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中豪杰:一代奇后萧绰,养情人、杀姐妹、御驾亲征

史海垂钩 2022-10-31 01:15:24

中华上下五千年,曾出现许多狠人,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而女人中的顶级存在,我们耳熟能详的:有大唐的武则天、大秦的宣太后芈月、宋朝的刘娥等等。

但她们的人生因为政治手腕过强而多少有不完美,或是感情失意,又或是过于强悍导致母子反目成仇。

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她不但在政治方面聪慧过人,军事能力强悍,就连家里的情人和儿子,都对她服服帖帖,这人就是大辽中兴之主——萧太后--萧绰。

(一)萧家有女初长成

萧绰生活的时代,属于中国历史上汉人王朝所说的北宋。

那时天下并不怎么太平,北边除了他们契丹族之外,西边还有党项族人建立的西夏,南边不用多说,宋太祖黄袍加身,建立北宋。

而在当时,契丹人所建立的大辽可以说是这片土地上最强悍的帝国了,契丹人戎马善战民族性格基因多少影响了萧绰。

萧绰一出生,就是大辽的外戚重臣萧思温的女儿,萧家呢,没别的优点,就是胜产皇后,好几代大辽的国母都出自萧家,萧绰一出生,就是含着金钥匙的小公主。

父亲为她取名为萧绰,小字燕燕,在燕燕前头还有两个姐姐,几姐妹年龄相差极大,她们的故事,我们后面会说到。

应历三年,萧燕燕出生,她打小不但长得极其漂亮、还聪明伶俐、办事利索,对于生活的各种困难与遭遇,都有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这种精神深深打动了她的父亲,常常在无人的角落点头赞许:“此女未来必成大器。”

(二)虎父无犬女,承天太后萧燕燕的晋升之路。

果不其然,萧绰的父亲萧思温并没有看错,应历十九年,这一年萧绰十六岁,辽景帝耶律贤在萧思温,高勋等一些重臣的扶持下顺利继位,是为保宁元年,同年,父亲萧思温得到晋封,而萧燕燕也因父亲的功劳被征召入宫,或是她本人的人格魅力导致,萧燕燕晋升极快,贵妃,皇后。

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又因为耶律贤前半生受到的伤过多影响到身子骨,所以身体一直不大好,于是十一月,萧思温被册封魏王,而萧燕燕呢,开始正式执掌国事,开启了她传奇一生的政治之路。

然而好景不长,保宁二年仅仅才过了一年时间,父亲萧思温就因为随皇帝行猎而遭刺杀身亡。萧燕燕还尚在父亲去世的悲痛中,第二年又传来了一个喜事,她的肚子有了喜讯,皇子耶律隆绪出生,这令她尝到了初为人母的喜悦感。

皇帝为了安抚尚在失落的萧家,册封萧绰母亲耶律吕不谷为大长公主,而父亲萧思温追封楚王。

随着皇帝与燕燕整日相处,他很快被这个外貌艳丽,做事果敢,又饱读诗书的女人深深的吸引,时间在推移,皇帝给予皇后的权利也越来越大。

保宁八年,萧燕燕十九岁,皇帝耶律贤就召集史馆学士,道:“此后记录皇后之言,亦可称朕。”

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在史书里萧燕燕所说的话里头的“我”全改成朕,也就是说,自古皇帝才能使用的朕字,如今的萧燕燕亦可使用。

就是皇帝想将皇后的地位升到与自己等同,就相当于唐朝高宗时期李治与武则天的并称二圣。

随着耶律贤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他信任的妻子也在他的默许下可以裁决更多的军国大事,萧燕燕在政治上极有天赋,事都办得极好,就这样,渐渐地,她所做的决定,皇帝多数不会否决,都只是听听通报,说声:“知道了!”

而本来有些没落的辽国,也在这位政治女强人的努力下,逐渐出现了“中兴。”

(三)突遭变故,孤儿寡母何去何从?

然而,上天就好似调皮的小姑娘,不停的和萧燕燕开玩笑,就在她夫妻恩爱,儿子听话,国家也越来越好的时候,一场变故,如同响雷,横劈在萧燕燕头上。

乾亨四年,耶律贤三十五岁,在外出打猎的途中,忽然病故,死于焦山行宫。

临终时他虽留下遗诏让他与萧燕燕的儿子继承皇位,军国大事听皇后命,但政治嗅觉敏锐的萧燕燕很快感到了不当:主少国疑,小皇帝才十二岁,而大辽的宗亲王室拥兵自重、实力雄厚,中央怕是独木难支,这局势下很容易发生暴乱。

怎么办呢?

万一她没有掌握好手中的权利,她们母寡子弱,很可能就会成为外地宗室的刀下魂。

更何况在遥远的南方和西方,宋真宗和西夏皇帝可是磨拳擦手,正虎视眈眈盯着她们母子呢!

但这困境难不住她,她萧燕燕,自打小时候起,做事就没怕过!

(四)旧情复燃,青梅竹马终成眷属。

就在萧燕燕大脑思绪乱成一团时,看着朝堂下匍匐的众臣,她突然看到一个人。

这么多年了,时光荏苒,她早已从那个青涩少女变为了如今风韵犹存的铁血太后,十几年的宫闱生活让她不再纯真,虽然她才三十岁,但眼里早没了光彩。

而那人,却几乎没怎么变过,依旧是板正的身躯,瘦高寥落地站在那里,也不说话,只是等待。

他叫韩德让,祖上是汉人,他的祖父,父亲皆是辽国极为重要的汉臣,家族自是显赫非常。

而萧燕燕,若不是那年宫变,父亲援助皇帝耶律贤上位,她本要嫁的人,是韩德让。

二人自小便有婚约,青梅竹马,情窦初开,可就在少年少女情感正浓烈时,一道圣旨,少女入了宫,从此一墙之隔,韩郎变陌人,相认不敢相见。

但萧燕燕知道,他们两人,哪怕是过了这么多年,心意仍是相通的。

为什么呢?就凭萧燕燕入宫后,大她十二岁的韩德让婚约被毁后,既然深旷了五六年才娶。

而他娶进门的妻子李氏,他对之十分冷淡,成亲许久,也未有一儿半女。

还记得那次是景帝死后不久,她因想到自己所处的内忧外患的环境,一时脆弱,在景帝临终托孤的两位大臣旁哭了出来:“母寡子弱,又族属强大,边防又十分不安定,哀家该如何是好啊……”

而两位大臣的话令她十分心安,他们说道:“太后信臣等,何虑之有?”

其中一个是大辽最赫赫有名的战神,耶律斜轸,而另外一位,就是韩德让。

她看见他对她的眼神,充满了怜惜与心疼。

也就是这一眼,令她顿时充满了信心。

不出几日,干柴烈火,旧情复燃。

而她,一贯是一个杀伐决绝的女人,绝不允许她们之间的感情有任何的障碍。

于是她下令绞杀了韩德让的夫人李氏,自此之后,每日与韩德让同吃同住,情深意重。

她对感情的霸道,还体现在对韩德让的维护上,有一次在击鞠会上,一个大臣的马冲撞韩德让而使韩德让坠地,萧燕燕十分生气,即刻下令斩了那大臣。还亲自来到韩德让帐中,厚加赏赐。

果不其然,她爱得投入,爱得风风火火,韩德让看得到,也就更加全力尽责的辅佐她的儿子,为她在政坛上扫清一切障碍。

而值得高兴的是,她的儿子,圣宗耶律隆绪,并未对此有所不满,相反,儿子将韩德让看做自己亦父亦兄的亲人,十分尊敬。

萧燕燕与韩德让的感情,是经过历史洗涤,而依旧璀璨的。

他们这一生,并无猜忌与背叛,她若进攻,他就是她手里最锋利的那把利刃。

在后来的岐沟关之战、宋辽檀渊之盟,又或是姐姐们的谋反叛乱中,韩德让都始终不离不弃,就像影子,始终如一。

就连死亡,韩德让都是在萧燕燕死后一年而紧跟其后。

(四)岐沟关之战,承天太后御戎出征。

在萧燕燕三十三岁那年,新的一轮考验终于到来。

北宋皇帝赵光义听闻臣下进言:辽主年幼,他的母亲又宠幸韩德让,感情混乱,因此辽国人苦不堪言,若是陛下能征讨北方,定能一统天下。

赵光义一拍大腿:“妙啊,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于是风风火火的赵光义命宋军兵分三路,攻打辽国。

危急关头,果敢的萧燕燕为振奋士气,带上小皇帝,昭告天下:哀家要御驾亲征!

宋辽这一战打得激烈,大宋本有良将,但奈何上级指挥不当与要命的军制体系,让辽国大获全胜,顺利收回先前失陷的疆土。

战火,陆陆续续烧了十八年。

宋辽边境战火冲天,民不聊生。

终于,在统和二十二年,萧燕燕再次御驾亲征,宋人抵不住压力,辽人也不想再打了。

于是宋真宗赵恒认皇太后为叔母,认圣宗为兄,承诺每年向大辽缴钱,这才停战。

立下了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

两年后,更大的打击来临,自小陪同萧燕燕一起长大的姐姐,谋反了!

两个姐姐谋反,一个,是萧燕燕因为政治斗争牺牲了她的夫家,而另一个,则是听信了男宠的谗言,想要取萧燕燕而代之。

五十四岁的萧燕燕已经老了,亲人的背叛让她痛心,她像以前一样,麻木而无力地处理完姐姐的事情后,终于累了!

三年后,她归政还朝,结束了她腥风血雨的政治生涯。

还权后仅仅一个月,萧太后去世,次年,韩德让亦离世。

萧绰是一个有铁血手腕的政治家,做事果断,行事大胆,凭一己之力将快没落的帝国强撑出中兴局面,后人对她虽多有评说,有人说她过于残忍,也有人说她感情糜烂,但历史风沙湮灭,留下的,也仅仅是一个为家族、为儿子、为爱情、为国家呕心沥血的女人。

0 阅读:368
史海垂钩

史海垂钩

趣观不一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