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掌天下竟换不来一口粮食,盘点历史上被饿死的帝王

史海垂钩 2022-11-16 02:01:36

古代我国由于地形、气候、战乱等原因,粮食产量一直不足,生产力也很低下,所以平常的百姓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不没日没夜的在田间地头劳作,可以说会种田的人在古代只是一个生存的基本条件,而在今天可就是能够吃苦耐劳的优点了,所以平常的百姓在古代因为饥荒或者其他原因饿死可说是正常现象,但是皇帝要是被饿死就感觉到很不可思议了!

毕竟全天下的物品按道理来说都是皇帝的,古代的帝王想要什么只要有,对于他来说应该都不是什么难事,任何人都可能会挨饿,但是处于金字塔顶峰的帝王怎么会挨饿呢?

但是历史很多时候就是充满了“黑色幽默”,历史上不仅有帝王会挨饿,而且最后还被活活饿死,确实让人不可理解,这些比较“倒霉”的帝王都有哪些呢?他们为什么会混到如此悲惨的地步的呢?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是一位才华和智慧并存的君王。

齐襄公在齐国发生内乱时被乱军杀死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是齐襄公的弟弟,按照当时兄终弟及的观念,他们其实都可以去继承王位。

结果一代名相管仲比较看好公子纠,为了全力帮助公子纠上位,奉行无毒不丈夫的他派出杀手半路截杀公子小白,不过公子小白非常的机警,装死骗过了管仲,提前达到了国都继承了王位。

齐桓公即位之后自然是要找管仲报仇的,不过鲍叔牙劝住了他,认为管仲之才无与伦比,是可以辅助他争霸的关键人才,不能随便杀。齐桓公听取了鲍叔牙的建议,不仅没有杀管仲反而重用管仲治理国家,最后齐国称霸天下。

但是雄才大略的齐桓公在后来没有解决好继承人的问题,五个儿子互相争斗,加上没有听从管仲的建议提防身边的亲信竖刁与易牙。

齐桓公病重之际,自己的儿子们都忙于王位争夺,而躺在病床的齐桓公竟然没有人来照料,没有吃喝的结果就是被饿死。而宫廷内忙于争斗的人们也没有人来管他,直到去世六十多天,据历史记载,被人发现的时候遗体已经爬满了蛆虫,一代霸主落此下场确实悲哀。

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君主,此人的名气也很大,一说到他我们就会联想到闻名的“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君主,在赵国和北边胡人的战争中,他发现自己国家的士兵特别是步兵在面对骑兵的时候存在劣势,赵国的车兵和步兵在面对骑兵的时候经常是难求一胜,这深深刺痛了他。

于是赵武灵王痛定思痛,让赵国的士兵学习敌人的长处,穿上胡人衣服,按照胡人的习惯练习骑射技术,终于强大了赵国的士兵,压制了北方的敌人。

不过赵武灵王的雄心不止于此,一统天下才是他的终极目标。

他为了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争霸天下的目标上,觉得搞内政很是耽误自己的时间,于是他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次子赵何,自称主父,而自己专注于攻城略地,准备带领自己训练的骑兵从河套地区南下袭击秦国。

但是关键时刻的赵武灵王在继承人的选择上优柔寡断,对自己壮年退位也后悔不已,他觉得自己的长子赵章一直跟随自己南征北战,心里面有愧,于是让赵何也封赵章为王,自己居中操持掌控权力。

但赵何虽然年幼,可自己的权力圈已然形成,自然不干这种蠢事,自此兄弟俩开始内讧。赵章后来被赵何诛杀,而赵何为了永绝后患,把赵武灵王困在沙丘行宫,不给予任何食物,一代英主就这样被自己儿子给饿死,让人唏嘘!

齐国最后的一个君主齐王建,此人的战略眼光十分短浅,在秦始皇攻灭六国的时候,面对向齐国求救的魏国、赵国等选择视而不见,根本不出兵前去支援,自己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根本不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等到秦国把其他国家攻灭的时候,他才终于坐不住了,派人前去和秦国讲和,希望永久交好。

不过志在统一的秦始皇哪里看得惯他这种贪生怕死之徒,不予理睬直接派兵继续攻打齐国。

眼见求和不成,秦军已经兵临城下,齐王建终于没有了最后的一丝倔强,派人前去请降,最后秦始皇承诺给予齐王建六百里封地的优厚待遇,齐国举国投降。

齐王建原本想着无忧无虑的混完日子,六百里封地也够自己吃香的喝辣的。结果等他去到自己封地的时候傻眼了,荒无人烟的六百里林地,一个人上演荒野求生的戏码?

这自然不可能,于是一个君王就这样饿死在自己的封地里。

萧衍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皇帝,他才华横溢、在文学、音律等方面的造诣非常之深,乱世之中萧衍靠自己起兵推翻前朝建立南梁,作为南梁的开国皇帝,萧衍在前期励精图治、任用贤才、勤于工作,国家也在欣欣向荣的发展。

但是到了晚年的萧衍,活脱脱一个老糊涂,笃信佛教,经常的烧香拜佛,非常的迷信。而且迷信也就算了,他还时不时的玩出家,要是真的出家让位也还好,他就是和寺院唱“二人转”,每次出家都要大臣拿巨额的财物前来把他“赎”回去。

一来二去国家财政逐渐被这些荒唐事情掏空,人民生活民不聊生,朝政越来越腐败,加上萧衍实在活得太久,甚至连继承人都走在了他的前面,而且一直在左右摇摆,继承人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最后终于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引发了候景之乱。

萧衍被叛军囚禁在皇宫内城,不给吃喝,而闻讯赶来的救援人员也是隔岸观火,寻思着再把你萧衍救出来你再活个几十年这怎么行呢?此时的萧衍已是八十六岁高龄,身体哪能经得起折腾,没多久在饥饿中去世。

最后的这位皇帝在名义上就不如前几位了,前几位是实打实的帝王,但是这位只能算是个冒牌货,他就是袁术。

袁术说是皇帝法理不合,毕竟他是在孙策手里面拿到传国玉玺之后自己登基的,当时在法理上来说还是东汉的天下。

诸侯联军被赶出洛阳之后孙坚无意之间拿到了传国玉玺,这就惹来了袁术的眼红,一直想要据为己有。后来孙策为了向袁术借兵独自发展,便以传国玉玺为抵押,得到玉玺之后的袁术按捺不住自己的野心,想过一把皇帝瘾的他随即登基称帝,国号大仲。

袁术的僭越自然引来各路诸侯的讨伐,曹操联合刘备等诸侯攻打袁术,袁术不能抵挡,于是准备北上去投靠袁绍,谁知在中途被刘备带兵拦截,已经是强弩之末的袁术已经毫无抵抗能力,一番激战后被刘备打得大败,此时的袁术弹尽粮绝,想喝一口蜂蜜水都不能如愿,饥渴难耐的他最后吐血而死。

0 阅读:21
史海垂钩

史海垂钩

趣观不一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