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妇好到花木兰,中国女性的力量一直在告诉人们,柔弱可以胜刚强。而女性也一次次的为这种力量做着注脚,一次次向人们证明着此言非虚。
人们都期望能成功,但是有多少人放弃在了通往成功的路上,在路上不光需要比常人多一点的坚持,还需要有坚定不移的信仰。那是抛洒了多少的汗水,煎熬了多少的心力,才让成功能凸显那么一点点。

陈薇就是这么一个人,坚定不移的相信,最终成功的解开了传染病方面的很多难题。陈薇从小学习就很好,一直是家长口中的好孩子,面容姣好再加上性格活泼,在家长圈一直很受欢迎。
陈薇从小到大的在学习上像是开了外挂,从大学到硕士、博士再到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她的人生因为自己的努力而一路坦途。
而在背后支持她完成这一切的人,就像真相一样让人好奇,是怎样的一个人甘愿在其背后默默地支持着她。

当然,作为丈夫角色的麻一铭也是非常给力的,努力着配合着陈薇的脚步,安心的做她背后的男人。
说起麻一铭与陈薇的相识,有点命运的味道,两个本不相关的生命轨迹,却在登上那趟列出开始有了交集。
麻一铭本是一个普通的工厂技术工人,被厂长外派北京工作,而在开往北京的这班地铁上二人神奇的相遇了。

那时火车的速度当然比不上当今的火车的速度,人们在长时间的旅行过程中,坐在对面的人又是与自己有着同样的目的地,自然而然的就会开始聊天。
两个人很快熟络了起来,并且还相谈甚欢。在两人聊天的过程中,二人开始慢慢了解彼此,而麻一铭却对面前这个性格活泼、谈吐不俗的女孩子印象越来越好。
一次不期而遇,一场无意间的搭讪,就像是命中注定一样,二人走在了一起。麻一铭敢表白而被表白的陈薇也敢答应,十二岁的年龄差在爱情面前算得了什么。

在爱情里的人是盲目的,但周围的人却是清醒的,清醒着替她们衡量着一切,包括年龄、身份地位、地域都是考量的内容。
父母、亲朋好友都加入了这场无偿的考量之中,外人的劝解让陈薇有些动摇。即将在世俗战胜爱情时,麻一铭做了一个对于当时他来说很大的决定—辞职,决定妇唱夫随。
对于陈薇来说,一场偶遇的爱情,却让麻一铭那么坚定的选择辞职来到她的身边,这还有什么值得怀疑的。父母和亲朋好友的劝解在麻一铭的实际行动中显得那么的站不住脚。

被生活赶到角落的麻一铭,要在这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没有工作,荷包拮据,只能租住在很窄小的民房。
原本想着苦尽甘来的麻一铭又一次站在了“等待”的路口。这让麻一铭开始重新思考他与陈薇的距离。
入伍就代表着聚少离多,本就猝然相遇的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是很容易被时间消耗掉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感情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的无影踪。

麻一铭的担忧被细心的陈薇感觉到了,彼此都确定是彼此对的人,在她们之间曾经亲属的劝解、年龄的差距、身份地位之别都没有让他们在困难面前止步,这次也如同以前一样,只是一个可以跨越的阻碍。
陈薇很明确的告诉麻一铭,认定了就是认定了,是不会更改的。所有的困难都只是证明二人爱的有多坚决。爱总是这样,不知其深,除非到了别离的时辰。
心定了的麻一铭,又开始了自己的等待。他深知,可以彼此相爱,但不要使爱变成桎梏。他明白优秀的人责任更重大,为国家、为人民应该付出的更多。

那场突然而至的“非典”让很多国人见识到了呼吸道传染病的威力,传播速度之快,让人震惊。当时人们还在为被封闭而抱怨时,作为疫苗科研人员的陈薇正在带着她的研发团队夜以继日的为国人找寻解决之法。
陈薇在战线最前沿奋力的工作着,麻一铭像极了辅佐刘邦的萧何,负责着陈薇的身后的所有琐事。包括照护年幼的孩子。 非典的肆虐让国家猝不及防,也让陈薇临危受命,厚重的防护服,相对较差的科研条件,都让陈薇很多次感到力不从心。
可再看看她的身后是十几亿的人民在等待着她们的好消息,等带着克服非典的那一天。这让陈薇体会到责任之重。只有拿出成绩才能对得起大家。

肩上扛着责任,心中怀着国家殷切的期望,她不顾感染的风险,坚持到一线采样。幸运的是陈薇带领着她的团队,为国民带来了好消息。
陈薇面对疫情敢于担当,勇于承担责任是我们的英雄。在成为英雄的路上,怎么能少了绊脚石呢。“非典”行之不远,“新冠”如期而至。
它比非典更猛烈,交通的便利为它提供了传播的条件,很快它席卷全国,每一个都笼罩在它的威压之下。此时的陈薇更是站在最前沿,采样、研究,最终疫苗研制成功。可华发早已在鬓角肆意的生长。

作为丈夫的麻一铭就这样习以为常的支持着陈薇的工作。陈薇的付出、奉献在那个曾经幼小的孩童—麻恩浩心里满满的埋下一颗种子。
母亲的优秀对孩子的教育貌似无意为之,是大道无形的渗透性教育。麻恩浩从到非洲当志愿者再到参加防艾宣传,都是受到他母亲的影响,大学他选择了微生物学专业。他想离得母亲更近些再近些。
作为母亲的陈薇,只有将自己的弓引满,以便让孩子的箭快速的射至更远。对于孩子的优秀陈薇是欣慰的。

可对于作为丈夫的麻一铭陈薇是庆幸的,庆幸那场相遇,庆幸他的不离不弃,庆幸没在亲朋好友的劝解面前放弃,庆幸爱情在那一刻战胜了所有,庆幸他是一个合格的“后勤部长”。
参考来源:
《除了胜利,别无选择》来源:新华社2020.11.11

《科学中国人2018年度人物基础医学与药学领域提名人》,来源:新浪科技 2019.05.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