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籍文坛宗主欧阳修,他的光芒,照亮了宋代文学的天空

征途所见所感 2022-05-14 21:34:23

古代,江西籍的学者专家很多。我认为江西省四大杰出名人有朱熹、欧阳修、王安石、文天祥。此前我已对江西婺源籍朱熹做过介绍,今日,我将对排名第二的欧阳修做个叙述。

江西这块土壤上,宋代300年间,产生了一大批异常杰出的文学之士,可谓群星璀璨、巨擘辈出,他们共同组成了中国宋代文学恢弘艳丽的景观。而“探大道之根源,作斯文之宗主”的,不是别人,是被誉为“独立一代,高视六寓”的江西庐陵人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西吉州庐陵永丰人(今江西吉安市永丰县),北宋政治家、大文学家。1072年9月22日,欧阳修在家中病逝,享年66岁。

南唐之后,江西的经济相对全国来说,仍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江西提供给朝廷的供奉,占据了全国的一半。在这种经济条件下,理学在江西蓬勃兴起,庐陵文化和临川文化大盛于时,江西书院之多,全国罕见。许多大政治家、文学家经过科举这条路径,走上了成名或成功之路。在宋代,以至有“朝士半江西(朝廷上的官员有一半是江西人)”的说法。不少江西人后来竞至登上了宰相的高位,比如晏殊、欧阳修、王安石、曾布、江万里、文天祥……宋代是一个尚文的朝代,江西书院发达、举业兴盛,文学作者也相当之多。《全宋词》里江西籍的作者占到了12%。

毫不夸张地说,宋代文学史的大幕,是当年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欧阳修拉开的。欧阳修无论是做人还是作文,他的立意和才华都高于当年他的同辈人。

作为北宋文坛盟主和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在文学理论、散文、诗歌和词的写作上,都有着开创性的贡献,在史学、经学、考古学等许多方面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堪称一代伟人大师。

欧阳修慧眼识珠,他选拔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这些人中许多成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他们影响了中国历史和文学史的走向,成为“历史的天空”中闪亮的群星,而欧阳修则是其中一颗永远不会陨灭的恒星。

欧阳这个姓氏,为汉姓复姓之首,有着久远的来历。据《欧阳氏谱图序》记载,欧阳修的祖先是夏禹王的后裔。大禹治水的时候,曾经在今天浙江的会稽山召集各部族首领开会商议治水大计,在这里,夏禹王娶了涂山氏之女。以后,禹的子孙就在当地繁衍,经多少代之后,建立了越国。

春秋时期,越国经历了许多事情。首先是吴国争霸,先亡国后复国,把比它强大的吴国灭了,到了越王勾践五世孙手上,越国被楚国所灭,越国王子失去王位,被封在乌程(古县名,今浙江湖州)欧馀山之阳,做欧阳亭侯。他的后代就以封地命氏,姓起欧阳来了。

欧阳氏的家里名人很多,比如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欧阳询的后代欧阳琮担任过吉州(今江西吉安)刺史,他这个家族自此便迁入吉州,后来逐渐繁衍,分散到周边的庐陵、吉水、安福等地居住,号称庐陵大族。

欧阳氏虽然是个大家族,但传到欧阳修的祖父欧阳偃手上,家族已经衰落。父亲兄弟四人虽然都当上了官,但都是一些品级非常低的地方官,收入微薄,还要随着调任四处迁居。他的父亲欧阳观就曾先后在安徽的泗州、四川的绵州、江苏泰州等地任过职。

欧阳修在4岁的那年,父亲因病去世。母亲郑氏独自一人带着三个孩子,前往湖北随州投奔欧阳修的叔叔欧阳晔。欧阳晔家不是很富裕,生计自然比较艰难。好在母亲郑氏出身江南名门望族,知书识理,是受过教育的大家闺秀,郑氏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严格。欧阳修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因为家贫进不了学堂,甚至连纸笔都买不起,郑氏就从外面铲回沙土,用荻草秆作笔在上面画着,教欧阳修读书写字,留下了“画荻教子”的美谈。叔叔欧阳晔也不时关怀,总算没有让童年的欧阳修失去基本的教育。

欧阳修自幼聪明过人,凡是母亲教过的字,只一遍,就能够背诵牢记。宋代时兴私人藏书,有些人家动辄藏书多达万卷,随州城南恰好就住着这样一户人家。这家人姓李,家里藏书很多,也养成了儿女喜好读书的习惯。欧阳修和李家的孩子很合得来,经常上他们家去玩。当然,他去李家玩是带有个人打算的,因为他眼馋李家那堆积如山的丰厚藏书。每次去李家,他都要借书回去看。

借的书是必须归还的。看见爱不释手的书,欧阳修就连夜挑灯抄书。天资聪颖的他,读书非常专注,有时不等把书抄完,自己已经能够背诵。

欧阳修在他10岁时的一天,他和叔父来到李家。叔父和主人在闲谈,欧阳修则在李家一个存放旧书的破筐里发现了一本唐代诗人韩愈的《韩昌黎先生文集》六卷,他从未听说过韩愈这么个名字,也没听任何人说起过。但他蹲在那里随手翻阅,谁知一翻就人了迷,叔父走时连喊他数声,他也没听见。

李家主人见他如此爱这本书,便将书送给了他。欧阳修匆匆赶回家,一头又钻进这套书里。他读到《讳辩》一文,对韩愈仗义执言,为李贺的不幸遭遇,十分佩服和同情;读到《祭十二郎文》,为韩愈悼念亡侄的诚挚感情,流下了眼泪……他越读越觉得韩愈的文章内容充实,热情奔放,见解深刻,字句严密又清浅易懂,不由佩服得五体投地。

韩愈成了欧阳修最为崇拜的偶像。从此,欧阳修广搜博览韩愈的著作,日夜攻读,手不释卷,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之后,欧阳修得到了韩愈的文集,对其终生产生了莫大影响。他将韩愈作标尺,眼界一下就超越了同时代的所有文人。这也为他日后的诗文革新运动播下了种子。

欧阳修的科举之路可谓坎坷。17岁的他,第一次在随州应试未中,三年之后,欧阳修再次参加科举考试,他通过了州试,有参加进士考试的资格,不过到了京城参加考试时,又被淘汰,两次参加科举都意外落榜。

在欧阳修22岁的那年冬天,他跟随他未来的岳父胥偃前往京城,到汴梁(河南开封的古称)参加他的第三次科考。次年春,他在国子监考试中获得第一名。半年之后参加国学解试,再获第一。第二年的礼部省试中又获第一,成为省元。两个月后,由宋仁宗皇帝亲自主持殿试,欧阳修名列第14名,荣选为甲科进士。金榜题名的同时,欧阳修也迎来了洞房花烛,被恩师胥偃定为女婿。

天圣九年(1031年)三月,24岁的欧阳修。被派往西京洛阳,在洛阳留守钱惟演的手下就任推官。钱惟演出身名门,他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王子。他父亲去世后,钱惟演承袭父爵,也获得了高官显位。当时,他虽留守西京,且任“以使相判河南府”的职务。但这些职务,并非实职,而是北宋官制的一种虚衔,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待遇”。官虚职闲,他本人又非常爱惜人才,于是在幕府里招徕了不少名士。

应当说,在钱惟演的幕府里这段时间,对欧阳修文学道路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钱惟演的文章,文句纤巧,雕章琢句的功夫无人能比。他和杨亿、刘筠一起担纲为西昆派领袖人物。不过,他幕下的文人才子却并不和他的文学主张完全一致,这其中就有著名诗人梅尧臣、散文家尹洙。加上欧阳修在京城应考时认识的苏舜元、苏舜钦兄弟和一位叫穆修的流浪文人,欧阳修深感和自己的文学主张接近的人还是不少。

当时梅尧臣已开始尝试摆脱西昆体的诗风,欧阳修与之唱和,在诗歌里恢复汉语中雅正传统,终于写出了一批与西昆体分道扬镳的作品,产生不小的社会影响,时人以“欧梅”并称。不久,苏舜钦也加入了这个群体,一时,欧、梅、苏“三凤和鸣”,开始改变西昆体文风,为宋诗的健康发展拓出了一条新路。

景祐元年(1034年),宋仁宗赵祯时,欧阳修被召试学士院,授官宣德郎,回京任馆阁校勘,参与编修《崇文总目》。当年,北宋政府“不抑兼并”,放任地主兼并土地,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景祐三年(1036年),与欧阳修交往颇深的范仲淹呼吁改革,范仲淹把社会问题归咎为腐败,而欧阳修认为冗官冗员才是根本问题。最终,范仲淹的改革冒犯了既得利益者,受到了打击,被贬饶州。欧阳修作为范仲淹“朋党”也受牵连,被逐出朝廷,贬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康定元年(1040年),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编修《崇文总目》,后奉命知谏院。

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成为革新派干将,提出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但在守旧派的阻挠下,新政又遭失败。庆历五年(1045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上书分辩,因而被贬为滁州太守(今安徽滁州)。

滁州坐落在长江与淮河之间,虽然地处偏僻,却青山绿水,风景秀丽。尤其是滁州南面,有一座景致特别优美的琅琊山。早晨,太阳升起,林间弥漫着的雾气散开,山野沐浴在阳光之中;傍晚,太阳落山,烟云又重新聚合,山谷幽暗,格外幽雅宁静。春天,山花盛开,幽香飘逸;夏天,树叶满枝,绿荫浓郁;秋天,天高气爽,树叶飘落;冬天,清泉低流,水落石出。

遭到贬斥的欧阳修来这里任太守。出仕不久,欧阳修接连两次被贬,一般人心中难免会有许多的惆怅和失望。可是,滁州山间的清风,清澈的泉水,树林的逸趣,却使欧阳修忘记了心头的烦恼,忘记了被诬陷的羞辱和被贬的痛苦。

琅琊山上有一座规模不小的寺庙,庙里主持和尚叫智仙。欧阳修第一次登上琅琊山时,智仙和尚就给他介绍了山里的自然情况及四季景色。之后,欧阳修又曾多次到琅琊山来游览风光,每到一处,都能看见很多从滁州来的游客,有老人,有孩子;有饮酒的,也有下棋的。欧阳修经常与游客们一起喝酒,谈天说地,而且往往一喝便是酩酊大醉,醉后就把自己称为“醉翁”。实际上,这一年他才刚满40岁。

为了让游人有个歇脚小憩的地方,智仙和尚在琅琊山间建造了一个小亭子,亭子落成后,他备下酒席,请太守欧阳修为这个小亭子题名。欧阳修不假思索,欣然挥毫题上了“醉翁亭”三个大字。兴犹未尽,他又写下了著名的散文《醉翁亭记》。

这篇文章笔锋婉转游移,如灵蛇走动,写山,写林,写水,写亭,写人,写游乐,而最后点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洒脱自得,宠辱两忘,这就是醉翁的境界!

朝廷的太常博士、音乐家沈遵来到滁州,根据自己的感受谱成了琴曲《醉翁吟三叠》,又叫《醉翁操》。此曲节奏跌宕起伏,抑扬顿挫,音律流畅,被当时音乐家赞为“无与伦比”。十年后,欧阳修与沈遵会晤,沈遵还为他弹奏了这支曲子。

中国官场向来有一句话,叫新官不理旧事,甚至不认旧账。而到滁州接替欧阳修做太守的王诏,则特地请来大名鼎鼎的苏轼,将《醉翁亭记》的全文写下,又找了几名精工巧匠,将其刻在了琅琊山的石壁上。

《醉翁亭记》字字珠玉,记文刻碑以后,人们争相拓传,以至于寺院库房中的毡都因拓碑而用尽。商人得到拓本,献给关津税官,可以免税。人们喜爱它,传诵它,千百年来,历久不衰。

南宋的朱熹记载说,有人曾买到《醉翁亭记》的初稿,原稿开篇就序列了四方诸山,有数十字之多,最后定稿时,只剩下“环滁皆山也”五个字。朱熹称赞这修改是“改到妙处”,仅区区五个字,就把处于群山环抱之中的滁州的自然景致精炼、准确地概括出来,堪称手笔不凡。

《古文观止》评《醉翁亭记》称:“通篇共用二十一个‘也’字,逐层脱卸,逐步顿跌。句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似散非散,似排非排,文学之创调也。”

在滁州,欧阳修写下了不朽名篇《醉翁亭记》,古文艺术达到非常成熟境地。但他依旧保持轻松慵懒的态度,欧阳修给自己起了个外号,叫“六一居士”,他平生最爱书,家中藏书万卷,并广集博录金石佚文,编有《集古录》一千卷。他又喜欢玩古董,收有不少稀世珍宝,一有闲暇,便把玩欣赏。他还爱弹琴,爱下围棋,爱喝酒。这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遗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加上他自己一介老翁,所以他自称“六一居士”。

“古文”这一概念,最早是由韩愈提出来的。韩愈把六朝以来讲究排偶、辞藻、音律、典故的骈文斥为“俗下文字”。认为华而不实,不适于用。而把自己所写的继承了先秦和两汉传统的散文称为“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要通过文章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所谓“文以载道”,经世致用。欧阳修自然是非常赞同韩愈的主张,视韩愈为自己的精神导师。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创造了许多高质量的、脍炙人口的散文,而且发誓要改变自晚唐以来盛行至今的浮华文风。历史恰恰给了欧阳修这样一个机会。

嘉祐二年(1057年),朝廷派欧阳修主持科举考试。“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欧阳修获得了这个选拔人才、改革文风的绝好机会。在阅卷的时候,对于那些华而不实的文章,不论作者是谁,有多大来头,一概不录取;而对于内容充实,朴素自然的文章,即使出于无名之辈,也录取重用。

欧阳修这次文风的改革,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相当一批落榜的人对欧阳修十分不满,有的趁欧阳修出衙时,在半路上截住他的轿子,大肆谩骂,有的写了祭文扔到他家院子里。欧阳修虽然受到了一些压力,但他仍坚持自己的主张。

历史证明欧阳修是正确的。许多原来不怎么出名的人,经欧阳修的发现和提拔,后来都成了大文学家。最典型的有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和苏辙。这五位和欧阳修、再加上唐代的韩愈和柳宗元,便是文学史上不朽的“唐宋八大家”。他们的作品代表着当时创作的最高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不是欧阳修的这场雷厉风行的文风改革,宋代文学史和文化史可能连方向都会完全改变,也许就没有宋代的文化盛世。

欧阳修在四十多年的宦海生涯中,屡遭贬谪,几经沉浮,正是凭着刚直不阿的品德和卓越的领导才能,成为一位有所作为的政治家。他领导的诗文革新运动,为北宋文坛繁荣昌盛的局面奠定了基础;他的突出的文学成就,使文坛内容更加丰富;他带出的门生,大都成为北宋文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终其一生,欧阳修实在是无愧于“一代宗师”的美名。

嘉祐二年的科举改革之后,古文的兴盛,从此取代骈文占据文坛的主导地位,这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唐宋古文运动创建的新古文文体,延续支配了中国文坛1000多年,直到“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后,才被白话文所代替。

作为宋代文坛宗主、继韩韩愈和柳宗元之后的散文大家,欧阳修流传至今的五百余篇散文作品,是他文学创作中成就最高的部分。

朱熹评价称:欧阳公(欧阳修)作字如其为人,外若优游,中实刚劲。大文学家苏东坡对欧阳修其文评价说:“论大道似韩愈,论本似陆贽,纪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

王安石称:如公(欧阳修)器质之深厚,知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世之学者,无问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南宋罗大经说:江西自欧阳子以古文起于庐陵,遂为一代冠冕,后来者莫能与之抗。”一位叫李耆卿的人写了一本《文章精义》,这样评价唐宋几位大家的散文,说:“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

欧阳修卓越的文学成就,是和他勤奋刻苦、严谨认真的写作态度分不开的。他曾说:“为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也。”他认为,写好文章必须多读名家作品,汲取精华;多练习写作,刻苦实践;多和老师朋友们商量讨论,以求尽善尽美。他常把自己写好的文章贴在室内靠窗户的地方,饭前茶后,吟诵修改;有时全篇改得不剩一个字,几乎是重写一遍。

到了晚年,欧阳修已是名声显赫,但他仍然十分重视文章的修改,字斟句酌,一丝不苟。有一次,夫人见他衰弱多病,还强撑着伏案修改文章,就劝他说:“你年纪这般大了,何必苦到这个地步?你的文章天下驰名,还害怕先生骂吗?”欧阳修笑着答道:“我倒不怕先生骂,而是怕后生们耻笑啊!”

欧阳修如此认真学习和写作,时间从哪来呢? 他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看来,欧阳修很会利用时间,外出骑马在马背上,躺在枕上未睡之时,就连上厕所时的片刻闲暇也不放过。“三多”加“三上”,是欧阳修的亲身体会,给后人以深刻的启发。

关于欧阳修的诗歌方面,正如欧阳修自己所说,他的起步较晚于梅、苏二人,但他仍起到了领袖群伦、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有意把诗文革新同当时的政治改革结合起来,从而扩大了影响,获得了更多的支持者。

景祐年间的早春,而立之年的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改革朝政,被贬到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任县令。他乘船几个月行程千余里才到达任所。在远离京师的地方,恰遇上曾在京城做过官的峡州通判丁元珍。

早春二月,夷陵应该是春意融融,可是因为一场倒春寒,这里却依旧残雪压枝,山城二月未见花开。望见这迥异于京师的江南风景,欧阳修心头涌起一股感触。想到上次丁元珍送他的诗尚未作答,于是提笔写了一首《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欧阳修描绘山城景色,借自然界的倒春寒来倾吐自己遭贬之后的寂寞心境和仍坚持正义的胸怀:朝中奸臣当道,春风是不会吹到天涯的;而自己呢,则像五月橘那样,不惧残雪压枝和冰冻雷击,又像春笋那样一旦春风回暖总是要发芽的。

虽在贬谪之中,但诗人心头并无消沉之意,于料峭春寒中依然洋溢着春意,于寂寞愁闷之中怀抱着向上的希望,这是诗人之妙笔与政治家之情怀融为一体的佳作。

欧阳修是以他最擅长的、无往不利的平易畅达之文,来进一步革新诗风。他的诗歌,发扬了韩愈以文为诗的传统,有批评的力度,更有深沉的忧思,同时又以平易近人的面目出现。此外还具有不事雕饰,自然清高的特点。这其中还有个真实的故事。

说宋朝有个富家子弟,以“诗才”自居,人称“酸秀才”。他听说欧阳修吟诗作赋,如无声的流水,想找欧阳修比试高低,便挟了几册唐诗上路了。途中,酸秀才见路旁有株枇杷树,诗兴大发,摇头晃脑地吟诵起来:“路旁一古树,两朵大丫杈。”只吟诵了两句,便再也吐不出词来,急得团团转。正巧欧阳修路过,替他续了两句:“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酸秀才不由点头称好。

二人沿湖畔而行,酸秀才为了挽回面子,又吟道:“远看一群鹅,一棒打下河。”吟罢又抓耳挠腮,接不下去了。欧阳修笑了笑,续道:“白翼分清水,红掌踏绿波。”酸秀才拱手道:“想不到老兄也会胡诌几句,那我们共同去访欧阳修吧!”

二人来到渡口,上了小舟,酸秀才又诗兴大发,吟咏道:“诗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欧阳修哈哈大笑说:“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笑)

欧阳修官至宰相,他不仅是一个忧国忧民政治上的风云人物。但他也是一位多情善感的才子,杰出的诗人。他一反在诗文中的庄重、严肃的儒家面孔,在词里坦率地流露出他的真实感情。因此,他的诗,他的词,更接近生活,更有艺术情趣。所以,我认为古代江西名人学者排名第二的是北宋的吉安人欧阳修。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