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评电影《满江红》:解锁“九连环”般故事背后的家国情怀

敏于行 2023-02-01 21:50:29

岳飞画像

《满江红》上映之后,网络上出现了很多不同风向的东西,有评价极高的声音,有抨击极低的言论,有赞声,也有骂声,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对同一个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每个人对待任何事物也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一千个人就有可能会有一千种不同的看法。

从我的角度看来,一部电影上映之后,无论从什么角度,只要说出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些有价值的意见可能会从某个微小的角度推进电影事业的发展,未必不是坏事,但切勿扣大帽子,一竿子打翻,再踏上一万只脚,建议、意见和诋毁、辱骂永远不是一个概念。

下面,只从个人角度出发,一家之言,各位看官只做茶余饭后消遣即可。

(一)关于本子

我认为,一部好作品=好剧本(好故事)+好导演+好演员,三者缺一不可,从剧本来看,有些像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著名悬疑电影大师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独特的作品风格:故事跌宕起伏,结局出人意料;擅长把观众带入到电影中去,让观众在参与思考中产生猜疑、恐惧、推理、认同或意外的心理。

(二)关于反转

初看完,忽然觉得似曾相识,这个本子的叙事风格和结构很像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英雄》这部片子,剧情中也出现了多次反转。

但细想来,《满江红》这个本子还是有些不同,反转远远多于《英雄》。很多时候觉得走投无路时,突然又出现一个线头。一部电影好像被分割成了很多小段,一个小段一个小故事,结束了一转折再引出下一个。这样整部电影就显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了。我总结了一下:这部电影里约有近20处反转,也就是说,150分钟左右的影片约7-10分钟便有一次,这样,情节环环相扣,又步步设疑,紧紧抓住了观者的心。

好像古代的智力玩具“九连环”,解开一个扣,需要把前面的扣锁上,然后解开的这个扣又死了,再锁上,再解下一个扣,从一个又一个“死地”处找生机。沈腾饰演的“张大”做为一个“解扣人”,引领着走完了整部影片。

电影剧照

(三)关于结尾

结尾处的硬伤就是“无法杀真秦桧”,无法自圆其说,杀了与史实不同,不杀用再好的理由也不能说通整件事。所以,这样的结尾必然会成为整部影片的硬伤。

(四)关于演员

这部影片因很多喜剧演员的加入使得前半段看似一场闹剧,也正因为这样,放映之后受到了很多人的诟病。我从两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

1.单纯从表演的张力和深度来看,抛开人的问题,如果是个陌生演员,只说表演层面,无论是沈腾、小岳岳、魏翔、潘斌龙等人在这部剧中的表现都可圈可点,是没有问题的。

2.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是因为他们的综艺感阻碍了作为专业演员的发展道路。这些喜剧演员从话剧舞台、相声舞台、小品舞台、春晚舞台和各大综艺中出来并成名,他们并不是单纯的演员出身,造成了观众对于这些喜剧演员的定式认知,看电影时会跳戏,看到他们便想起在小品、相声、综艺中的镜头,这一点很要命,尤其是拍正剧,演技再好观众也无法投入剧情和角色。邓超就是一个很深痛的教训,在综艺上大红大紫,之后几年很少有好作品、好角色出现,遇没遇到好本子是一方面的原因,更多的还是因为观众对他综艺的认知记忆,演员参加综艺,最终就会像一柄双刃剑一样,转过头来刺伤自己。

(五)关于家国情怀

岳元帅是一个历史上被奸臣所害、冤死的著名的抗金英雄,是大家骨子里敬重的一段记忆、一个忠烈的符号,所以,前半段稍有戏谑的叙事风格一定会伤害到很多观众的心,差评就在所难免,好在中途转折,转向了正剧的节奏,当大家隐藏在内心的情感和记忆被唤起后,后面的章节就没那么突兀,影片才真正得到了观众情感的共鸣。“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种处理,是想通过观众情感的反转让这部影片更深入人心呢,还是只为哗众取宠吸引眼球呢?我想应该是前者吧。

电影剧照

(六)关于配乐

影片中的配乐是“摇滚+豫剧”,多次出现,而每次出现都是在推进情节,感觉像在看一部话剧,每次出现“音乐+在小巷急速走路”,就像是话剧中的上一个场景结束,幕布拉上,又拉开了下一场幕布。而重复和相似的场景,剧目式结构,加深观者的印象,独特的配乐在这样的处理下达到了“绕梁三日”的效果。

豫剧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是陌生的,包括京剧、百戏之祖昆曲、黄梅等,好像逐渐淡出了年轻人的视线。这部电影以这样的方式让传统的东西卷土重来,也算是从一种新的角度吸引年轻人去尝试了解老祖宗的东西,意义是积极的。

杭州岳王庙岳飞彩塑

最后,如果你流泪了,便不必介意这部影片中的一些小瑕疵,毕竟,电影史上也从没出现过一部十全十美,所有人看后都无比称颂的电影存在,所以,当我们观后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我认为,就不失为一部好电影。

0 阅读:13
敏于行

敏于行

读书感悟,教育思想,杂文随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