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为什么如此特别?

鹰哥爱写文 2024-03-02 20:04:52

《简读中国史》作者:张宏杰

​这一节,我们将探讨中国历史的独特性,以及它在未来将如何继续发展。

中国历史的独特性

我们常说,中国历史是十分特别的。那么,究竟它的独特性体现在哪里呢?

为了看清楚中国历史的特点,我们只有把中国史放到世界史中,才能避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根本上说,中国文明的发展,有着“后发先至”的特点。

我们知道,和西方的文明古国相比,中华文明出现的时间并不是最早的,和中东地区的苏美尔相比,要晚了接近两千年。和埃及相比,中国文明也要晚一千五百年。

但是,到了文明的成熟期,中国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了大一统的封建制度,比欧洲早了一千八百年。紧接着,中国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次出现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这同样比欧洲早了近两千年。

和中国相比,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其他三个文明,早已在历史的长河中消散如烟,而继承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欧洲,也一直在探索统一集权国家的建设方法。

中国在公元前3世纪就实现了的社会集权,但在欧洲,直到17世纪仍然做不到像秦始皇那样的成功。

中国文明的这种“后发先至”的特点,为我们的历史带来了诸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是社会面貌的转变。

在很早的时候,中国社会就形成了规范的管理结构和秩序,因此,传统的中国社会,形成了整齐划一的“一元化结构”。从这一点上来说,古代中国已经很接近我们今天熟悉的“现代化”的社会了。这也正是我们在前面提到过的,中国历史具有的“早熟”的特点。

其次,中国历史中的“大一统”传统,带来了相对较长的和平时期。而在长期的太平岁月中,王朝的社会经济会获得稳定发展,因此出现了很多盛世,比如唐代的贞观、开元和清代的康乾盛世;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比如唐诗宋词;还留下许多雄伟的文化遗产,比如万里长城、故宫和大运河等。

另一方面,中国历史中形成的独特的“皇帝制度”和“大一统的郡县制度”,也打造了中国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

首先,在郡县制度下,中国的官僚系统极为发达,皇帝通过一层又一层的官僚,完成了对社会的全面控制。同时,由于长期形成的传统,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十分稳固,皇帝的权力具有天然的合法性,因此几乎不受约束,皇帝是天下的“共主”。

这样的优势在于,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从社会汲取资源,满足皇帝和统治集团的需要。

相反,在古代欧洲,由于采取了封建自治制度,所以“自治”的传统占据了主流,国王、皇帝对社会的控制力要远逊于中国。

随着历史的发展,欧洲的中央集权虽然出现了,但是出现的时间非常晚,也并不成熟。由于这种政治制度不符合他们的传统,因此还受到了民间和底层的反抗,这也奠定了欧洲在近代进行政治改革、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基础。

中国的未来向何处去

了解了中国历史在古代的独特性,我们接下来要面对的课题就是:到了现代,中国历史会如何发展?中国的未来要走向何方?

首先,我们要知道现代世界历史的基本特点,那就是,全球化成为过去几百年间的主流。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都不得不进入全球化的历史时期,我们中国也不例外。

因此,至少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历史就不只是我们一个国家的历史了,而是和全球的历史发展都挂上了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历了百年的屈辱,给我们今天的社会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在度过屈辱百年之后,整个中华民族出现了巨大的“心理创伤”。有一句俗语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面对列强不断的侵略和威胁,“亡国灭种”的焦虑从来没有远离过中国。因此,“救亡图存”的呼声也从来没有中断过,这使得我们一直生活在忧患之中,对那段历史难以忘怀。

而在另一边,这种心理创伤,使得许多国人形成了过度的“受害者心理”。由于屈辱百年的经历,一部分中国人对外部世界产生了“深刻的敌意”。从前,中华民族对外的自信、自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为自卑,使得他们对于外部的任何一点表扬、批评或者“侮辱”,都高度敏感,甚至达到“草木皆兵”的程度。

但是,我们要知道,在过去的一两百年间,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改变,还有其他的方面,比如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基本规律。

首先是人口曲线的规律。

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人口数量总是随着社会的盛衰而产生波动,到了太平盛世,人口自然会迅速增长,而一旦到了乱世,人口就迅速减少。但是,到了晚清、民国,这种波动的规律不再生效了。

历史学家通过整理历史资料、梳理统计数据发现,自从晚清的太平天国内乱结束后,中国人口就开始了史无前例的高增长。

伴随着晚清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医疗条件进步,中国的人口模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传统模式,变成了“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的现代发展中国家模式。

与此同时,和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相似,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经济增长规律也改变了。

在中国古代,和人口的增加、减少规律一样,中国的社会经济,也是遵循着“治世增长、乱世崩溃”的基本规律。但是,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的经济和世界经济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晚清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经济的全球化之路,而到了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经济在总体上更是一路向上发展的。

而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国家实力更是获得了显著的提升,社会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爆发式的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中国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影响力的增强,中国在世界舞台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所以,无论是从文化、社会心理的角度,还是从社会经济规律的角度来看,现代时期的中国历史,都和全球化密不可分。

自从中国历史在近代步入全球化以来,历史发展的主线就变成了中国传统和西方文明这两条线的共进。这两条线相互交叉、相互作用,共同主导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这种趋势,在当下和未来,依然会延续下去。也就是说,中国历史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仍然会和整个世界的历史走向息息相关。

读中国历史,找历史规律

好,在了解了中国历史的独特性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之后,我们就可以回过头来,从中国历史的走向中,找到我们阅读历史、理解历史的一个关键方法,那就是:读历史,就是找规律。

从文明的起源出发,在上下五千年的旅途中,我们发现了哪些中国历史的规律呢?

首先,我们发现,中国文明具有十分特别的基因,特殊性一直是中国历史的基本特点。

它虽然不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却是古代文明里最具有生命力和延续性的一个。依靠着先民的智慧和努力,我们的文明绵延不绝,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这也说明,对于世界上的每一个民族而言,选择怎样的发展道路,是由它的地理条件和文化传统等各种因素汇集而成的。中国文明起源于黄河、长江,由中华民族共同创造、发展,自然与世界上的其他文明有本质的不同。

这不仅是中国历史的规律,更是全人类历史的基本规律。

其次,无论是古代世界的贵族政治,还是大一统集权时代的皇权政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文明一旦做出了正确的选择,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就能够保证社会的活力、推动历史的发展。相反,一旦社会的制度、文化僵化起来,我们就会进入历史的谷底。

这说明,社会政治、制度、文化的发展,必须适应时代的背景,能够推动历史的进步。用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话来说,就是“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因此,中国历史告诉我们的另一条规律是,改变并不容易,但是改变是历史前进的必备条件。只有勇于变革,才能保持发展的生机与活力。虽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我们的历史已经证明了,改变并非不可能。

在过去的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中国历史已经充分说明了,中国人具有强大的行动力。儒家传统强调的“刚毅进取”,和中国人吃苦耐劳、团结奋斗的精神结合到一起,迅速改变了中国贫穷落后的局面,这也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最后,中国历史中还有一个贯穿始终的规律,那就是“大一统”始终占据着历史的主流。

虽然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中国陷入过一次又一次的分裂,但是很快就会重新统一起来,统一一直是中国人内心深处的诉求。无论是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价值还是地理特点,都决定了它的大一统趋势,一直延续至今。

所以,在大一统的背景中,我们更应该利用好这个条件,充分地挖掘历史的宝藏,同时全力吸收全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充分激活整个社会的发展活力,使得每个人过得更幸福、国家变得更强大。

好了,到这里《简读中国史:世界史坐标下的中国》这本书的共读就全部结束了。

在中国古代经典《诗经·大雅》中有这样一句话,叫作“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意思是,虽然周是一个历史身后的邦国,但是它的使命就是推陈出新、带领整个国家走向新的历史征程。在历史上,周完成了这个使命,创造了辉煌的周王朝。

现在,历史的使命落到了我们的肩上,每个中国人都可以参与到新时代的历史中,让我们一起用努力和奋斗,共同书写中国历史更加辉煌的篇章!

0 阅读:22

鹰哥爱写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