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链之AGENT决策法

模型视角 2025-02-05 16:21:12

AGENT思维链

先说说这个思维链的起源,我希望自己能够结合量化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虽然这种理性思维方式在大部分时间里都用不上,但遇到重大问题时的确有必要),解决数学建模中的评价与决策问题有很多现成的模型。但我也同时意识到,很多决策是在已有方案上进行选择,而如果没有“生成”好的方案,那做出的选择也不见得理想,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于是在过去两年我做了很多关于创新思维的研究,包括形态分析法、SCAMPER方法等,这些创新技巧在《模型,就是数学化的思维》一书的第八章有具体介绍。

有了一些候选方案之后,接下来就是评估,即选择合适的指标和维度进行计算和评分。当然评出最好的就结束了么?不不,我又深入思考之后,认为还应该再加上一步,即在已有方案基础上进行融合,使其变化为更好的方案(这是一大亮点)。确定出最好方案之后再将其进行测试,如果通过,则付诸实践,否则重新设计。

基于以上思考,我构建了AGENT思维链方法,该方法的名字是基于几个关键步骤的首字母进行的合成:

A: Assumption,假设,这是基于分析之后对情境的简化,并提炼出重要的条件和前提;G:Generation,生成,这指的是生成多个可行的方案,构建备选方案池;E:Evaluation,评估,基于特定维度和标准进行评分;N:Nurture,虽然它的主要含义是“培养”或“培育”,但在某些语境下,它可以引申为通过培养使某事物趋于完善或成熟,这里取“使完善”的含义,表示基于评估方案如何和构建更好的方案;T:Test,测试,对方案进行测试,理解其应用效果和适用情形。

这里有个小插曲,其实最开始Nurture这个词我是没有直接想到的,但是为了凑成一个相对有意义的整体单词Agent(代理)我特地寻找了能表达“完善”且以N开头的英文单词。我觉得Agent(代理)这个词与决策密切相关,使用它作为思维链的名称更容易被记忆和理解。

下面我来以一个例子来具体介绍AGENT思维链的使用。

智能家居新产品开发决策

假设某智能家居公司计划推出一款面向年轻家庭的新产品,预算有限但市场竞争激烈,需在6个月内完成开发。如何决策产品方向?

下面是用AGENT方法进行分析。

Step 1: Assumption(假设)

通过前期市场分析提炼核心假设:

核心用户是25-35岁有孩家庭,关注安全与便捷性产品单价需控制在500元以内必须兼容主流智能家居平台(如米家、HomeKit)需具备差异化功能以突破竞品包围

关键洞察:用户真正需要的不是"更多功能",而是"更贴心的生活解决方案"。

Step 2: Generation(生成)

运用SCAMPER创新法生成候选方案:

方法方案示例创新点说明Substitute语音控制→手势控制解决厨房场景语音不便问题Combine空气监测+自动开窗器打造室内空气闭环管理系统Adapt宠物监控功能迁移到儿童房满足家长远程看护需求Modify模块化设计可更换传感器降低迭代成本,延长产品周期Put to use利用门磁传感器开发「服药提醒」功能挖掘现有技术的非传统应用

最终形成5个候选方案池,涵盖环境监测、安全防护、健康管理等方向。

Step 3: Evaluation(评估)

构建三维评估矩阵:

方案用户价值(40%)技术可行性(30%)成本控制(30%)综合得分手势控制空气系统85657074.5儿童安全监测套装92808586.7模块化环境终端78759080.7智能服药提醒器88609582.9空气-开窗联动系统83707577.3

评估发现:

得分最高的儿童安全监测套装存在同质化风险服药提醒器成本优势突出但技术成熟度低手势控制方案创新性强但用户体验存在不确定性Step 4: Nurture(完善)

进行方案杂交与缺陷修补:

功能融合:将儿童安全监测与服药提醒结合,开发「智能育儿助手」技术替代:用手势控制的边缘计算模块替代高成本的视觉识别方案体验优化:在模块化终端中增加NFC标签功能,实现老人/儿童便捷操作成本重构:与物业公司合作预装基础传感器,降低用户端硬件成本

最终方案升级为:「HomeCare Pro」智能看护系统

核心功能:儿童安全监测 + 老人服药提醒 + 紧急呼叫差异化点:物业端共享传感器网络 + 无屏幕手势交互成本结构:硬件成本降低42%,转为服务订阅模式Step 5: Test(测试)

设计三层验证机制:

概念测试:

用Figma制作交互原型,邀请目标用户进行场景漫游发现:90%用户对「跌倒自动报警」功能需求强烈

技术验证:

搭建LoRaWAN测试网络,验证多设备协同稳定性关键突破:将响应延迟从2.1s优化至0.8s

市场验证:

在3个社区开展预售,设置「满意度承诺」条款结果:转化率达23%,超行业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

根据测试反馈,最终增加「夜间安全巡逻模式」,并与社区医疗中心打通应急响应通道。

0 阅读:5
模型视角

模型视角

一个资深数学建模爱好者的知识、视角和建模乐趣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