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高岭土命名地,向你讲述它的故事,诠释瓷土之源,瓷器之根

征途所见所感 2022-04-18 11:01:21

江西景德镇瑶里古镇,素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美称。瑶里,古名“窑里”,这里因生产精美的陶瓷而兴起的古镇,故而得名。陶瓷生产的基本原料是高岭土,就产自瑶里镇附近的高岭山,从唐代中叶开始,古镇就成为全国陶瓷生产的重镇。直到本世纪初,瓷窑外迁,“窑里”才改名为瑶里。

瑶里境内五华山,主峰海拔1618.4米,是景德镇昌江的东河源头。这里的瑶河流域,是景德镇瓷业的发祥地,在瑶河沿岸的山水之间,既有多处瓷业生产基地――矿坑、窑址和作坊,又有为之服务的交通体系――水运码头、古驿道,还有由瓷业及其贸易支撑起来的聚落体系――商业码头、集镇、村落。但近代之后,由于这里地处山区,又远离交通线的公路、铁路,使得这座古镇而衰落,她曾经有过的那一段辉煌历史逐渐被凝固和尘封,被世人所遗忘。

十七世纪初,清朝康熙年间,法国有个名叫昂特雷科莱的法国传教士,来到瓷都江西景德镇。从他第一次见到景德镇陶瓷起,昂特雷科莱就被“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的瓷器深深的吸引,对精美的中国陶瓷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些五光十色、精美绝伦的陶瓷是怎么烧制出来的?昂特雷科莱感到非常好奇,他一边传教,一边暗中进行考察,希望能够揭开景德镇陶瓷的奥秘。

一天,昂特雷科莱从一位瓷器工匠那里得知,景德镇能够烧出温润如玉的瓷器,除了精湛的技艺外,还因为这里出产一种优质的高岭土。高岭土?昂特雷科莱牢牢记住了这个名字,决定去采矿现场看个究竟。

就这样,这位法国传教士来到了瑶里古镇进行探访。高岭土因产自高岭山而得名。高岭山位于景德镇东面40公里处,这里的地下埋藏着一种神奇的白色黏土,用它作原料烧制的瓷器“玉骨冰肌”,耐酸耐磨,历经千年也不会变色。有关高岭土的来历,当地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高岭山下的高岭村住着一户姓何的夫妇,一家人起早贪黑,靠耕种几亩薄田艰难度日。一个冬天的早晨,北风呼啸,天气格外寒冷。何老汉推开屋门,吃惊地发现门外躺着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老人因冻饿、疲劳交加,已昏倒不省人事。何家夫妇赶紧把老人抬进屋,又请来郎中为他治病。在他们的精心护理下,老人恢复了健康。临行前,老人从口袋里取出一粒晶莹洁白的小石头,交给何老汉,说:“感谢你救了我的命。我这里有一块神石,送给你。你把它种在村后的高岭山上,七七四十九天后,地里就会长出白玉土。这种土洁白如玉,用它可以烧制出精美的瓷器。”

何氏夫妻将信将疑,决定试试看。他们登上高岭山,挖个坑,把小石头埋在里面。。四十九天后,挖开一看,地里果然长出了洁白粘土。夫妻俩高兴极了,连忙按照老人说的方法取土制瓷,结果真的烧制出了精美的瓷器。从此景德镇的瓷器名扬天下。

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至于高岭土从何时起被用于制造瓷器,查阅史料,尚无定论。据史书记载:从公元一世纪左右,即东汉时代,景德镇就有了陶瓷业,经过三国、魏晋时期的发展,到了唐代,景德镇的陶瓷已经名声在外,被誉为“假玉器”。由此可知,景德镇的陶瓷生产至少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从景德镇的地名,也可以验证其悠久的制瓷历史。

景德镇在春秋战国时期地属楚国东南境。三国时属吴地,东晋设镇,始称“昌南”,汉易名“新平”,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更名“浮梁”,北宋赵恒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定名“景德镇”,辖于浮梁县。

据记载:北宋景德元年的一天,宋真宗赵恒,正在书房里批阅奏折,太监走上前,轻声禀报说:“皇上,进贡的瓷器到了,请皇上过目。”瓷器被抬了进来,宋真宗立即被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瓷器所吸引,就见这种瓷器釉色青中显白,白中泛青,精致高雅,润泽似玉。其中有几只瓷碗更是与众不同,釉色青白,再配上牡丹、莲、梅、卷草、凤、鱼等图案,非常漂亮。

宋真宗爱不释手,拿着瓷碗把玩了许久,即问这些珍贵的瓷器产自何方,叫什么名字。太监回禀说,这些瓷器叫青白瓷,产自江西昌南镇。宋真宗下旨让江西昌南镇大量烧制精美的青白瓷,作为御用瓷器。当时,昌南镇烧制的青白瓷,底部都书有“景德年制”的款印。后来,景德就成了这个南方小镇的新地名。而宋真宗赵恒,也被称为景德皇帝。

此后,从明朝万历年间开始,朝廷就把高岭山采矿区列为“官矿”,由政府统一管理,开采的高岭土被运到景德镇作为烧制瓷器的原料。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莱来到高岭山,被眼前热火朝天忙碌的工作场景惊呆了。采矿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大大小小的矿坑星罗棋布地散布在各处。在这里劳作的工人有数千人,他们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有的挖采,有的筛选,有的淘洗,有的装车,秩序井然。在通往景德镇的道路上,车水马龙,运送瓷土的大小车辆来来往往,他们先把高岭土运到码头,再装船运往景德镇。

昂特雷科莱当时是这样描述他见到的情景:“景德镇拥有18000户人家,其中一部分是商人,他们有很大的住宅,雇佣的工人数量多得惊人。”真实地反映出清朝初年景德镇的繁荣景象。 1712年,昂特雷科莱撰文向欧洲介绍了景德镇高岭土的特点和烧造方法。法国人从此认识了高岭土,了解了烧制瓷器的奥秘,他们在18世纪中叶也成功地烧造出了优质的瓷器。随后,英国、瑞典、荷兰等欧洲国家也纷纷效仿,整个欧洲的制瓷业得到巨大的发展。

1869年,德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希霍分来到高岭考察,后来,他在他的名著《中国》第三卷中,对高岭土作了详细的介绍,并且用“高岭”的发音创造了一个新的英文单词——KAOLIN。从此高岭土闻名世界。

2001年,高岭土采矿遗址分别被列为全国第五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瑶里也成为江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成为了著名的一处文化古迹。

有人说:不去高岭土采矿遗址,就不能全面了解景德镇生产瓷器的历史。这话很有道理。许多中外游人来到景德镇,都会到高岭土采矿遗址一睹它的风采。

走进瑶里生产陶瓷的窑场、矿坑遗址。这里的村庄周边、瑶河两岸,留下大量宋、元、明、清的古矿洞、古水碓等瓷业遗址。废弃的淘洗池内长满了青苔,周围残留下了大量白色的尾砂。尾砂是高岭土淘洗后废弃物,据统计,矿区遗址内堆积的尾砂多达750多万吨。

漫山遍野堆积的白色尾砂成为高岭山上一道独特的景观。一条由白色尾砂铺成的公路,在郁郁葱葱的山间蜿蜒曲折地盘旋,宛如一条玉带缠绕在青山绿水之间,被人们誉为“青山浮白雪”。

高岭古道是昔日挑夫们把瓷土运到山下东埠码头的要道,全长2500米,宽2米,共有5600多级台阶,全部用麻石铺砌而成。从古道的宽度,如今我们依然可以想象出当年开采和运输高岭土的繁忙景象。高岭古道中间有两座石亭,供挑夫中途歇息之用。这里至今还保存着一些有关高岭土开采的珍贵石刻资料,向人们诉说着悠悠往事。

为什么用高岭土烧制出的瓷器会那么精美呢?原来,高岭土是一种风化的花岗石,含35%的三氧化二铝,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黏结性和化学稳定性,用它制瓷,可以大大改善瓷器的物理性能,减少瓷器的变形几率。因此,高岭土又被形象地比喻为“瓷之骨”。因为高岭土有很好的黏结性,又被称为“高岭石黏土”。

作为世界瓷都的景德镇,景德镇制瓷原料的产地,瑶里的高岭土也名扬海外,KAOLIN(高岭土)已经成为国际黏土矿物学的专用术语和世界制瓷原料瓷土的通用名称。

1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