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五出祁山北伐曹魏,除了第二次得到曹魏主动弃守的武都、阴平二郡外,几乎没啥值得夸耀的战果,一次次劳师远征,又一次次铩羽而归,他仍旧一根筋不厌其烦地出祁山北伐,直到出师未捷、命殁五丈原。说白了,诸葛亮其实是活活累死的。
诸葛亮五出祁山未果,他的后继者、得意弟子姜维还要重蹈老师覆辙北出祁山伐魏,而且比老师更顽固、更执拗、更死脑筋:11次北出祁山攻伐曹魏所属的陇右地区,虽也取得一些局部胜利,但于北伐大局毫无补益,反而加剧了蜀汉衰落、覆亡的步伐。诸葛亮和他的继任者一次次兵出祁山,其实已经让曹魏摸清了他们的套路,找到了遏制的办法,这是用兵的正道吗?
蜀汉早已把收复中原、一统天下(匡扶汉室)立为国策 。但僻处西南一隅的蜀汉如果想要平定中原,必须要选择一条最便捷、最合适的出川之路。
当初诸葛亮制定的北伐计划是从荆州、汉中两路伐魏。后来关羽发动襄樊战役先胜后败,被吴将吕蒙打了个措手不及,兵败身死,荆州丢失。丢失荆州后,永安 (白帝城永安宫,今重庆奉节)以东的大片地区以及荆州(今日两湖)尽归东吴,之后刘备倾国伐吴惨败,蜀汉国势衰微,刘备驾崩后,执掌朝政的诸葛亮不得不彻底放弃了荆州的归属权之争,与孙权重修旧好,恢复联盟。
由于孙吴在蜀汉以东,及长江中下游的广袤区域,诸葛亮不可能顺流东下,东出三峡地区伐魏,不能越过被孙吴占据的荆州地区北伐曹魏。那么,蜀汉伐魏的路线只剩下正北与东北两个方向了。
三国形势图
蜀汉的正北即战略门户汉中。这条线正是诸葛亮五出祁山攻伐魏属陇右的路线;蜀汉的东北方向,就是当年刘备派孟达、刘封攻取的东三郡:房陵、上庸、魏兴(后改西城)。东三郡即今湖北房县、竹山县、郧西县、郧县及陕西安康的部分地方(魏兴郡) 。
东三郡地处今天的湖北西北部和陕西南部,虽然境内皆崇山峻岭,地理位置偏僻,但军事战略地位很重要。当年刘备与曹操鏖战三年,逼退曹操,夺取汉中后,派孟达、刘封率军袭取东三郡。后来,孟达、申耽、申仪先后献郡降魏,东三郡再次回到曹魏怀抱。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也曾极力策反孟达,却被司马懿识破,抢先擒斩孟达,使诸葛亮谋夺东三郡的企图流产。由此可见东三郡对于蜀汉的重要性。
诸葛亮五出祁山未果,他的后继者还要11次出祁山攻伐曹魏,依然得不偿失,为什么死盯着汉中——祁山一条线呢?为什么放着入关中更便利的东山郡而不取呢?
其实,蜀汉的高层中就有一位目光如炬的智者:蒋琬。他就一眼看出兵出东三郡比兵出祁山更为容易,更有效率。《三国志·蜀书·蒋琬传》记载:“琬以为昔诸葛亮数闚秦川,道险运艰,竟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汉、沔袭魏兴、上庸。”蒋琬认为,诸葛亮之所以多次出祁山劳而无功,很大程度是山高路险,后勤运输极为困难,所以不能取胜。如果改变思路,从汉水、沔水顺流而下,直抵东三郡(房陵、上庸、西城)。事成后再由东三郡直扑关中(秦川),如此则比出祁山容易得多。
蒋琬确实是见识高超、登高望远的人物。但他的正确提议立马遭到很多糊涂者的质疑甚至反对。《三国志》 这样说:“众论咸谓如不克捷,还路甚难,非长策也。于是遣尚书令费祎、中监军姜维等喻指。”等于蒋琬的高见被庸众给扼杀了。
陈寿
为什么蜀汉群臣对袭夺东三郡的用兵计划如此反对呢?《三国志》作者陈寿一字未提。
或许要从刘备惨败夷陵猇亭说起。当初刘备空国伐吴前,将军黄权就曾向他建言道,顺长江东下击吴,出去时容易,若战事不利大军想返回西川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因为逆流而上,行船困难,返程异常艰难。刘备被陆逊用火攻大败后,在江对岸策应的黄权部果真因无法溯江回川而被迫投降了曹魏。
或许夷陵大败的教训令众人刻骨铭心,蜀汉后期的文武大臣都害怕重蹈覆辙,所以纷纷反对蒋琬的正确建议。
其实,战争讲究的是出奇制胜,“出敌不意,攻其不备”才是克敌制胜的王道,越是表面看着困难之地,越容易找到突破口。司马昭出军灭蜀时,邓艾另辟蹊径,伐山开路,穿越700里无人阴平险道,奇袭成都时,如果也像蜀汉众臣那样畏首畏尾、患得患失、心虚胆怯的话,一举平定蜀汉则是很难完成的事。
极力反对蒋琬复夺东三郡,再由东三郡攻伐关中、直捣中原用兵计划的带头人不是别人,正是被诸葛亮赞为“陇西奇才”姜维。因为他当时正统军镇守、经略陇西。以往诸葛亮北伐的攻势全都集中在蜀汉以北的汉中、祁山一线,川北是蜀汉国防战略的重点。如果国家将战略重点转到夺取东三郡上,陇西的重要性就要降低,自己多年的心血就要白费,按蒋琬的作战计划,袭夺东三郡的主力是水军,而不是陆师。这样一来,自己在朝中、军中重要地位必受影响,所以姜维或许会拉拢费祎一道否决蒋琬的提议了。
其实蒋琬的建议大可一试。他主张袭夺东三郡,从两个方向形成掎角之势,再从东、西(汉中)两面并力攻魏,虽然不一定能立马摧垮强大的曹魏,但可以实现对其分割蚕食的战略意图。好比伐树,先斩断其枝枝蔓蔓,再东西拉锯砍倒大树。再说,从两个点打总比从一个点打胜算更大,既可相互呼应,还能分散敌军兵力,分进合击,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蒋琬
应该说蒋琬很了不起,极具战略眼光,能透过繁杂的现象一眼窥破问题的本质。他接连上疏阐明自己的意见,同时极力说服姜维,欲解除其顾虑,从而共同实现从东三郡、汉中两线伐魏的战略意图。
但不幸的是蒋琬身体一向羸弱,本来就疾病缠身,好不容易说服后主刘禅、大将姜维,率军到涪陵实现计划时病势加重。不久,蜀汉后期唯一高瞻远瞩的战略型英才蒋琬就病死了。
蒋琬一死,姜维为了维护自己在蜀汉北边及陇西一带的掌控力,不断兵出祁山,蒋琬袭夺东三郡的计划自然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了。蜀汉小朝廷也在一次次毫无变化的北伐中消耗着国家实力,直到邓艾如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成都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