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皂服布衣到蓝靛染色,来聊一聊:古代平民都穿哪些颜色的衣服?

太仓文史 2023-12-22 10:00:37

我国的服装业有辉煌的历史,在五千五百年前,仰韶文化的遗址中就出土了最早的丝绸。但是那“飘飘兮若流云之回雪”的丝绸锦缎,终究只是属于达官贵人的专享,难以飞入寻常百姓家。

而历史的主体——广大的平民百姓们,到底是穿着什么样的衣服,走过悠悠的岁月的呢?我们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制衣原料带动的平民衣着颜色变化

古代,丝织品一直是高贵身份地位的象征。罗马的贵族愿意为丝绸付出等价的黄金,而在原产地中国,虽然价格不至于如此夸张,但丝织品也绝非普通百姓能够穿着的存在。

而受限于古代平民低下的收入以及普遍落后的纺织技术,大部分情况下,平民百姓是无力为衣服着上漂亮的颜色的,往往只能使用其本色。这种情况下的平民衣着颜色,自然就由材料本身的颜色决定。

1、乳黄色的葛衣

《韩非子·五蠹》中这样说:“冬日麑裘,夏日葛衣。”在战国之前,葛是一种被广泛用于纺织的的材料,而葛布也是我们的祖先夏衣的主要材料。

葛布的历史十分的悠久,说苑中这样写道:“绵绵之葛,在于旷野,良工得之,以为絺绤。”其中,精葛布称为絺而粗葛布称为绤。现存最古老的葛布的历史足以上溯到六千多年前。

《周礼》中有这样的记载:“凡葛征,征草贡之材于泽农,以当邦赋之政令,以权度受之。”在周朝,葛是被作为一种重要的赋税来源的。

而且诗经之中,提到“葛”的次数高达二十六次,而我们一般认为“古老的纺织原料”麻只有八次,由此也可以看出葛种植的广泛。

相应的,由于葛制品天然具有乳黄色的颜色,那时的百姓服装自然也是乳黄色的。

2、 “黔首”与“白丁”

“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中的这句话可谓是大名鼎鼎。“黔首”也是很多人对古人衣着颜色的最初了解。但是这并不能完整的反映当时百姓的衣着颜色。

因为当时平民禁止戴冠,只能以头巾束发,再加上秦国尚黑,因此百姓多佩戴黑色头巾,因此称为“黔首”。可是当时的平民百姓的衣服可不是黑色的,而很可能是相反的白色。

原本使用广泛的葛布在战国时期迅速衰落。一来葛的纤维过短,产量也低纺织出的布匹并不坚固;二来葛制品只能用于制作比较轻薄的夏服;三来气候开始变冷,葛喜好湿润气候,种植范围不断收缩,再难以满足全国的需求。因此,麻布开始取代葛布的地位。

大麻又被叫做“火麻”、“汉麻”,“枲麻”,其诞生可能比葛还要更早,彭头山遗址曾经出土了六千年前的粗麻编织物。但是在西周以及以前,麻织品的使用并不广泛。从战国开始,麻织品的比例才逐渐增加,到东汉以后,就占据了绝对主导的地位,葛制品就只能制作“葛巾”之类的小物件了。

《盐铁论》中记载“古者庶人耄耋而后丝,其余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这是关于“布衣”代指身份的最早记载。可以看出当时麻已经是平民衣物的主要原料,而百姓不到六十以上也是不被允许穿着丝织品的。

麻织品不同于葛制品,其颜色是白色。唐诗有云,“麻衣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妆入梦来”,这可能是对麻衣最美的描写,既写出了衣服的材质,也将细麻衣的颜色描绘的十分动人。

普通百姓当时对衣物的要求仅仅是御寒遮羞,很少会进行染色,正因为如此,“白丁”逐渐也被赋予了“平民百姓”的含义。

而最早以“白丁”代指平民的记载见于南北朝时期的《宋史》,一位名为沈攸之的将军“求补白丁队主”。这里的白丁很明显是指被临时征集到军队中服役的平民壮丁。

3、 皮革制品与褐夫

之前提到的麻衣与葛衣,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保暖性都比较差,一般都被当做夏衣。虽然也会有人将麻质的西咸缝进衣服以做保暖之用,但终究效果不佳,难以满足需求。既然如此,我们的先人如何熬过寒冷的冬天的呢?这就要依靠皮革制成的衣物了。

中国古代用动物皮直接制成的衣服称为“裘”,而用各种产毛动物的毛纺织而成的服装则被称为“罽衣”。如果是用没有纺织的动物毛直接制作的话,则被称为“毡”。

古代中等富裕的人家,则可以使用鼠皮或者黄貂皮制作的皮衣,而那些既富且贵的达官贵人们,则可以穿着更加考究的狐皮或者貉皮。

而一般的百姓用以御寒的衣物就不可能有这么讲究了,一般都是羊、兔子、狗等普通动物的毛皮混合麻制成的,其中尤其以羊毛为多,因为毛的价格无疑是会低于皮制品的。即便如此,也会存在“贫人……冬则羊裘不蔽体”的情况存在。

而由于各种麻毛混合的织品往往呈现出棕褐色,因此古代“褐夫”也是“贫苦百姓”的代称。

4.、颜色走向多彩的棉布

棉花,原产于印度,早在唐代就已经进入了我国,但在当时仅仅传大批新疆而已。当时棉花的品种也因为生长期短而喜好光照,难以离开新疆地区种植。

直到五百年后的明朝,在经历了五百年的培育之后,棉花终于有了全面推广的条件。明朝初年,“麻”仍然是最主要的之一原料,但是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迅速增加,到了明朝末年,这一地位就已经让位给棉花了。

棉花不仅在保暖性方面相对于曾经的葛、麻织品有巨大的优势,还具有易于染色的特点。棉布低廉的染色成本,终于让平民百姓摆脱了自纺织业诞生以来穿着原色衣物的处境。

明代旳科学巨著《天工开物》中详细的记载了当时棉纺织业发展的情况,也包括浆染工艺的进步。详细介绍了种植靛蓝和红花的方法,这些植物,可产出蓝色和红色,红蓝两色是三原色中的两种,而三原色则是色彩的基础,可调制出其他各种颜色。

书中还提到用青矾和明矾等金属盐做媒染剂,可起到固色的作用,如染油绿色须“槐花薄染,青矾盖”。

随着染色技术的不断提高,衣物颜色终于也不再如前世一般寡淡,而是开始变得丰富艳丽。仅仅是《天工开物》中有记载的颜色就多达二十五种之多。更关键的是,这些色彩不再是曾经王侯将相的专属,而是逐渐走进了平民百姓家。

《风俗纪》中记载,明代后期的杭州居民“毋论富豪贵介,纨绮相望,即贫乏者,强饰华丽,扬扬矜诩,为富贵容。”能够看出此时的彩色衣物,对于“贫乏者”来说,虽然依旧是高消费,但已经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咬咬牙,是可以买上几件来“强饰华丽”的。

也正是到了这一时期,由于蓝色的颜料无需调色即可从靛蓝中直接得到,蓝布成为了价格上最为低廉的布匹。这才有了我们标题中所提到的平民穿着的“靛蓝染色”的衣物。

二、政府对平民衣着颜色的限制

纺织业技术的革新毫无疑问是影响古代平民衣着颜色的最关键因素,但是在古代,衣着不仅仅是一种生活必需品,还是地位尊卑的象征。而在服饰的各个表现方式中,颜色无疑是最明显,最有视觉冲击力的。因此我国很多朝代对于平民百姓服饰所能使用的颜色都有限制。

早在西周时期,依靠颜色来分辨身份的高低贵贱的观念已经形成了。而具体形成制度,则是要在南北朝时期。

北周宣帝第一次制定了“品色衣”的制度,规定以红紫绿等五种颜色以及杂色,表示官员的品级。这一制度也得到了后世各个朝代的继承。

到了唐代确立起了十分完善的“品色衣”制。唐高祖李渊规定,亲王及一二三品的官员可以身穿紫衣,而四五品官员穿朱色,六七品官着绿色,八九品官着青色。

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古代词汇,如“大红大紫”、“司马青衫”等,其来源都可以上溯到这一制度。

官员衣物的颜色被严格界定了,那百姓自然也不可能随便“僭越”。唐代规定庶人百姓能穿的衣服颜色只有“黑、白二色”,穿其他的色彩都是不被允许的。

元朝统治者对于服饰等级制度相当轻蔑,中国原本的服饰制度被“胡俗”大大改变。

到了明代朱元璋时期,为了尽快重建认同,确立正统地位,他宣布“复衣冠如唐制”,而且规定得更加细致严格。比如玄、黄、这些颜色彻底成为了皇室专用,而平民则只允许“服浅色团衫”,女性的袍衫只允许使用“紫、绿、桃红及诸浅淡颜色”,带子则用蓝绢布,不许用大红、鸦青、黄色等颜色。

不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到了明代末年,平民服饰已经和官方的规定相差甚远了。

结语

平民服饰颜色的变化,折射出的是技术不断发展,商品经济逐渐繁荣的历程。虽然封建统治者意图将其作为彰显地位,加强统治的工具,但终究无法抵挡历史的大势。如今我们的服饰选择已经再也不需要受到限制,这正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证明。

参考文献

1、《韩非子》

2、《盐铁论》

3、《天工开物》

4、《风俗纪》

0 阅读:53

太仓文史

简介:明智鉴古今!