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乃牛人,致仕回籍时,乾隆下旨:所经之处官员需二十里内护送

柏子淳晨露 2024-12-05 16:48:13

公元1771年,即大清乾隆三十六年。

这年的春天,乾坤下了一道很不寻常的圣旨:要求在陈宏谋所经水陆各路之地方官员,二十里以内均要亲自迎送护行。

陈宏谋何许人矣?一位即将退休归乡的朝廷官员,用得着乾隆帝下旨这么高调兴师动众吗?

要探寻这个问题,就得了解陈宏谋一生的功业,以及为什么乾隆帝那么欣赏他而舍不得他离开朝廷了。

陈宏谋家族可以说是清代科举制度下的一个神话。其家族曾创造了三元及第,五代连科,后人中人才鼎盛,被誉为“广西进士第一家”。这样显赫的家族文化传承与陈宏谋又有什么关系呢?

笔者今天就与读者朋友们一起去探寻一下这一段历史,看看这对我们今天的读书人以及在教育培育后代时又有哪些启迪?

在朋友们阅读此文时,笔者先列举一组数据:

自陈宏谋考中进士后,其后人五代连续登科,玄孙陈继昌更是创造了大清一朝少有的三元及第,登顶状元。自雍正元年到光绪二十七年(即自公元1723年到公元1901年),截止于陈宏谋第七世孙陈懋功、陈敉功止,陈氏一家共走出科甲状元1名、翰林2名,会元1名、进士4名、解元2名、举人26名、贡生9名,是清代广西省获功名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科举家族。

这样的家族中,如果你只是一个秀才,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读书人。

在仕途上,这个家族后人中走出了16位地方巡抚,16位地方州知府,县令更是达到了令人惊叹的43位。

为什么一个边远省份的家族,能创造这么辉煌的科举仕途记录呢?

这一切就得从陈宏谋说起。

从寒门学子,到“太平宰相”;

陈宏谋,原名陈弘谋,字汝咨,号榕门,广西桂林人,世称榕门先生。

其原名“陈弘谋”用了几十年,后因避讳乾隆皇帝名号“弘历”而更名陈宏谋。

1696年,陈宏谋出生于广西临桂县四塘镇横山村一户普通农户家庭。

陈宏谋虽然出生贫寒,但自小读书极其用功,记忆力超强,有过目成诵的天赋。

少年时代,陈宏谋即以“必为世上不可少之人,为世人不能作之事”当作自己的座右铭,立志心怀天下,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陈宏谋小时候,有一个平常读书人不多见的爱好。学习之余,他十分留心时政,与一般只关心念书习文的学子们大不一样。

他只要听说谁家有最新的邸报,总是会前去借阅。邸报是朝廷刊载政令、人事变动等消息的一种文书。它类似于今天的报刊杂志。

在那个年代,作为一个读书少年,他的这一点很不寻常。

1723年,时年27岁的陈宏谋在乡试中考取了第一名。这一下让他成了当地的地方名人。

这一年正好赶上朝廷三年一次的会考,陈宏谋决定赴京师一试。但是,他却为没有路费而苦闷,这次错过又需再等三年了。

这时同村有人对他讲,本邑茶洞乡垠头村有一谢姓富绅,此人一向乐善好施,何不去找他借此银两,日后再归还。

走投无路的陈宏谋抱着一试之心到茶洞乡垠头村找到谢姓富绅,他二话不说,立马让管家拿出几十两银子给了他。

幸运的是,陈宏谋在会试中考中第109名获得贡生资格,随后在雍正帝主考的殿试中获三甲第12名中进士,入翰林院。

自此陈宏谋正式步入仕途。

进入官场仕途后,陈宏谋把“为官,以不贪为第一要务”作人生信条,他告诫自己:

“居官,当事事从民生起见,计久远,不计目前;尚实事,不饰虚文,方不负朝廷为民设官之义,方不虚此生读书济世之志。”

一个人在官场仕途,要明白这些,其实也不难,难就难在如何在实际中做到,难就难在一辈子去落实践行。

在这一点上,陈宏谋在地方为官35年,从一州知府到一省巡抚,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国。每到一处,他都完美地实践了他这一志愿与诺言。

1729年,即雍正七年,陈宏谋首次外放以御史衔任扬州知府,到1763年以兵部尚书兼任湖广总督、湖北巡抚,他的官是越做越大,但是从来都是以发展当地经济、改善民生福祉作为自己的为政之道。

1752年,陈宏谋调任福建巡抚。他根据地方实际请求朝廷解除海禁,允许台湾的粮食大米进入福建,扩大大米的市场供量,从而让米价下跌,以便老百姓不因灾年粮食减产导致米价太贵而大多数人吃不起。

福建地处沿海,当地有不少人常年在海外经商谋生,但是大清规定年数太久的一律不准再回到原籍。这导致当地不少家庭夫妻两地、骨肉分离,长期得不到相聚团圆。

陈宏谋不顾大清禁例,顶着掉乌纱帽的风险上书朝廷,奏请允许在海外谋生的福建人,在一定条件下,不论在海外多少年都能回到原籍。仅这一项,让多少骨肉分离的家庭得以团圆,当地人民敲锣打鼓,流泪奔走相告。

更为难得的是,陈宏谋为官近半个世纪,他不仅从不贪一分钱,而且在为官所在地用自己的养廉金帮助地方兴修农田水利设施。

一个人地处高位,手握大权,做到在为官的近半个世纪不贪一分钱、不受一厘贿,一生清廉,这是很不简单的。

1767年,陈宏谋已经71岁,因年事已高,被朝廷调回京师。朝廷授其为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位极人臣,时称“太平宰相”。

有些人为了升官,想着法子投其所好贿赂他。

一次,一位官员带着一方雕工精致的端砚前去拜见他。送礼者说,此砚十分稀罕,写字不用填水即可磨墨,只用哈一口气即可有水涔出。此人当即对砚哈气试与陈宏谋观赏。

果然如此人所说,哈了一口气后,砚台便冒出了很多小水珠。

这一下连见多识广的陈宏谋也颇感神奇,便好奇问:“这么好的砚台,不知要多少钱?”

来人答道:“这没多少钱,只值百来两银子而已。”

陈宏谋知其来意,笑了笑道:

“京城里的水很便宜,一担水也就一文钱,我写一辈子字耗几文钱就够了,这个砚台你还是带回去自用吧。我也有一宝,即为‘不贪’。”

送礼之人只好尴尬起身离去。

陈宏谋一生以“不贪为无价之宝”,这在他还在任地方官时便早已传开。其拒贿拒贪的事迹朝野所共知,在这点上乾隆皇帝十分欣赏,对他也信任有加。

陈宏谋调任江苏巡抚时,乾隆亲自写诗送行,其诗云:

“东南繁剧地,抚治寄贤良。为我苏徐海,宜民简召王。允惟为沟洫,方可课耕桑。实政斯应树,虚名尚谨防。一心要于敬,五字示其纲。勖尔推行善,芳同桂岭长。”

诗后亲题“御笔赐江苏巡抚陈弘谋”落款,并盖上“所宝帷贤”和“乾隆御笔”两枚印章,可见乾隆对他的信任与厚望。

事实上陈宏谋也没有辜负朝廷的期望,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陈宏谋一生从不以为做官而做官,他曾讲:

“是非度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三者缺一不可。”

如果说陈宏谋这一高尚品格可以让自己在宦海仕途中立于不败之地的话,那么他的另一项贡献则让他慧及了当世万千读书之人,同时也为自己家族子孙人才鼎盛、百年不衰铺平了道路。

重视教育,后人之中人才鼎盛,英才辈出;

在我国古代,自隨朝开创科举制度以来,1400多年的科举考试中,全国一共只出了13个连中“三元”的举子,即乡试中解元、会试中会元、殿试中状元,陈宏谋五世孙陈继昌是连中三元的最后一位。

清朝立国268年,共开科112次,中状元者共有114人,而连中“三元”的可谓星空北斗,一共才两位,即江苏苏州的钱棨与广西桂林的陈继昌。

为此,横山村的陈氏宗祠有题联:“祖父当朝一品,玄孙及第三元”,以记述横山村陈氏家族在科举中的盛事。与陈继昌同朝为官的大学士潘世恩特赠其一联:“畿辅为屏,越五百里;科名盖代,第十三人。”

即便在今天,陈宏谋的故里四塘镇横山村每几年都会有人考上清华北大,也有考入世界顶级名校深造的。

追根溯源,这一切都归于陈宏谋给广西临桂县家乡人民留下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

陈宏谋一生尽管在各地为官忙于发展地方经济、民生福祉,清闲自在的个人时间并不多,但是他终生手不释卷,勤于著述,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作为那个时代著名的学者,他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

陈宏谋一生笔耕不辍,著作丰厚,所做学问但求实用,不尚浮华,著有《培远堂全集》、《五种遗规》、《手札节要》、《课士直解》等近300万字。

在他的著作中,《五种遗规》对后世影响深远,涉及教育、社会习俗、修身养性、为官从政、做人处世等多方面。

在清朝末期,《五种遗规》中的《养正遗规》、《教女遗规》、《训俗遗规》等三种被定为中学堂的修身读本。到民国年间,《五种遗规》被定为官员从政的必读书。

后来其著作传至南洋,《五种遗规》中的《在官法戒录》被新加坡官方指定为从政必读之物。

到了现代,其《五种遗规》又越洋过海在美国落地生根,成为美国历史学家罗威廉等人研究近代中国关于人与社会的启蒙思想运动的重要史料,为中国近代启蒙运动并不落后于同时期的欧洲,提供了有力的历史佐证。

他一生对筹款办学兴学,不遗余力。

为了振兴家乡广西的教育事业,他利用自己养廉金所积,捐资刊印了《十三经注疏》、《通鉴》、《通志》、《文献通考》、《小学正史约》以及《五种遗规》等书,分发到广西全省72所义学和8所书院,供士子们阅读。

如今的桂林市临桂中学,即是陈宏谋在1732年在家乡横山村所办义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所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重点高级中学。

其在任云南布政使期间,筹办义学700余所,又捐资给昆明呈贡的52所义学购买学田作为办学经费。他要求各州县都要设书院,做到“有教无类”,不分民族籍贯一体培养。

此后广西、云南教育大兴,为社会国家培养出了许多杰出人才。包括后来民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李宗仁、白崇禧、李济深、黄旭初、陈济棠、黄绍竑等人都是这一教育潮流时风下的受益者。

对家人儿孙族侄,他也管教甚严甚勤。即使儿孙们不在身边时,他也常去书信督促指导他们勤学向上,告诫他们要以“无实学为耻”,不慕虚华。

在他的言传身教之下,陈氏一门在当地英才辈出,百年以下,人才鼎盛为广西之最。

年过七旬,致仕归乡,归乡途中病逝于山东;

1770年,时年74岁的陈宏谋,因年事已高,体衰多病,几次奏请朝廷恳请辞官归乡。乾隆帝因不舍其离开,屡次挽留,未予批准。

直到1771年5月,即乾隆三十六年四月,乾隆才降旨同意其辞官归隐。

临行前,特摆宴席为其饯行,后又赐与金银锦缎等财物。

当陈宏谋从天津上船后,便出现了本文中开头所述一幕:乾隆考虑到他年事己高,又多病缠身,特地下了一道谕旨:着沿途陈宏谋所经之处地方官员,二十里之内一律为其护送,不得迁延慢怠。

当官船行至山东兖州韩庄时,陈宏谋人便不行了,终病逝于兖州,时年75岁。

历史的记忆与回声

陈宏谋去世后,归葬于老家临桂县四塘镇东畔岭。

在历史的回旋与激荡中,陈宏谋从大清中期一代贤臣名臣、清代杰出教育家,到“大清奴才”的评价,让人眼花僚乱。

然而,时间很公正,历史最终会回到其本来的面目。

如今,陈宏谋的家乡横山村已经作为我国有文化特色的全国文明山村进入了中国地理标志。与陈宏谋有关的建筑,尤其陈氏祠堂与陈宏谋事迹陈列馆已经被当地市政府开辟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榕门先生地下有知,一定是高兴的。

他一生的的夙愿,不正是希望看到一个教育兴盛、百姓安康的中国吗?(全文终)

0 阅读: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