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董宝珍:
通过逻辑梳理,出路在于政治介入,于是问题来了,目前政治力量的干预和介入发生没有?如果介入了处于什么阶段,就这一点我们有请王贤纯展示客观事实。
王贤纯:
董老师刚才提到一个词叫做干预,那么干预在医疗行业指的是医生对患者的病情实施干预,助力其恢复健康。
那么如果在资本市场国家政策要对市场进行干预说明什么?
说明市场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轻了,所以国家已经对市场实行了干预。
我把这个干预分为软干预和硬干预。
软干预指的是通过这个政策的推动和资金的借助来使市场好转;但是如果通过这种旁敲侧击的软干预没办法使市场走向健康的话,只能是通过法律的手段,采取抓人的方式,这就是我认为的硬干预。
那么我从几个方面向大家介绍软干预:
最典型的就是换村长,我们知道在春节前几天,也就是2024年2月7日,当时易村长被罢名,然后吴村长临危上任,当时的股市上证指数跌到2,635点,在这个特殊的紧急时刻,吴村长上任之后,当时春节,全国的人民都在放假的时候,但是中国证监会的大楼依然是灯火通明。
易会满的主要的思想是什么?四个敬畏,敬畏市场代表着不干预,但是吴清指出要有公德意识和责任,也就是说要实行干预。
所以我认为新旧村长的交替也代表着政策的转变:从对市场的不干预转变为对市场的硬干预。
中国证监会从1992年成立到现在有11位证监会主席,每一名新证监会主席上任之后都代表着股市的转折。
同时我认为软干预,还具体体现在政治层面的指引,比如说:
2022年11月,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2023年7月,要提振投资者的信心,活跃股市,简称为搞活牛;
2023年10月,提出了金融强国,这是第一次提出金融强国;
2023年11月,李强总理担任了中央金融委员会的主任,代表着党对金融的直接领导和直接管理;
2024年4月,推出新的国九条。
我当时看到两点,对银行就比较有意思。
第一点,把市值管理纳入到中央企业负责人的业绩考核。这说明什么?
第二点,对多年未分红或者分红偏低的企业也要实施监管。
记得当时提出之后,好多家银行,像平安、招行都对这分红的比例加大了。
那么整体来说,其实主要是在整顿证券和基金行业,目的是引导金融行业长期正确的价值观。
那么软干预还体现在,当某个股价非常急速的下跌之后,国家队马上就上班了,所以其实在过去一年中我们经常看到国家队的工作人员在加班加点,体现在中央汇金加仓。
银行股有两个特殊的日期:
第一,2023年10月11日.就一天的时间,中央汇金就买入了4.77亿的银行股,而当时只买入了四大行。
第二,2024年的4月12号买入了52.64亿元的银行股。
中央汇金截止到现在一共持有的银行股的市值达到了3.34万亿,可以说是非常高,
而且中央汇金还买入了上证50和沪深300。
在今年的二季度公募基金披露的数据中可以看到:中央汇金一共增持了大概303亿元,在二季度末持有的市值已经将近5,000亿元,所以非常的明显可以看到国家的资金在直接介入买入股市。
可是虽然国家有这么多的软干预的方式,上证指数依然跌破3,000点,接近2,800点,说明这些软干预的政策并没有有效的在资本市场上完全体现。
那么接下来,只能是通过硬干预的方式了。
比如前两个月刚披露的上交所的委员副总经理董国群被抓;深圳监管局的原党委书记也涉嫌违法被抓;当然还有很多的券商系统的人也涉嫌违法被抓。
我们看到的这两位其实都是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主要是负责行政方面,所以即使被抓的新闻出现之后,并没有对市场的股价产生个明显的波动。
那么只有行政系统的人被抓,表示这公募基金的这些系统很干净吗?没有人有问题吗?当然不是。
昨天傍晚的时候刚出来一个我认为是比较有历史性的,或者说代表政策有比较大的方向转变的一个一新闻出来了,公募基金的第一个董事长被抓了,嘉实基金的董事长赵学军被抓了。
我想说的是政策软干预和硬干预的宗旨主要是为了纠错从而稳定市场,那么我们坚信凭借着国家强大的实力和有效的执行力,我们国家想要做成的事情是没有办不到的。
展望未来目前处于最低估值的银行板块必将成为估值牛的领军力量,将为引导咱们中国的资本市场走向新的辉煌。
更多观点请看下一期《大博弈 大投入 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