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链之飞矢分析法

模型视角 2025-02-04 13:37:12

如何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看得清)、科学有效的决策(谋得好)以及准确到位的执行(做得到) 是我对思维链研究的核心问题。

一文承载内容有限,本文主要介绍在分析部分的独创方法————飞矢分析法,其他部分方法会在公众号中更新。

飞矢分析法的起源:九屏幕思考法

九屏幕思考法是一种创新技法,指的是不拘泥于当前研究对象,而是从时间维度(过去、未来)和空间维度(超系统、子系统)来开拓思维。

举例来说,我们现在的关注点就是新书《巧用ChatGPT进行数学建模》的营销,简单来说就是“书的营销”。那么“书的营销”就是当前系统。

如果此时我只是埋头想该怎么做“书的营销”时,我可能关注书的宣传渠道、书的销量、需要的投入等等,对于一个在营销领域并不是很在行的人而言,其实是没有多少头绪的,只能是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为了系统和全面地做到这一点,借助九屏幕法的启发,我们需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思考。

时间维度的思考

先考虑时间维度,即当前系统的过去和未来,对于“书的营销”的过去和未来分别指的是什么呢?

回想一下我前两本书的营销:第一本书(《数学建模实战:手把手教你参加数学建模竞赛》,2023年)只是在朋友圈进行了一次宣传以及在公众号上发了一篇书的前言。第二本书(《模型,就是数学化的思维》,2024年)邀请了知名专家为该书写推荐语,除了在朋友圈和公众号发文以外,还大量地向朋友、粉丝赠书。

通过回顾过去,能得到的经验和感悟包括:

书籍的营销需要精心地策划。书籍最初上市时是销售的黄金期。需要特别感谢那些帮你宣传的朋友。

接下来展望未来,我希望营销能达到怎样的效果?新书上市一个月销售惨淡、销售平平还是超出预期?哪些因素和举措对结果会产生影响?

空间维度的思考

接下来考虑空间维度,或者说是系统维度,其中包括:

超系统(当前对象包含在哪个系统中)。子系统(当前对象又包含哪些内容)。

“书的营销”是书籍生命周期的一个阶段或者组成部分,其他部分包括书籍想法的产生、撰写、联系出版社、审校,还包括后续的勘误、再版、数字化等等。营销很重要,其他部分也重要,各部分的联动同样重要。这就是将一个研究对象放在系统中的一个好处:更能清楚研究对象的位置。

再聊一聊子系统,书的营销包括渠道、产品、定价、促销(4P理论)这些子部分,每部分都要尽可能做好。以渠道为例,包括:

线上渠道:电商平台(京东、淘宝等)以及各种自媒体平台(公众号、抖音、小红书等)。线下渠道:书店、高校合作等。

最后,我们再考虑超系统的过去和未来以及子系统的过去和未来。

九屏幕法的实例分析与局限性

上述内容是关于九屏幕法的实例分析。该方法的好处之前都谈过了,最重要的是系统思考。 但我在实践中发现,其实寻找超系统和子系统并不容易,甚至有很多种选择。上面的例子中将“书的营销”定义为书籍生命周期的一部分,这没问题。除了这种方法以外,我们还可以将“书的营销”视为“营销”这个大的概念的一个实例。此外,子系统的选择除了组成部分以外,还可以选择实例(一个具体的书的营销方案)、属性(经济性、实用性、覆盖面等)。也就是说上述九屏幕法可以再进一步细化。

飞矢分析法的核心概念

横向箭头代表时间,图中共有7条横向箭头;超系统、子系统与当前系统分别有3种联系关系,分别为实例、属性和组成。

举例来说:

组成子系统:包括书籍营销的不同部分或者环节。实例子系统:可以是各种具体的书籍营销案例。属性子系统:是关于书籍营销的各种重要属性,比如经济性、传播性等。

上述概念图像看上去像是多只齐发的“箭”,故称该方法为“飞矢分析法”。

0 阅读:0
模型视角

模型视角

一个资深数学建模爱好者的知识、视角和建模乐趣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