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连主席都“为之神往”的白袍大将有多恐怖?
他前大半辈子都是皇帝的陪读秘书,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华丽转身成为战神,他成为那个时代所有政权的“噩梦瘟神!”,打破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传统观点!
他一生只活了55岁,43岁“高龄”才第一次领兵作战,更奇葩的是,他出道之前只是皇帝身边的一个陪读书童,在帝国接连败仗的危急情况下主动请缨,从而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
这位从皇帝秘书一跃成为帝国最高统帅的传奇人物是谁呢?
“王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的南梁名将陈庆之,书生出身的军事奇才,创下7000人大破30万北魏精锐的军事神话
他不会骑马,更不会射箭,上战场也不穿铠甲,总是一副书生打扮,身穿白袍,就是这个半路出家的统帅,让敌人为之胆寒,他仅率领200人就敢偷袭15万大军的敌营,而且大获全胜,他创立的白袍军(又名陈庆之兵团)更是牛掰,白袍军只有7000人,但却将北魏30万大军打得溃不成军,连北魏重要城池洛阳都攻陷了,于是乎洛阳城就传出了那句“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的童谣!
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说:什么盖世名将都别自吹自擂了,遇到白袍军,任你千军万马都得躲避,由此可见白袍军的威名,而白袍军的统帅就是南梁儒将陈庆之!
战场上穿白袍是十分危险的活,原因就是“太扎眼”,人家都是清一色的灰色铠甲,你穿着白袍在里面,就像一只仙鹤站在鸡群中,看上去十分拉风,却是活生生的“箭靶子”,这样的穿着让敌人一看就知道是个头儿,擒贼先擒王的道理都明白。
在历史上,穿白袍上战场的名将有:三国时期的赵云,唐朝时期的薛仁贵,当然更少不了本文的主人公,白袍将军的标志性元素符号:陈庆之!
问题是,赵云、薛仁贵都是无双猛将,在战场上拉风点大家都能理解,而陈庆之,本质上就一书生,孔夫子好歹是山东大汉,你一个江南文人在战场上如此张扬,是不是太过分了?
下面看看陈庆之的个人简历和工作经历
姓名:陈庆之
籍贯:江苏宜兴
出生年月:公元484年上户口,公元539年户口被注销,时年55岁,放到现代还不到领养老金的年龄,却先领了盒饭!
工作经历:当了二十多年的陪读兼最高领导人的秘书长,43岁的时候在偶然的机会下成了三军统帅,从此开启的他的开挂人生!
主要成就:创立南梁第一特种部队:“白袍军”,公元527年,白袍军攻陷北魏涡阳,公元528年末到529年,7000白袍军大破北魏15万精锐,连续攻克荥阳、虎牢关,随后直捣北魏都城洛阳,后又大破北魏30万人马,威震天下!
他的功绩总结出来就是:“历经47战,夺32城池,威震八方!”
结局:“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陈庆之再怎么牛叉,他也毕竟是食人间烟火的凡人,他的运气值也不是始终都好,最不幸的是:他遇到了元颢这个超级二货,注定了他的人生败局,总结一句话来形容陈庆之的人生就是“成也元颢,败也元颢”!
元颢是北魏的北海王,北魏权臣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后,元颢跑到南梁求救,借助梁武帝的兵力上位,因此引出了书生将军陈庆之,陈庆之身体羸弱,骑马技术不行,驾照考不出来但是有好司机,他弱鸡到啥程度?
连最基本的弓箭都拉不开,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他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但书生不等于书呆子,人家初出茅庐就给北魏上了没齿难忘的一课。
陈庆之后来帮助元颢上位,元颢不仅是一个猪队友,更是一个不掺任何水分的“纯种混球”,他上位后在洛阳城沉迷享乐,纸醉金迷,结果北魏趁机反扑。
陈庆之屡次劝说,元颢却“不爱江山爱美人”,依然声色犬马,北魏大军兵临城下,元颢慌了神,仓促应战,结果10万大军全军覆没,后来北魏发兵围攻陈庆之的白袍军,“好狗架不住狼多”,纵然陈庆之的白袍军以一当十,但面对数十倍的悬殊兵力也是无力回天,最终陈庆之辛苦创建的7000“白袍军”全部战死,无一生还,只有陈庆之乔装打扮后逃回江南(仅以身免),公元539年,一代军事奇才陈庆之病死,年仅55岁!
与其说陈庆之失败了,倒不如说他被猪队友元颢坑了,不然伟大领袖毛主席也不会在读了《陈庆之传》后发出:“再读此传,为之神往”的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