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评价,特别是在学校或工作中。老师、同事,甚至社交平台上的点赞和评论,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对自己的认知。
很多人陷入到了比较的怪圈中无法自拔,很痛苦,但又很无奈,“被困在了系统中”。
事实上,这些评价并不是单纯的“绝对评价”,而更多是“相对评价”。
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各有各的好处和局限,看清它们,我们的生活或许会轻松一些?
数据,是数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归一化后的数据。
这个公式很简单,它表示的是一个数据点在某个特定数据集中的相对位置。也就是说,通过最小-最大归一化,我们将数据缩放到一个统一的尺度内,使得原本各自不同量纲的数据可以进行比较。简单地说,它让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每一个数据在整体中的“相对重要性”或“相对位置”。
拿我们的生活举个例子,假设你在某个考试中获得了90分,而全班最高分是95分,最低分是60分。那么,按照最小-最大归一化的公式,你的分数就可以映射到一个[0, 1]的区间内。
在这个区间中,最高分映射到1,最低分映射到0,而你的分数就会被映射到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值,反映出你的成绩在全班中的相对位置。如果你的分数是90,那么映射后的值大概会是0.8,意味着你的成绩接近班级最高分,但离最低分还有相当的差距。
下面这幅图表示的是实际分数:
这幅图则是相对分数:
这个例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相对评价”的意义:你的分数本身可能看起来很高,但它总是要跟别人进行比较,才能知道自己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然而,问题就在于,这种相对评价的系统往往会让我们感到焦虑和不安。因为无论我们做得多好,总有更优秀的人存在。例如,在工作中,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做得不错,但当看到同事的表现更为出色时,你就会开始怀疑自己,产生自我怀疑的情绪。
萨特有句话:“他人就是地狱。”似乎用在这个场景下也说得通。
每个位置的得失,都有它的相对意义。无论如何比较,最重要的是在这个位置上,你学到了什么。
这时,绝对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绝对评价关注的是个体本身的表现,而不依赖于外部的比较。例如,在某些场合,可能会给你一个明确的标准,告诉你你完成了某项任务的质量是否达标,而这个标准并不依赖于其他人做得如何。
绝对评价的优点在于,它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实际能力,而不被外界的比较所左右。通过这种评价,我们更容易发现自己的进步与成长,感受到更大的自信。
绝对评价,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真正审视。它不在乎外界如何,只在乎你是否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各有各的好处和局限,其实同一份数据,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看待角度,别人有别人的看法,自己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就算是别人拿相对的眼光看你,你也应适当地采用绝对的眼光来看待自己,毕竟你的人生是自己的。
他人不一定是地狱,需要的是如何在他人的眼光中保持自我,不被外界的评价左右。每个人的成长轨迹、目标和节奏都不同,我们无法简单地将自己的价值与他人的标准挂钩。就像在一场马拉松中,有些人起步较快,有些人则稳步前行;每个人的速度不同,但目标是相同的——那就是坚持到最后。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并且相信无论多么曲折的道路,最终都会指向属于自己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