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曾当着媒体的面表示,自己的一生曾做错了两件事情,第一事情就是同意让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使得我国成为了令美国最为头疼的对手;
第二事情则是软硬兼施,逼迫乌克兰放弃了核武器。
其表示若是自己当初没有做出这项决定,今日之地球不会是这个局面,而是另外一副局面。
事实果真如克林顿所言吗?克林顿的行为真的决定国际的走向吗?
时势造英雄,英雄促时势。这句话既强调了人物的作用,也强调了客观存在。
若是某个人物做出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决定,势必无法被所处的时代所拥护,反而会被全人类放到耻辱簿当中,没有任何反驳的机会。
克林顿当着媒体的面,敢于大言不惭地点明自己的观点,是基于两个维度做出的考虑。
其一是我国不可逆转的崛起,已经成为了任是谁也无法阻止的事情,哪怕是特朗普,也阻止这件事情的发生。
其二是俄乌冲突的持续进行,似乎永无止期,若是当年美国不与英国、俄罗斯一道逼迫乌克兰,乌克兰就会拥有自己的核武器,俄罗斯即使想来攻击自己,也得考虑一下严重的后果。
这也是为什么教员在那样困难的情况下,也要举全国之力去做这件事情。
一个国家连自身的安全都保障不了,还谈什么发展,哪怕自身创造的财富再多,外国人只需要稍微动一下武力威胁,就足以拿走其所有的财富,晚清时期割地赔偿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不妨给这位前总统先生安排一次穿越,若是其真有机会返回任期,其果真会不做这两件事情吗?历史的进程果真会因此而改变吗?
首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到底是克林顿个人的决定?还是当时的形势发展如此呢?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的经济呈现出不可逆转地提升,如同一个沉寂许久的巨人,突然站起身来,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令全世界为之耳目一震。
美国此时的发展遇到了严重的问题。
第一,资本主义会定期发生危机,若非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很难彻底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
第二,美国的贫富分化已经达到了难以根治的地步,这已然成为了美国的痼疾,后来的每一任总统都是在边边角角上的下功夫,不过都是治标的方法,使得疾病越来越严重;
第三,美国的发展不可能离开其他国家,布雷顿森林体系建设之初,就是要从其他国家榨取财富,若是没有其他国家做出牺牲,这套体系于美国而言就形同虚设。
按照当时的国际形势而言,正在崛起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既符合全球的利益,更符合美国的利益。
用电影《让子弹飞》里的一句台词来形容:得钱之后,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成。
豪绅能够到七成的利润,他们难道会甘愿放弃这么一个赚钱的机会?
克林顿凭什么能够阻止豪绅?
他可不是马克思主义在美国的代言人,其所代表正是这些大财阀们的利益,克林顿家族也要从中抽取大量的好处。
这么多的好处都让他们拿去了,我国做出了如此巨大的牺牲,好不容易才换来今天的日子,结果“豪绅”倒怪我们给他们的太少了,反而想要拿走十成的分红。
可惜我国已经不允许他们再如此操作,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走资的问题。
这个问题好比一个巨大的漏洞,如果不及时堵塞,如同一艘正在行驶的巨轮,油箱一直存在跑冒滴漏的状况,肯定不能支撑这艘巨轮乘风破浪,行驶万里。
因此,克林顿说的第一个假设根本无法成立,哪怕他穿越到了历史的现场,也改变不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进程,没有谁能阻挡一个强者的脚步。
接着再来说一说第二件事情,其当时是否能支持乌克兰拥有核武器呢?
前苏联解体之后,以北约为代表的西方世界空前欢喜。
他们已经摆出了打擂的姿态,却没想对方竟然奇迹般自动毁灭了,此刻他们唯有高歌:无敌是多么寂寞。
而身为前苏联一部分的乌克兰,却陷入了危难当中,前苏联的许多军工厂都建设在这个地方,乌克兰自然不愿意轻易放弃这块蛋糕。
奈何没有了苏维埃的支持,这些军工厂根本难以为继,巨大的财政支出本就是这个小国难以承受的。
当时,其他许多国家都觊觎乌克兰的这些技术,试图花重金购买。
按照英美与俄罗斯等国家的思路,若是任由这些国家购买,尤其是核武器,势必会使得全球不稳定的成分增加,必须要强行干预。
为了迫使乌克兰放弃核武器,美国甘愿为其投资了数十亿美元,同时又做出保证,若是其他国家欺负乌克兰,美国、英国以及俄罗斯等国家都会出现帮助其解围。
彼时的乌克兰已经意识到核武器的重要性,只是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最终还是放弃了长远的利益。
明朝时期,朱元璋曾派遣自己的儿子们到北部边疆,负责防御北方的瓦剌、鞑靼等部当太子朱标去世之后,其把孙子朱允炆封为了皇太孙,并且带着孙儿到北部边疆游历,骄傲地说道:
“以后谁要是欺负你,这些叔叔都可以替你出头!”
朱允炆弱弱地问了一句:“那要是这些叔叔欺负我呢?”
一句话问得朱元璋哑口无言,乌克兰当初忘记如朱允炆那般,弱弱地问上一句:
“若是你们欺负我会怎么办?”
其本就是一个在大国竞争中生存的国家,必须要把眼光放得长远,否则就会遇到更大的困难。
就当时的局势而言,即使克林顿同意其掌握核武器,俄罗斯和北约等国家也不会同意,从他们的利益出发,肯定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你美国实力再强,总不能同时与其他几个强国抗衡吧?
因此,克林顿的这两项决定,与其说是他的决定,倒不如说是他在缘起的事情上,顺水推舟了一把而已。
其这番说辞,不过是在放大镜下,把自己的行为放大了而已。
一个逆潮流而动的人,根本不可能推动历史的进步,希特勒就是一个例子,其以狭隘的民族观为上位的基石,结果如何?还是被历史所抛弃。
身为一个在政治场中摸爬滚打多年的人物,其不可能丝毫意识不到这些问题,但是他还是说出了这番话,这说明什么?
这句话能给他带来巨大的利益。
反对甚至诋毁我国,正符合美国当下的国策,所谓国策,肯定符合国内绝大数财阀们的利益。
克林顿的言行就是要争取他们的支持,有了他们的支持以后,其就能和他们站到一起,这就有了合作的基础,有了合作的基础之后,就可以再次展开见不得人的勾当。
其次,俄乌冲突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
站到人道主义的立场上,更多的人会支持乌克兰,一个小国家要在一个大国的旁边讨生存,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其竟然敢公开与其叫板,这足以证明其勇气。
克林顿的言行虽然不能给乌克兰带来实质性的好处,但是能够自己刷来一波好评啊!
身为公众人物,其言行必然会引起全球的重视,大家会认为,这位前总统先生这是斥责俄罗斯,看人家,无论是在庙堂之高,还是在江湖之远,都始终秉持着公正。
这就是一个曾经在美国政治场中叱咤风云的人物,其手段不可谓不高明。
只是无论是我国而言,还是乌克兰而言,都不会买他这个账,他这种说法,用鲁迅先生的言语来形容,就是在吃人血馒头。
我国正处于被美国各种限制的时期,乌克兰陷入战争的泥潭无法自拔,一个站在岸上怕把自己鞋弄脏的人,哪怕其发表的结论再高明,再正确,水里的人也会耻笑其虚伪与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