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我们一天三餐基本是顿顿不落,而且烹饪方式和美食的品种更是数不胜数,各种菜系和各种特色美食更是享誉海内外,在吃的这个领域我们国家可谓是独领风骚,没有任何人比中国人更懂得吃的精神内涵了!
很多人认为我们的祖先基本也就是这种生活一直吃过来的,毕竟很多的影视作品上满桌的菜肴场景也是非常多。
其实不然,我们的祖先的生活水平在宋朝之前也不高,甚至一天也只是吃两顿饭,没有条件享受今天的一日三餐,而且吃炒菜吃美食,那也对不起,宋朝之前的古人是没有办法享受炒菜的。
到了宋朝之后,古人才开始享受炒菜的美味,也才开始一天三餐的生活,亲朋好友之间也开始了聚会吃席玩乐等娱乐活动。
这些都是得益于宋朝高速发达的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毕竟物质条件丰富的时代,人们的需求已经不再是吃饱的问题,而是怎么设法去吃好,吃出花样,吃出境界来!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宋朝对于吃可以说是完成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本是古代吃的巅峰,说是美食天堂和吃货的天堂也不为过。
烹饪工具的发明,把“炒”这个烹饪技术给发扬到了极致,而且改善了饮食的习惯,而且亲朋的聚餐改变了宋朝之前的那种分餐制,变成了大家围在一起,共同喝酒共同吃菜的习惯。
首先一点宋朝“吃”的变革是得益于铁锅这个烹饪工具的发明。
宋朝开始出现了各种铁锅,尤其是薄底铁锅的发明更是把“炒”的烹饪方式推向了巅峰,在之前的菜是没有炒菜这一说的,主要是靠炖煮以及烧烤来烹饪的,这种烹饪方式做出来的东西味道有限。
为什么呢?还是因为科技手段的不成熟,冶铁技术很落后,自然没有铁锅这种烹饪工具,用得最多的就是被称为釜的烹饪工具,这只能用来煮。
因此炒菜,在宋代之前的古人是没有办法体会的。
宋朝随着冶铁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类铁锅特别是薄底的问世,让烹饪技术大幅变革,铁锅导热速度快、受热均匀的优点很实用,可以煎炸烹煮,此时的宋朝人觉得天下的美食都可以一口铁锅搞定,基本是可以炒遍天下。
炒的烹饪方式简单快速,飘香四溢,可以蔬菜肉类一起下锅各种组合,味道鲜美,宋朝人对炒菜的味道流连忘返,深深着迷。
首都开封的各大酒楼招牌都是主打炒菜,传统的烹煮到了宋朝这里基本就开始冷落,从很多宋代名画作品也可以窥探一二,酒馆林立,热闹非凡。
炒菜的高速发展也催生了很多专业厨师,各种琳琅满目的名菜就此开始扎根在中华大地,不过炒菜的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对厨师的技术更加高。
可以说在宋代我国就是烹界的主流,特别是铁锅的出现则是把炒这一烹饪技术发扬至今。如果没有宋代的技术革新,我们今天吃的什么鱼香肉丝、红烧肉、蒜香排骨等等耳熟能详的美食和我们基本无缘,这对于吃货来说是极大损失。
其次三餐制的出现刺激了餐饮行业的发展。
我们今天一日二餐基本是不可能的,估计没几天身体都得拖垮,但是这个在宋代之前是常态,只有权贵王公这些人可以吃三顿,其他的普通老百姓早上一顿,下午三四点吃第二顿一天就算完了,所以大部分人都是挨饿中度过,生活条件相当惨。
根本原因也是生产力落后,粮食产量低下,所以也不敢多吃,能够活着就行。
到了宋朝经济发达,粮食产量不再是问题,而且社会稳定,人们安居乐业,国力的提升让人们不再为了粮食发愁,因此开始了一日三餐,特别是宵禁制度的取消,让宋朝人的夜间娱乐生活高度发展,兜里有钱的宋人晚饭都经常去小酒馆、酒楼消费。
所以一日三餐把宋朝的餐饮业催生得空前繁荣,各种餐馆、特色小吃、名牌酒楼等应运而生,这基本是古代吃货最喜欢的世界。
最后,宋朝人创造了无数流传至今的美食,且不说《东京梦华录》里面记载的无数小吃,就说闻名于世的,就有苏东坡的东坡肉,这道菜至今长盛不衰,是文化和美食的经典结合。
其他宋朝人创作出来的著名美食就有豆芽、火腿、火锅等等,小吃还有女生最爱的爆米花。试想一下这几种美食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基本是每家每户都没有缺过。
尤其是火锅,可以说是宋人在美食界界对全世界的贡献,这道美食不仅在我国深受喜爱,哪怕在世界上也征服了无数人。
对于吃货来说,宋代绝对是一个让人无限憧憬的朝代,社会和谐繁荣,人们的各种娱乐文化生活基本是古代的巅峰,也是最为接近当下生活的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