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登基后,除了朱允炆,朱标妻子和其他子女的结局是怎样的?

太仓文史 2023-12-23 11:07:29

有这样一个人,以一己之力在中央集权的明王朝统治中搅起轩然大波,他在其他藩王纷纷被迫害时,集齐兵力和粮草,以靖难之名行篡权之实,攻破南京,夺了侄子的皇位,此人便是明成祖朱棣。

朱棣登基后,除了迫不及待篡改历史之外,他作为朱标的四弟、朱允炆的四叔,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怎么处置朱允炆的母亲和其他兄弟姐妹们?

毕竟是他发起了靖难之役,本就处于理亏一方,若是无法合理安置他们,他这皇位也坐不安稳。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因风寒逝世,算起来,他共育有五子四女,朱标发妻常氏生下了嫡子朱雄英和三子朱允熥,朱雄英在八岁时就不幸早夭,那时吕氏已经被扶正为继室,朱允炆便成了朱标的嫡子。

靖难之役时,朱允炆一把火烧了皇宫后不知所踪,至今仍无具体史料证明他在靖难之役死去,民间流传其逃离京城,开始了流亡生涯。

朱允炆的生母吕氏,原本是懿文太子朱标的妾室,在常氏逝世后升为继室,建文元年被尊为皇太后,史称“吕皇后”,吕氏为朱标生有次子朱允炆、四子朱允熞以及五子朱允熙三人。

据说,朱棣打入皇宫前,率先以叙旧的名义邀请吕氏一起谈心,他表明自己的行为是为了大明江山着想,但实则将吕氏软禁起来,令其不能叫朱允炆赶快逃走。

而朱棣称帝后,一改先前亲和的态度,先是将其降为“皇嫂懿文太子妃”,再把她赶到明东陵,吕氏带着幼子朱允熙为朱标守墓,怪异的是,吕氏刚到不久,朱标的陵墓便突发一场大火,母子二人葬身火海。

刚登基不久,朱棣的“清扫门户”计划就开始了,但他相当有耐心。

起初只是朱允熥被降爵为广泽王,封地为福建漳州,朱允熞被降爵为怀恩王,封地为辽宁建昌(现今葫芦岛市建昌县)。

同父异母的兄弟二人离得更远了,但为君主者多疑,朱棣认为这两兄弟离南京太远,不到三个月就将他们召了回去。

兄弟二人认为朱棣太过善变多疑,便在回京的路途中口头抱怨了几句,发了些牢骚。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没想到这几句口头抱怨竟然传到了朱棣耳边,他暴怒了,下令褫夺朱允熥和朱允熞的爵位,削除其宗籍,把他们废为庶人,禁锢在凤阳老家。

朱棣是个狠角色,他步步为营,徐徐图之,特别是在处理朱标后人时并没有简单地诛杀,而是不紧不慢地找寻他们的错处,一击即中。

朱允熙死后,被禁锢在凤阳老家的朱允熥和朱允熞二人也毫无缘由地暴毙而死,真是细思极恐。

让朱标的儿子先后惨死之后,朱棣还“满怀慈悲”地给他留了后,那就是朱允炆的次子朱文圭和朱允熥独子朱文坤,但他俩并没有得到多好的对待。

朱棣登基时,朱文圭还是个两岁的幼儿,但朱棣并未怜其年幼放他一马,而是仍然将其圈禁在皇宫中,可怜的朱文圭,被关在宫中,连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都不知晓、不会做,仅仅只会吃喝拉撒,苟延残喘了半生。

后来,朱棣的曾孙朱祁镇即位后,怜悯朱文圭被囚禁五十多年一无所知的一生,便下令将其放出来,还在凤阳老家给朱文圭置备了房产,使朱文圭毫无遗憾地过完了余生。

朱允熥的独子朱文坤,是唯一逃过了朱棣魔爪的朱标后代,其原因并不是朱棣突然良心发现,而是有一名忠心耿耿的老太监冒死带着朱文坤逃离了凤阳,在山东莱阳改名换姓。

然而,尽管已经如此小心翼翼,在明仁宗朱高炽时期,朱文坤还是暴露了,不过朱高炽远不及朱棣那么狠,他大手一挥赦免了朱文坤,并且不再对他及家族监管限制。

从前文来看,朱棣处置自己兄弟的儿子来,可谓是心狠手辣,而他对其女儿的处理方式似乎有轻重考量。

历史上,朱标有四个女儿,但四女的生母均已失去记载,除去三女和四女早早夭折以外,朱标仅有两个女儿长大成人并嫁人,分别是江都公主和宜伦郡主。

大女儿是江都公主,在朱元璋时期被册封为江都郡主,朱元璋在位时就已到了嫁人的年纪,并把她赐婚给了明朝开国名将耿炳文之子耿璿为妻,朱允炆继位之后她被晋升为江都公主。

好景不长,朱棣登基后便对江都公主及她的夫家耿炳文家族下了手。

这段故事具体要追溯到朱允炆在位时期,由于耿炳文在真定之战中被朱棣打败,远在京城的朱允炆便认为此人不堪重用,转而任用了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为大将军,将耿氏父子召回。

花拳绣腿的李景隆将军自然不是朱棣的对手,甚至向朱棣投降了,真正的将军父子耿氏在朱棣登基后连保命都难,更不可能得到重用,于是耿氏父子从此称病不上朝做官。

后来朱棣在耿炳文被人弹劾之时借口调查耿氏家族,不堪受辱的耿炳文选择了自尽,没想到这恰好合了朱棣的心思,朱棣直接坐实了他的僭越之罪罪名,于是耿炳文的三个儿子耿璿、耿瓛、耿瑄全部都连坐处死。

江都公主虽然没有被处死,但夫家家族接连被迫害使她愈加郁郁寡欢,不日便抑郁而终。

和江都公主比起来,她的妹妹宜伦郡主却被朱棣善待了。

靖难之役时,宜伦郡主尚且年幼,不能出嫁,朱棣为了向世人展示自己对兄弟朱标一家的宽厚仁慈,便特意下旨让妻子徐皇后亲自抚养她,待宜伦郡主成年之后,便被朱棣册封成了宜伦郡主。

无生恩也有养恩,在世人眼里,朱棣十分宠爱这个“养女”,还给她精挑细选了夫婿锦衣卫百户于礼,给予她终身恩赏。

对宜伦郡主来说,可以说是朱标子女中结局最好的一个。

不过,换个方向来看,朱棣自明太祖时期就暗中和锦衣卫勾结,他登基后处理了所有朱标后代,却独独留下了唯一未嫁的宜伦郡主,想必也有和锦衣卫“亲上加亲”的目的。

要知道,朱棣对同样幼小的朱允熙、朱文圭,可是一点也不心慈手软。

而宜伦郡主身为朱标的女儿之一,本身便带有正统光环,留下她和锦衣卫联姻丝毫挑不出错处,百姓还会夸赞他这个篡位皇帝胸怀宽广,真是两全其美。

看完这段历史,不得不让人叹服朱棣的手段。

朱元璋在位时,他便早有觊觎皇位之心,却从未暴露,而是暗中收复人心,准备粮草兵马;他拿捏人性,和朱允炆玩“心理战”,显而易见,刚上任的青年皇帝朱允炆远非他敌手。

建文时期的朱允炆因宅心仁厚,考虑到叔侄关系,不肯取他性命,导致他多次逃出生天;朱棣又残忍暴虐,对待自己的亲侄子侄女都能痛下杀手,且让人找不出错处,宁错杀不放过,这放在影视剧里大概是“终极BOSS”的恐怖角色。

纵使众人都心知肚明,惨死的朱标后代均是出于朱棣的毒手,可就是找不出直接的证据,朱棣在登基后逼迫史官们篡改历史,还删减了大篇幅文章,故具体情形已不可考。

由此可见,朱棣的手段不可谓不高明,不愧是蛰伏数十年一举夺权的毒辣人物。

在明太祖朱元璋开国以来,吸取元朝不立太子的教训,在他称吴王时就早早地立朱标为世子,非常重视对嫡子朱标的培养,为朱标指派了李善长、常玉春、徐达等人,朱标自小便接受儒家的正统教育,以便将来成为一个贤德爱民的仁君。

朱标也不负众望,为人宽厚仁义,兄长之风尽显,在一众兄弟之中,他常常偏爱朱棣,甚至旁人告诫他必须小心提防朱棣时,他仅仅一笑置之,坚信自己能感化朱棣,并且在朱元璋被朱棣气得要死要活时,也是朱标替他“擦屁股”说好话,可想而知在外人看来,这二人是感情非常好的兄弟。

朱标因风寒病逝后,朱元璋哀痛之余仍要考虑储君问题,一贯遵循嫡长子继承制的朱元璋没有从他的一群儿子中选出太子,而是直接立朱标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这其中也体现出了朱元璋对权力的恋恋不舍。

他能在背后掌控幼小的朱允炆,实则权力还是集中在自己身上,但他那些野心勃勃的儿子就不一定了,为此,朱棣非常失望,从那时起就蠢蠢欲动,动了起兵造反的念头。

或许连朱棣本人都没想到,自己终有一天会夺了自己亲侄子的皇位,甚至对往昔疼爱自己的兄长后人用那么狠辣的手段。

毕竟人心善变,欲望是一个巨大的漩涡,一不小心就会被葬身其中,朱标在九泉之下,会不会对这个自己曾如此爱护的兄弟感到寒心呢?

1 阅读:213

太仓文史

简介:明智鉴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