:白雪在医院偷听到养父为筹钱给白雪治病,准备卖掉房子和小吃部,白雪痛苦至极晕倒在病房,此时播出的小提琴音乐。不仅烘托出此时白雪极度悲痛的心理,而且也烘托出此场景悲哀的
白雪在医院晕倒的场面
情绪气氛,用音乐将此时难言之情传递给了观众,取得了良好的戏剧效果。再则,因白雪拒绝治疗养母瞬间打了白雪一个热光,此时播出歌曲,既烘托了养母对自己行为的痛恨,也烘托了白雪极度的痛苦,更烘托了此场景的悲哀的气氛。
揭示性的音乐作为人物在内心
积存的信息,它直接起到了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内容的作用。如:深夜,发现白雪发高烧,养父用单臂背起白雪奔向医院,此时播放的歌曲,揭示了养父心急如焚的心理状态。
还有白雪的奶奶去世以后播放的音乐,这一处理非常精彩,一般在舞台上很难处理死亡之戏,尤其非英雄人物之死更是如此。
然而在此戏中奶奶这个人物是非交代清楚不可的人物,但把她的死直接搬上舞台处理,这就会喧宾夺主,削弱主人公白雪。
导演恰好利用幕间戏,用虚拟的表现手法,用歌曲和音效(白雪的哭声)向观众交代了奶奶已经去世现在只剩下白雪一个人了。既交代了事实,也抒发了情感,一举两得,起到了非常良好的戏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